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浅谈语文教师在人文教育中作用电大

更新时间:2024-03-17 点赞:26900 浏览:1214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大纲》中明确规定:“在语文教学中, 要开拓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 语文学科要落实素质教育的任务, 就应该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学科中的人文性就决定了语文教师更是学生人文思想形成的关键。

一、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

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性质应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这种观点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认同。就本质而言,语文教学的实质是文章教学,文是作者思想情操的载体,人和文是分不开的。高尔基曾说过:文学即人学。研究阅读文章,就是研究作者在文中蕴含的真善美或假丑恶及如何来表现这些真善美或假丑恶,就是要发掘文章的艺术美和思想美,并让艺术美和思想美来熏陶和感染读者,让读者感悟人生,感悟作品的艺术风格,耳濡目染。因而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历史的、文化的智慧,展示高尚的情操,

二、语文教师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首先教师应该是一个人文素养很高,有着伟大的人格力量和人文精神的人。现在思想观念革新的速度,教育向现代化迈进的速度越来越快,如果我们的教师观念陈旧,不加强自己的人文素养,很难能培养出具有高度人文素养的学生。这就要求每个语文教师需要有自由的思想、开放的观念、兼容并包的胸怀、较强的科研能力、一定的知识贮备、高度的人文素养、较强的审美和艺术感受能力等素质,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宏大的历史文化和时代背景下,站在思想解放的前沿,关注思想解放中人的发展、人的完善。这样才能使语文教育以“人”为核心并向外辐射,从而将语文教育推向一个新阶段。

三、语文教师进行人文教育的措施:

1、利用社会人文素质教育资源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般拘束于课堂内,很少让学生走出校门,造成当今中学生由于生活阅历不广,课外阅读又不多,见识极其有限,人文素质令人堪忧。所以,非常有必要拓展学习文化的范围,扩大视野,增加文化知识,补充语文积累。而当地的社会人文资源正好发挥这种功能,可以将学生带出校门,让学生在社会和大自然的怀抱迸发智慧文明的思想火花。

2、开展课堂有关人文精神的专题讨论

大家都知道,中学生的学习时间非常紧张,但良好的人文教育会使学生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可以从这种教育中受到启发,激励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语文教师可以定期有计划的从语文课中抽出小块时间让学生们自由讨论某个专题、某个人物,或通过当下的某个社会问题,如青少年犯罪、诚信等进行讨论。关于侠、义、善、友谊、忠、孝等都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髓,对这些内容进行专题讨论有利于学生更深入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总之,传统的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和十分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学生正处在生机活泼的年龄,善于模仿,敏于思考,从传统文化中吸纳人文精神,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素养和健康的人格品质,还有助于培养他们坚定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并对他们的课堂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摘自:论文查重站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