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新课改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课教与学网

更新时间:2024-01-20 点赞:19489 浏览:8396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历史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教育的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源于:论文要求www.618jyw.com
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使其成为国家兴盛和民族复兴的奠基工程。在本次课改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功能、内容、评价机制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得到了重新定位,新的课程标准代替了已经实行多年的教学大纲。在新课程基本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本校的历史教学实际,我们设置了自由创作课、活动探究课、角色体验课和社会活动课。先说自由创作课。自由创作体现在创作体裁的自由。学生既可以创作历史小说、历史论文、历史手抄报、历史课本剧、历史漫画等,也可以做历史调查报告、仿制历史文物。在自由创作课上,教师也不是无所事事,可以通过创作技法辅导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举办优秀作品展览唤起学生的创作。通过这些措施,学生的创新能力会得到很大提高。接着说活动探究课。这种课由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自己去搜集资料。运作的具体过程为:确定研究课题—搜集资料—师生交流心得体会。为配合这种新课型,近年来学校购买了有关的历史图书,充实了学校图书馆的藏书,为学生学习历史、探究历史问题提供了大量的资料。若需要探究的问题在学校图书馆查不到,学生可以上网查询,也可以进行社会调查。这种课型基本上满足了学生探究活动的需要。然后说角色体验课。中学生喜欢模仿和表演,角色体验课主要用在历史人物类的教学中。如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编写历史课本剧《商鞅舌战》,组织学生进行表演。通过表演,让学生明白应该如何说服别人,同时也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了商鞅变法能取得成功的原因。这种教学形式还有助于培养、发现特长学生,把艺术教育和历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我校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以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为根本宗旨,对历史教学进行大胆的改革,教育教学质量在以下几方面有了初步的转变与提高。

一、学校与教师的转变

1.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

教有常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总是采用一种方法,形成一种单调的刺激,学生的大脑皮质就会从兴奋状态转入抑制状态。因此在教学中,我校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消除心理疲劳,提高学习效率。历史学科的课改任务之一,就是要改革传统的“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以教师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中我们尽量创设条件,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我们通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尝试多种教学途径,积极探求适应历史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策略,为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学校、教师教学评价的转变

课程改革是全方位的改革,势必包括对评价机制的改革。过去的历史教学最后以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生成绩的好坏,这种方式往往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它使一些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新课改要求建立全新的评价机制,于是我们把形成性、发展性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团结协作精神,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情况,各种能力的发展情况、创新表现、积累的成果资料以及从学生成绩的纵向对比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我们的评价方式也多样化,如成果展示评价、活动课中的现场发挥评价、课堂上的行为表现评价、成绩进步评价、特长评价、实践表现评价等等。这种不再以一张试卷成绩评价学生的新评价标准,充分发挥了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

1.学习方式的变化

历史教育是培养国民素质的一门基础课,不是培养史学专家的。而我们以往的历史教学,过分强调对知识点的学习和历史知识的系统化,并不重视学习过程,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很少。因此,新课程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增强学生勇于质疑、敢于争先、积极竞争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新课改实施以来给学生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学生开始尝试自主合作式学习与主动探究式学习,学生的学习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如教学《春秋战国的纷争》一课时,学生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制作战国七雄图,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掌握了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在讲张骞、霍去病大破匈奴这一事实时,教师让几位学生扮匈奴兵,一位扮汉武帝,一位扮大臣,两生分别扮张骞、霍去病,一生旁白,其余学生分两大组,分别代表汉兵和匈奴兵,并随着剧情的发展变化,用手、脚、声音来烘托战场上的激烈场面,使全体学生很自然地进入了情境,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获得历史事件再现的新感受。在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中,人人都参与,人人都有取得成功的机会,人人都想展示自己,而各组之间的竞争也促使每个学生都想为本组的获胜出力,使每个小组都真切地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从而产生进一步合作的。另外,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亲自探究,培养了他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新课改使历史课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接受式学习不再受欢迎,学生学会了在合作中分享学习的快乐,在交流中敢于展现与众不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学生更愿意上历史课了。

2.学习态度的转变

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得学生体会到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学习兴趣也愈发浓厚,这又导致了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课改中为了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在每节课前拿出3~5分钟,开展历史感悟活动。学生感悟的内容包括所学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也可以结合现实谈谈对历史的新认识。具体操作过程是,先在上一节课定出下一节课的发言人,这位发言人在下一节课必须到讲台上来发言。同时每节课上教师随意抽出1~2位学生发言,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每位学生都做好必要的准备。这样就做到了重点和全面兼顾,学生人人都投入到学习中来,学生开始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起来。

3.学习效果的变化

学习方式、学习态度的转变又引起了学习效果的变化。学习效果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一是使学生初步具有以古鉴今、关注现实、预期未来的初步意识和能力;二是使学生初步树立了与历史相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发展观(如爱国主义、人文主义、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科学精神、与法制观念、国际意识、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健全的人格等);三是学生的听、说、写、画、演等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求知欲大大增强,初步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学习效果有了质的飞跃。
优质教育,是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办学系统诸因素的优化为条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的。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贯彻优质教育原则,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身心发展的潜能,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心理素质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使其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达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增强意志、丰富情感、净化人格的目的。
我们是跨世纪的历史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与知识结构,我们认真进行教学研究,探讨新课改中出现的教学问题,摸索教学规律,研究历史教育理论,努力使自己在新课改实践中不断实现理念上的更新、理论上的充实、历史底蕴的丰富、教学实践上的飞跃,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不断发展自己。
(责任编辑庞丹丹)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