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教学改革深化地理教学革新试述落实素质教育

更新时间:2024-04-14 点赞:27747 浏览:12333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现代教育的核心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地理学科对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具有其独特的作用。作为地理教师,一定要深化地理教学改革,落实素质教育,使学生学好地理,适应社会,服务社会。
关键词:地理教学;改革;落实素质教育
地理学科是中学阶段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以地理科学知识为基础,将能力培养、思想教育融为一体,对学生正确认识世界、认识国情、省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及正确理解基本国策,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基本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代教育的核心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正像爱因斯坦所说的那样“教育是人们遗忘了所有学校灌输的知识后,仍能留存的东西”。
地理学科对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具有其独特的作用。笔者认为在地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下面从几个方面谈一下笔者在地理教学中深化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地理教学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巨大载体,它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是十分明显的,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通过教学,使学生 了解祖国的广阔土地,多种多样的气候,富饶的物产和秀美的山川,进而培养学生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我国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和领土、国防意识的教育,进而激励他们树立爱国、报国建国及自己肩负培养下一代接班人的责任感。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地理教学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内容,尤其自然地理知识,它是从宏观上引导学生认识自然,了解我们这个物质世界;其内容充满了唯物主义辩证法,对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建立科学的宇宙观,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宇宙的奥秘,物质的运动及各种自然现象,如:彗星的出现、地震、火山的发生、暴雨、洪水、日月食现象,厄尔多尼亚现象都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现象。通过学习对地理知识,得到科学的解释,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三、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有用的知识,而且还要给与学生现代的观念,更要交给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地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地理学的知识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和生产之中。我们在地理教学中,注意联系当前人地关系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使学生感觉到地理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密切。如在讲“地球上的大气”一章的“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关系”时,联系气候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以及环境污染对山区盆地(承德市区是山间盆地)的影响等。在地理教学中,通过联系生产实际和生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并不断改进教法,开发学生思维,加强学生自身能力的训练,杜绝死记硬背,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如在“大气环流”源于:论文提纲格式www.618jyw.com
、“大气的水平运动”、“洋流的形成”、“自然带分布的规律”等内容的教学中,通过演绎推理注意教给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由“理想”到“现实”的思维方法。在讲“农业发展的条件”时,说明农业生产、农业区的形成,要从气候、水源、地形、土壤、国家政策和措施、市场、城市和工业生产的发展与分布、交通运输等自然、社会、经济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发展变化来考虑。在讲“工业的布局”时,说明一个工厂的建立,要从原料、动力、消费市场、劳动力、技术力量、运输条件以及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去考虑。通过学习这些知识,使学生能逐渐形成一种多因素、多层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四、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课程紧,内容多,在教学中,我们注意贯彻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与学生共同探讨教学内容,共同阅读图表、分析数据、填图、绘图、观测、地理模型堆塑等手段解决一些问题。对有些难度不大的,内容有较多的部分,有教师列出提纲,学生通过对照提纲读图、展开讨论然后教师提问解答、归纳、讲解要点和难点,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和自学能力,也解决了教材和课时矛盾。这样做得更重要之处是以地理学科的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学科所介绍的常是揭示奥秘的知识,如大到解释宇宙的奥秘,小到原子核产生裂变的奥秘;人们身边的地形、气候、生物、水文等自然因素;人们所从事的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等活动;各种自然灾害的成因、特征等无不包含在地理学科之内。因此,只要教师从小处、平常处着眼通过练习实际,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逐步形成乐学的志趣。
地理教学的优势之一,就是把课堂教学可以延伸到校外,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包括野外观察和社会调查。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既丰富了课堂知识,又可将所学知识应用与实践活动,如讲述工业布局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可让学生进行调查,写出总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

五、 通过野外考察过程来锻炼学生的意志

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仁人志士。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地理教师让学生凭借对地图的识别和使用能力,预先设计的图上路线,借助于指北针与地图保证运动方向,在野外徒步行走考察不同地区的地质地貌,以及植物生长情况。这样做让学生感受了自然之美,既扩大了学生知识面又丰富课余生活,陶冶学生情操,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及坚强的意志品格。

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四观”教育,是时代赋予地理教学的新的历史使命。
人口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不堪负担的沉重包袱。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人口的增长不仅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而且要与环境的承载量相适应,进而理解为什么说“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维持人类生命的四大生物系统—耕地、牧场、森林、海洋的动物区系遭到极度的开发,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必须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是极为重要的。
人类为求自身的发展和生存必须依赖于地理环境。如果人类活动和环境相协调,就会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美好环境,否则不注意保护环境,将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收到自然界的惩罚。通过环境教育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并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发展既能满足人类当前的需要,又对子孙后代的生活环境不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即人地关系。而地理正是以如何协调好人地关系为主线的。所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就成为地理教学的主旋律。地理内容首先是人类周围的自然环境,如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陆地环境。在这些内容的教学中,我们主要侧重讲述人类与各环境、各资源的关系,主要强调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其次就是涉及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等方面,我们通过讲述各种人文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特点、发展和变化,侧重体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强调经济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取得经济效益,不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通过介绍全球性及我国所面临的人口、粮食、资源、环境等问题及其严重后果,提高学生对于环境问题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通过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的渗透,初步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七、重视培养 学生非智力因素,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非智力因素能否得到很好的发展,不但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整体心理素质水平和所从事实业的成败,而且他的发展所激发出的潜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智力因素方面的不足,同时对智力因素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鉴于青少年阶段正是人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的最佳时期,为此,教师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时,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地理学科的德育功能来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如通过对地理环境、人类和环境关系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环境的情感,通过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丰富的物产及新中国在经济将设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和实施,地理教育在培养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能力方面的作用将越来越显露出它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作为地理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广泛开展地理素质教育,使学生学好地理,适应社会,服务社会。
(作者单位:内蒙古通辽职业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