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忧郁忧郁

更新时间:2024-03-02 点赞:26899 浏览:1282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最富盛名的悲剧之一,其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性格特点向来是文学界关注的焦点,忧郁、延宕、优柔寡断,是世人赋予王子最多的评价。本文通过围绕戏剧《哈姆雷特》文本,以“忧郁”这一主题鲜明的性格要素切入,试图以此来分析造成哈姆雷特忧郁的原因以及在其忧郁性格的影响下,哈姆雷特的行事方式对自己和对整个剧情发展的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哈姆雷特;忧郁;复仇;犹豫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一生创作出很多优秀戏剧,内容包括喜剧、悲剧和传奇剧。《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悲剧中的代表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语言应用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深刻地揭示了封建末期社会的罪恶和本质特征。戏剧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性格特征,被后世学者更多的评价为忧郁和犹豫。然而,哈姆雷特的这些性格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与他经历的突发变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继而转化为不断往复的恶性循环。
十六、十七世纪之交,英国正处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时期,这个时期是英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巨大转折。社会矛盾因为封建专制集权和劳动人民的对抗进一步激化,这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秩序,同时也为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莎士比亚的创作正是对这个时代的艺术的深刻的反映。以《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为代表的四大悲剧,标志着莎士比亚对人生的深入思考,在这些悲剧中,剧作家将一系列富有人文主义思想的人物形象放在尖锐的斗争中心。
无论莎士比亚是在什么情形下创造出的《哈姆雷特》,其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都令后人赞不绝口。《哈姆雷特》,是借丹麦八世纪的历史反映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初的英国社会现实。当时的英国,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哈姆雷特》的问世,正是这个时代的缩影。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源于:论文标准格式www.618jyw.com
暗和不平,充分地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它在思想内容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深刻地揭示了封建末期社会的罪恶和本质特征。剧中王子的台词“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引起了世人的深思。
关于哈姆雷特性格的分析,几百年来,众说纷纭。最常见的结论既是:忧郁、优柔寡断和延宕。哈姆雷特遭遇坎坷:父亲被毒杀,母亲被占有,王权被窃取。突然的变故使得王子措手不及。老国王的亡故,与猥琐和卑鄙的叔父克劳狄斯登上王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干系;对父母亲间爱情的向往,却被急切改嫁后的母亲所破灭;宫廷盛大的祝贺仪式和群臣们的献媚邀宠,更使哈姆雷特感受到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若仅此而已,哈姆雷特也许还不会那么的无助。更加残酷的阴谋和复仇,使哈姆雷特的处境雪上加霜,他的信念受到致命的打击,巨大的震惊和愤怒,让他意识到“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在严峻的现实中,他审视着需要自己担负起的历史责任:“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无论这份责任他是否能承担的起,它确实是给了哈姆雷特不小的压力,以致他痛苦万分,手足无措。
所有的这些由变故带来的压力和思虑,久而久之就在特殊的情况下转换成一种极不正常的思想状态—一种压抑忧郁的状态。哈姆雷特的思虑无疑对造成那种忧郁起了一定作用,因此也是他迟疑不定的间接原因之一。“近来不知为了什么缘故,一点兴致都提不起来,什么游乐的事都懒得过问;在这一种抑郁的心境之下,仿佛负载万物的大地,这一座美好的框架,只是一个不毛的荒岬;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这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只是一大堆污浊的瘴气的集合。”(二幕二场)
他总是沉思,总是憎恨,总是自责,总是表决心。他知道自己有理由、有力量、有方法,然而总是踌躇,无法真正实现。甚至哈姆雷特本人也懂得忧郁和顾虑是他拖延的一个重要原因。他的道义感受到了强烈的震动,在这一震动之下,他又不可能采取任何行动,于是渐渐变得忧郁起来。
“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面对杀父之仇,夺权之恨,他一方面激愤到难以自已的程度,另一方面却迟迟没有行动。在他刚起誓要不惜一切代价完成复仇使命还不久,就又发出了这样的怨言,而剩下的情节全在他为完成这一使命所做的徒劳无益的努力以及他无意中为自己找的借口和无效的自我责备中循环往复的展开,这造成了他的延宕,酿成了最后的悲剧。
《哈姆雷特》这部戏剧之所以没有沦为一般“复仇剧”而成为不朽之作,就在于莎翁超越了“复仇”的情节,将这部戏剧纳入了对人生本质及人物性格的哲理性思索之中去了。哈姆雷特始终都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复仇”这件事上,相反,却深深纠缠和分散到各种根本性的社会道德、行为意志、生死存亡等大问题上面去了。
哈姆雷特的惆怅忧郁、悲观失望具有典型意义,通过分析他的独白和性格,我们了解了他的忧郁、痛苦和矛盾,追溯了他悲苦的心路历程。他敏感、聪慧、纯洁、高尚。他所受的人世间的种种苦难与折磨,他对“生与死”问题,生存意义的思索,深刻地道出了人的悲剧、人生的悲剧。
参考文献
A. Bradley, Shakespearian Tragedy.
John Russet Brown, Shakes pear's Dramatic Style, Heine man Educational Books Ltd.
[3]阮坤.莎评辑录[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
[4]华泉坤,洪增流,田朝绪.莎士比亚新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威廉·哈兹里特(著),顾钧(译).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张悦(1988-),女,河北邯郸人,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