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归属感影响全日制学位研究生缺乏心理归属感因素研究设计

更新时间:2024-04-03 点赞:21348 浏览:8849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2009年教育部决定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经过几年的实践,逐步发现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客观存在的困难和差异导致对导师的重视度、同学的认可度比较敏感,情绪易波动,容易产生心理负面情绪,缺乏对学校的心理归属感,进一步发展会影响研究生学业质量,培养质量降低。该文主要对基于心理归属感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研究,分析造成其对学校的心理归属感缺乏的各方面因素,从而在管理模式上研究探索相关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心理归属感;对策措施
1674-9324(2013)33-0154-03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一、研究生学校归属感的概念

归属感认为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之一,对人类的行为和动机有着深远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作环境与行为之间关系原理在教育领域得到承认并把教育看成一种社会化的过程。研究还发现学校归属感有利于产生积极正向的自我概念,学校归属感与积极情感有显著的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呈显著的负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学校归属感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减少问题行为,取得学业成就,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对学校归属感的研究,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归属感(school belonging)是指学生将自己归入所就读学校,以及由学生和教师所组成的集体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即在学校社会环境中,学生感到自己被尊重,支持与接纳的程度。

二、影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校心理归属感的因素分析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规模急剧扩大,相对于已经近于成熟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校的培养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其中大部分是对专业型研究生的负面影响,造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校归属感缺失严重。
1.自身素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校归属感的影响。①培养基础: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基础涵盖许多方面,包括知识积累量、心理素质、教育背景、性格因素、家庭背景、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学习能力以及成长经历等等。大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录取分数线要低于学术型研究生分数线,有的学生是自愿报考专业学位,更多的学生则是被调剂至专业学位。总体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基础略低于学术型研究生。②人际关系:从心理学角度讲,学校归属感是学生接受学校的直观刺激后的理性感知。研究生阶段,同学们大部分都已经成年,学校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要求研究生能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妥善处理好与同学之间,与老师之间的关系。③学业期望:研究生是我国最高水平的学历教育,莘莘学子经过寒窗苦读,被录取为研究生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学子们大都包有良好的学业期望,但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由于受社会风气和国家、学校政策的影响,不自觉的产生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低的错觉,期望难以实现,学校归属感势必降低。
2.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校归属感的影响。①导师观念:导师观念是指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观念,目前各高校并不限制研究生导师所带研究生的种类,但要求每名导师带1~3名研究生,数量的上限是部分研究生导师倾向于选择学术型研究生。学术型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可以用一年时间打好理论基础,参加导师科研项目,可以与导师共同创造出更多的科研成果。而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一般为两年,经过一年的理论学习后,就要提交开题报告专业毕业论文。部分导师会觉得培养专业硕士是费力不讨好的差事。不认同专业硕士的研究生指导老师可能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校归属感造成负面影响。②导师指导:导师是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实施者和研究生科研活动的指导者,对学生负有教学、辅导的责任,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有重要影响。导师的指导方式、指导频率、指导重点、指导次数直接对研究生的学习造成影响,与导师的指导效果成正比,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的导师指导了专业硕士,可能指导次数、频率也较少较低,让专业学位研究生有被遗弃的感觉,从而影响其学校归属感。③导师道德素质:导师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学术造诣的导师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认可,研究生希望导师具备高尚的情操和职业道德,处事公平、公正,容易接近和沟通。导师的品行和素养是领导力的源泉,能够帮助学生服从安排、达到培养目标。
3.国家政策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校归属感的影响。①学制:学术型研究生学制3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2年,授予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一般在第一二学期修满学位要求学分,从第三学期至毕业进行论文撰写、实习和求职。专业硕士作为新生事物,尚未被社会广泛接受,学制上的直观差别让专业学位研究生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水平会较低,国家不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自信心会下降。②扩招计划:从1999年高校连续扩招以来,研究生教育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国家对高级经济、技术、管理人才需求旺盛,研究生录取指标逐年提高,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数量大大超过了学术学位研究生的数量,受以稀为贵的思想的影响,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难以定位自身价值,造成自己不是研究生中的主题的错觉,从而影响其学校归属感。③政策支持:大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需缴纳学费,而学术型研究生大部分不用缴纳学费,还有大量奖学金,在各种国家级评奖活动中政策也明显的倾向于保障学术型研究生。专业硕士研究生经济压力较大,一般需要交纳学费等费用,申请助学金、奖学金、助学贷款的难度大、额度低,在学校里也就很难保持良好的归属感。
4.社会因素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①人群认知度: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最高层次的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经济、技术、管理人才的使命,备受国家重视。而普通人群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认知不到位,认为这种研究生是拿钱就能上的,不是真正的研究生,长期不被人群了解,关注度下降,影响研究生群体本身的自我认可和学习热情。②就业待遇: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研究生毕业后的社会地位、从事行业、就业难度、薪资水平,会对在读的研究生造成巨大的影响。有的企业甚至规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待遇要低于学术型研究生待遇,过低的就业待遇会打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积极性,导致培养质量下降。③舆论导向:舆论能操纵人们的意识,引导意向,控制行为,作用是巨大的。拜金主义、学习无用论、混学主义、关系决定论等盛行时下,导致有些学生不思进取、贪图享受,甚至把吃喝玩乐作为人生目标,对整个教育事业都产生了不利影响。
5.学校因素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①培养计划:是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个人成长的总体规划,按照本学科、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规定。培养计划的制定是否符合专业学位学生自身的特点,计划能否严格按照要求实施,都会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②激励机制:2006年教育部推出了以完善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为核心,以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长效机制和内在激励机制为主要内容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新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强调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激励机制。学校是否存在不平等的激励政策,这些都会影响研究生自我认可、学校归属感。③教学资源:自1999年研究生扩招以来,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了5倍多,研究生教育机构却没摘自:学报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有长足增长,直接导致生均教学资源减少。包括生均导师、生均校舍面积、生均图书数量,以及公费名额,奖学金等,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直接因素。学校对不同类型研究生资源配置的政策差异也让专业学位研究生产生消极心理。
研究生作为一个相对成熟的个体,他们的需要更多地侧重心理方面,看重人际交往,情感精神寄托。希望得到同学老师的认可、尊重;作为学校的一员能被平等对待;学校宣扬的理念与自己的想法吻合;感受到学校的人文关怀等等,都与学校归属感密切相关。期望通过实行科学合理的措施,考察各项措施的效果和问题,再予以调整、实践,最后归纳总结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从而探索出引导学生的学校心理归属感充分建立的途径和模式,促使学生建立心理归属感,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德育工作探讨[J].成功(教育版),2010,(4).
徐坤英.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培育[J].人才开发,2010,(12).
基金项目:本文为2008年度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大学生心理健康预防性教育的研究与探索”(08DJYJ03)研究成果;本文为2011年度山东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基于心理归属感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模式的研究与探索”(SDYY11179)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陆婕(1971-),女,青岛大学机电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博士;邱慧青(1978-),女,青岛大学学生处主任科员,讲师,硕士。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