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有效地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有效地自主学习

更新时间:2024-01-21 点赞:7526 浏览:2346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新课程实施以来,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在数学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自主作用,就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会学习.
【关键词】 教学;自主;情境;创新
以学生为本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转变思想,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手、眼、脑并用,引导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会学习. 本文就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自主作用谈几点体会:

一、预设情境,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

在学习中,学生不但是学习者,也是探索者、发现者和思考者,而数学学习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与思考的过程. 老师在教学中就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他们的求知. 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来.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要能使学生产生迫切解决问题的心理. 教师提出问题的方式,要有兴趣与好奇心. 问题的内容应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或已有知识,并富有情趣. 这样才能把学生引入到有关情境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求的思维活动. 例如:在我的“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节的教学中,首先通过同学们自己动手摆正方形,从摆1个正方形所需要的火柴棒,到连着摆2个、3个正方形所需的火柴棒的实际操作,来诱发他们对摆50个、100个正方形所需要的火柴棒的思考. 师生就会很自然地转到学习知识上来. 再如用袁隆平的科学水稻和“神舟”三号宇宙飞船这些跟我们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事情提出问题. 不仅让学生了解到了数学学科中存在的一些规律,还在学习的同时掌握了社会知识. 数学中渗透了语文,政治思想的教育. 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 能把学生引入到最佳的思维状态. 能让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盎然,提高自主学习的动力.

二、有效开发和利用校本资源,创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渡过,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校园活动等等对学生而言,是再熟悉不过的情境了,且具有深厚感情. 我们可依据自己学校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多种途径、多种渠道开发校本资源,创建真实情感的平台,引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现象,并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如:在“概率的预测”一节的学习中,我是这样处理的:首先播放之前录制的我班在校篮球比赛中的精彩片段,一下就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然后将镜头停留在赛前裁判与双方队长的身上,提问:“他们在做什么?”学生不假思索,立即回答:“选场地. ”我又问:“为什么要这样选?”学生答:“公平呀!”就此,我引入课题学习,设置如下探究空间:
问题1:我校正在进行篮球赛,赛前双方队长会以“剪刀、石头、布”的方式来决定哪方先选场地.
探究1:我班先选场地的概率.
探究2:这样公平吗?请说明理由.
问题1的设计来源于学生近期参与的校园生活,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探究的难度系数较小,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能力. 接着,依据我校由于近几年扩招生源,造成各年级的班级数目不同的事实,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问题,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探究空间:
问题2:我校各班派出一支男队参赛,按年级分组,凡获年级前六名的在校运会中有加分. 各队条件相同.
探究3:我班可获加分的概率
探究4:这种加分方法,对各级各班这样公平吗?[小组合作]
探究5:你能帮学校设计一个合理的加分方案吗?[小组合作]
问题2的设计取材于我校特殊的年级结构,让学生经历用数学解决现实问题的体验,感受数学的价值;而且探究的难度系数增加,注重个体发展,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互相协助,一方面加强学生对新知识运用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个性化的创造精神及互助的团队精神,最主要的是通过这样的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开放题材,联系实际,拓宽自主学习的世界

数学知识与我们平常的生活息息相关,让教学融入生活是我们主要的教学模式,也是有效教学的重要途经. 真正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开放式的课堂,而 “一题多解”是最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题型,这样的题目对于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对教材和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是很有作用的. 但一题多解的最终目的不是来展示有多少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也不是所有的题目都需要用多种方法去解决,而是要在比较中寻找一种最佳、最近的途径,也就是说,掌握“一题多解”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一题一解”. 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寻求认识问题的正确途径,找到解决问题的要害,这是培养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根本所在.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解决多个相同数相乘的书写时,乘方的应用就是一个捷径,假如这时仍有学生用原始的方法把它写成很长的一个式子,你会怎么想呢?因此,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诱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更要善于帮助他们总结归纳问题,使其认知水平有所提高.
自主学习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所以,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独立实践能力,必须着力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的发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思维和实践,这才是他们主体作用的具体体现.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思维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避免用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教师的主动替代学生的主动,在学习中尊重每名学生的个性,不带“有色眼镜”看人,注意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新的,培养他们的创造个性,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
【参考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孔凡哲,主编.新课程典型课案例与点评:初中数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黄新家.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情境教学初探[J].新课程,2009(6).源于:论文集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