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浅析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

更新时间:2024-04-18 点赞:15955 浏览:704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新课改从试行到全面推开已几年了,教师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都有很大的转变,相源于:论文提纲范文www.618jyw.com
对于传统教学,收获不少。但我们发现,这些课都存在一个普遍现象: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后,就说:“现在请前后两桌(四人一组)讨论一下。”(不管问题是否值得讨论)学生立即围在一起,有的在积极讨论问题,有的沉默不语、甘为听众,有的在嘻笑、聊天。几分钟后,教师一声令下:“停!现在,我们交流一下。”于是教师就抽几位学生象征性的说说。课后,教师毫不谦虚地说自己运用了新课程理念,采用了合作学习。试问:什么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地目的是什么?在此过程中,你培养了学生的什么能力?这种合作学习是否具有实效性!
是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这种合作并不是信马由缰式的讨论,而是一种人人参与、有组织、有实效性的学习活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合作”的:“为了共同的目的一起工作或共同完成某项工作任务”。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而前面那位教师根本未搞清楚合作学习的内涵,在整个合作过程中,既没有明确任务,也没有具体分工,完全是一种形式上的讨论,课堂看似热闹,实则一团糟。那么,我们应怎样把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首先,确定学习内容。哪些内容值得我们去合作、探究,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一步。我认为这些内容是值得我们合作的:一是课文的重点难点处。
第二,自主思考是前提。“自主、合作、探究”实际上是一个浑为一体的学习方式,它们相辅相成,联系紧密,自主是前提,合作是过程,探究是目的。所以合作学习前,必须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是时间,等他们有了个人的见解时,合作交流时,才会有话可说,取长补短,不至于当听众。
第三,合理分组,明确任务。分组方式很多,如同质性分组,异质性分组。我认为,分组时,在学生自主的基础上,还应考虑组员在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差异,以利于相互影响,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组员以四至六人为宜。组内应设一个组长,负责组织和监督组内成员讨论,使组内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其中;设一个记录员,负责记录讨论中发现的新问题以及讨论结果;设一个中心发言人,负责在全班交流时,汇报本组学习成果。这些分工应采取轮流制,使每个人都有机会担当不同角色。只有使组员明确任务,组内合理分工,才能共同努力,完成任务。
第四,交流成果,形式多样。全班交流是小组展示成果的机会,成功的交流能使小组成员具有荣誉感,激起他们再次合作的,所以这一环节也是相当重要的。同时,交流的形式也应多样化。可以由中心发言人汇报,也可以由小组成员一起汇报。
第五,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合作前,帮助学生确定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的,合理分组,加强组员间的联系。合作时,要关注合作发展进程,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当组内出现疑难或分歧时,应引导思考,深入文本,仔细阅读;当小组或个人有新颖的、优秀的见解时,要适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当小组或个人远离话题时,要把他们引回主题上。合作后,全班交流,教师要认真倾听,适时点评,引导学生总结,拓展延伸。可以说,没有教师的参与,学生思绪将是一团乱麻,合作小组将是一盘散沙,合作学习也就没有实际意义。
总之,合作学习不是放任自流的形式上讨论,而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全员参与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活动。作为教师,应深入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因地制宜,使合作学习更具有实效性,成为一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收稿日期:2013-05-17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