探讨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学术

更新时间:2024-04-19 点赞:6911 浏览:2318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体验和感悟,导致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使学生无法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产生和兴趣,也因此使得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益低下。思想品德教学不能只是“纸上谈兵”,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走“生活化”的教学之路是深化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所追求的教学境界。那么,怎样让生活走进课堂,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精彩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用生活中的实例充实教材的内容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真实生活的典型化。教材编排应该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应该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通过教材设置的内容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学生生活实际,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从而使思想品德教学成为学生自主构建、形成及发展良好思想品德的过程,实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
比如北师大版九年级教材第1课《认识社会巨变》,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生动的例子和图片。如第3页“学习文具的对比、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第5页“各抒己见”中“四大件”的变迁,第7页“活动平台”中“由账本看变化”等材料,真实的教学内容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在教材中提供的丰富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个人生活实际、家庭和所处环境的变化进一步列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并引导他们思考“带来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办”等问题,让学生理解和感悟社会巨变的原因,从而增强学生对改革开放的正确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二、结合时政热点让学生置身于社会的大舞台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不能让一堵“围墙”隔断课堂和社会的联系。现阶段的学生生活在一个开放的社会和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大量吸收信息,眼界开阔,思维活跃,观念新颖。思想品德课教师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在课下与学生聊天时,提起台海局势,提起伊拉克战事学生们津津乐道;提起奥运会,提起世他们能够娓娓道来,其兴致远远超过思品课上的其它内容。
在教学中,我大量引用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现实问题和时政热点,采用时事演讲、课前5分钟新闻发布会、模拟答记者问、时事专题讲座、时事点评等形式灵活地教学,激活了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拓宽了学生的眼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上都与社会同步,与时代共进。如我利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开幕式”让学生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也真切地感受社会主义祖国的日益强大;利用“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让学生理解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利用“西藏3·14打砸砍烧事件 ”和“两岸‘三通’的实现”使学生理解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利用“三鹿奶粉事件”和每年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维护自身权益……新闻人物,熟悉的事实引导学生把课堂内外联在一起,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让学生自主思考,积极探究,从而增强他们关注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亲社会的行为。

三、巧用多媒体教学,让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

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播放生活中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诗画、图表、佳作、音乐、录像、影视等,这些新鲜、直观、生动、丰富的教学手段,一扫传统说教式教学导致的沉闷空气,带给学生活泼、轻松、摘自: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www.618jyw.com
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对所学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维的高度,唤起美感,引起共鸣,陶冶身心,使学生从最不喜欢思想品德课,变成非常喜欢思想品德课,使“说教”这一名词从思想品德课中永远消失。
如在讲述《树立科学发展观》一课时,我先从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入手,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展示漫画“举不动”“垃圾包地球”、世界人口对比图等资料,以及材料“大自然的报复”,表明环境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再播放实况录像“在中国…….”,看人们是如何浪费水资源,如何污染江河湖海,如何乱砍滥伐森林等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我们面临严峻的资源、人口、环境形势,明确我们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从而树立环境保护应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意识。而在讲述《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这一知识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示“08年初的雨雪灾害”和“5·12”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真实动人的场景:各级领导亲临第一线指挥抗灾战斗和慰问受灾群众;各职能部门坚守岗位;新闻记者深入现场,及时报道;各族同胞自发组织捐钱、捐物,及时送到灾区,……使学生理解和感悟不屈的民族精神是鼓舞中华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力量之源,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四、创设教育情境,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并不是让学生简单地重复日常生活形式,而是以日常生活形式为基础,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选择那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主题,创设有意义的教育情境,通过开展参观、访问、调查、交流、看电视、讲故事、听报告、开辩论会、竞赛等活动,使课内外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促进德育品质的内在生成。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