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运用与

更新时间:2024-02-29 点赞:29767 浏览:1345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综合素养有赖于该国的教育水平的提高与教育理念的先进与否。情境教学法的出现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新课标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参与性的发展要求,但社会是不断发展与进步的,情境教学法在这十几年的推广中也显露出了自身的不足,本文选取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一角度出发,管中窥豹。讨论、研究试着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优势;现状;问题;解决方法

一、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的优势和现状

教学环境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只有不断地改进才有可能不断地适应新的教学环境。情境法在高中历史的教学适应过程中也存在着以下问题:
1.主次颠倒,避重就轻。情境教学的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先期步骤就是选取情景素材,然后进行加工融入到教学中去。而历史中的重要环节往往并不具有表演的特征,甚至是索然无味的,要对其进行挖掘需要比较强的专业素养,我们的老师限于专业水平往往会选择难度系数低的情节进行编排设置角色,然而那些热热闹闹的场面并不与历史的观点相通,没有了“教学”的意义,再好的情境也是徒劳的,然而这样的情况却并不鲜见。
2.缺乏深度,流于表面。历史是真实的存在,是深深植根于人民生活中的,它是前人付出了血与泪总结出来的,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却往往流于表面,缺乏挖掘。比如某中学老师在讲解“北伐”的时候利用了多媒体技术进行情境教学,影片中播放着北伐军在武昌战役的激烈场面,老师讲解到:震耳欲聋的炮声,一次又一次发起冲锋的呐喊声,战士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新生活在奋斗。教师通过先进的教学设施的确可以更加形象生动的将当时的战争场面表现出来,然而高中生已经对社会历史初步有了自己的理性认识,心理、生理各方面都逐渐成熟,对自己的未来的人生态度也基本定型,像这样通过播放几场激烈的战争场面是不足以让学生认识历史的本质。历史是有教育意义的,历史的教学也是要与受众的心理成熟度相适应的,如果只是哗众取宠,浮于表面,那就失去了情境教学的初衷了。
3.老师参与,学生旁观。以往我们的教学都习惯了填鸭式的,学生等着吃,老师也忙着填。学生不用担心不知道重点,也不用思考历史的背后所隐藏的道理。只等着老师一个个来条分缕析,自己只管背的滚瓜烂熟便摘自:毕业论文提纲格式www.618jyw.com
可。虽然新课标实行了一段时间,但是许多老师一时还是转变不过来这一人独支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仔仔细细的将所有的背景情况介绍给学生,然后再简单的提一两个问题,只要稍微听过课的学生就不可能回答不上来。如此以往就没有人再会去关注历史事件中的深层次问题,也就慢慢失去了自主思考的能力了。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首先,情境教学是一个比较新型的教学模式,种类多形式多样,我们的老师长期从事教学事业比较缺乏对这些形式的了解,而且情境教学要求老师们有比较好的编排功底,这是我们老师鞭长莫及的,当然也不单是老师的问题。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高中在乡镇或在老、小、边、穷地区,教育资源和资金资源分配都不尽合理,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都跟不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情境教学的方式方法。
其次,历史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并不是我们主观意志能改变的,当然教师自己也有其自身认识的不足,也存在教学能力的强弱之分。不能一概而论说老师都对历史的认识缺乏深度,这是不负责任的。
最后,受长期以来固定填鸭式教学的影响,教师们在短时间内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模式,一部分年纪偏大的老师更是显得力不从心。况且每个老师的适应能力不尽相同,有的适应的快有的慢,不一而足。

三、针对以上的问题的几点对应措施

首先,在进行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明晰主次,分清前后。哪个点要着重介绍,哪个部分可以稍微带过,在进行历史的情景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要控制好度,使得活动向着教学的既定方向前进,而不能只是玩乐,却忘了教学。
其次,教师平时应该注重自身对历史感悟能力,不能坐吃山空,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历史素养才能抓住它的精髓所在,将课讲得深入浅出,情境教学的形式多、种类全,只要结合已有的教学设施和自己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就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新课标一直在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学习往往如此,教师应该将时间交还给学生,循循善诱,慢慢引导,充分的将学生自身的能动性调起来。教师要将自己从传统的教学角色中解放自己的双手,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及时准确的进行评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的教学才是新课标所要达到的,每个老师必须牢牢地把握住这一点: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总之,情境教学是一种相对复杂的教学手段,高中的历史教学质量更是关乎广大学生的大学之路,不可不察,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时时了解学生反馈的信息,以便自己及时的对教学方式进行修改,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田慧生.情境教学.情境教学的时代特征与意义[J].教育研究,1997(4).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