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探索提高农村初中学生数学整体水平一点探索流程

更新时间:2024-03-23 点赞:10165 浏览:3596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农村初中学生来源广,知识基础差。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在同一学校中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多层次的学生,这一现象将会更为突出。在学模式要求不同的学生往往会造成尖子不冒尖、差生越学越差的现象,影响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目前农村初中的条件和特点,我对学生的作业处理进行了一点尝试,在初中数学源于:硕士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教学上取得了一点收获。下面扼要的谈下自己的做法。

一、按能力对学生和习题实行对应等级分组

我们必须承认学生的数学智力发展有好、中、差之分,对于同一课堂的内容,能力不同的学生接受知识的量也就不相同。因此在作业上要用同一尺度去要求和衡量全体学生,那必定会脱离部分学生的实际数学能力,势必会出现作业偏深(对差生来说)或偏易(对好学生来讲)的畸形现象。所以我按一定时期内学生的数学能力,将学生分为A、B、C三类:A类表示数学基础扎实思维敏捷者;B类表示数学基础不够扎实,智力发展一般者;C类表示基础较差者。在备课时,我对习题做了精心安排,有意识的设计了三种水平的作业习题,其中基本要求题一致,习题技巧分三层次,分别对A、B、C三类学生水平相适应。这样A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会更浓,C类学生对于习题不至于束手无策,从而增加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同时抄袭作业的现象也减少了。

二、不同类型学生混编成组,以好带差

由于C类学生学习基础差、自暴自弃及其不自觉的惰性,因此尽管让他们做C类习题,但有时还感到吃力,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差生的数学水平,我对A、B、C三类学生进行混编,分成若干小组。每一小组都包含不同类型的学生,其目的是以好带差。在对B、C两类学生作业的批改上没有面面俱到的修改,而只简单的在不正确或不严密的地方注一个符号,然后让他们的在第二天做作业时,按小组进行上次作业的错误分析,找出原因,并记录在专门的“数学作业错误分析”的小组记录本上,以便教师检查,并给予评分。平时在对全班学生进行重要定理、定义、公式掌握情况检查时,把学生答卷全部让C类学生批改,其目的是促使他们通过对大量概念的接触,是必要的定理、公式、定义对他们有个强刺激从而便于记忆。在进行章节检查时,根据A、B、C三类学生水平拟出三种不同试题,但试题做到没组织之间有必要的重叠使他们组成一个交错的渐深试题链。考试后实行B、C类前两名分别升到A、B类中,A、B类的最后两名也分别降到B、C类的浮动制。期末看哪个小组A、B类学生多。这样做,A类学生感到有压力,C类学生学习有奔头,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

三、实行小组之间难点招标和疑难题的智力竞赛

由于实行浮动制的等级分组,可能会出现A类学生不帮助C类或B类学生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采取了下面两种手段:第一,在全班水平有一定提高时,增加A、B类的名额;第

二、个人期末平时成绩一小组平均成绩计算。

为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每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出自己小组内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知识上的欠缺点,对于在本组未能解决的难题,由小组长手机并记录。这样,由于各组的难点不尽相同,因此我又实行了一周一次的小组之间难题征解,由各小组长依次读出改组难题后各组对其他组所宣读的难题进行思考,考虑成熟后由小组长进行解答并充分发表各组意见。对于同一问题教师注重不同组发表的不同意见,以求一题多解。这既培养了学生的即兴口头表达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知识上的严谨性和一题多解的能力,而且学生解答往往比老师讲解更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另外,为测验学生实际水平,我实行三周一次的学生释疑解难能力检测,以A、B、C三类分组,进行两试:第一,口试,主要测试A、B、C三类学生平时作业中常见的概念错误;第二,笔试,用预先准备好的2~3题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用适当的评分标准给他们打分,让后将不同类型学生成绩加到原来花粉的小组中,计算平均成绩,作为期末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这样也可以克服A类学生只顾自己的现象,是小组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团队。
以上是我教学30年的过程中总结的一点浅见。为了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教学素质,需要有更多的富有实际经验的教师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经验,我且抛砖,以期引玉。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