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教学法浅论兴趣教学法在中学思想品德课上应用

更新时间:2024-02-19 点赞:22831 浏览:9875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672-1578(2013)04-0150-02
中学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德育的主阵地与主渠道,对于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的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却基本处于以应试与升学为目的的教学轨道上,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教学内容与形式都趋于僵化,明显偏离了“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原则。这种灌输性教学方法虽然让学生识记了考试所需的知识点,但是却不能使之理解这些知识在现实中的意义和用途,从而带来学生学习目的和动机的不明确,加之思想品德课程内容抽象,学生容易感到空洞玄虚,枯燥乏味,因此对思想品德课兴趣索然。这种陈旧单调的教学手法,影响了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也阻碍了思想品德课德育功能的有效发挥。
但是新课标已经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以其亲身生活实践为基础,从中体验并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所以,要提升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就要跟上时代形式发展的需要,配合新教改的时机加以变革创新。其中一项有效的创新措施就是运用兴趣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和自主能力。心理学指出,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而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则是点燃学习兴趣的火炬。”因此,教师要抓住中学生好动、善疑、形象思维能力强的心理特点,运用生动灵活的多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从而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具体而言,在中学思想品德课中运用兴趣教学法,有以下几个有效策略。
1 营造自由开放的课堂氛围
若想运用兴趣教学法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营造一个自由开放、活泼的课堂氛围是其重要前提。改变课堂刻板严肃的课堂氛围,首先要改变僵硬的师生关系。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并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单向活动,而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双向活动源于:免费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于是,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打破师生之间话语权力的不平衡状态,重新建构一个互相理解和信任的对等关系,使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得到充分保障。
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具体说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师生心理相容的原则,在担当学生的良师之外,也要成为学生的益友,利用自己的思想品德教育职业优势,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学习和生活上都能给予及时的点拨和启发,与学生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互相尊重、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教师卸下心防,敞开心扉,从而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轻松的心态投入学习之中,最大程度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
在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教师还要进一步在课堂上营造自由开放的沟通环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突破以说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疑惑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重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的疑惑正是他们思考的结果,有了疑惑,学生才更有动力和去解决问题。比如,我在讲授“可持续发展的选择”这一课题时,就有同学提出问题,他认为现如今西部相比于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的程度上大幅度落后,当务之急是加速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可以之后再治理。虽然这位同学的问题在认识上存在着偏差和不足,但是,我并没有立刻直接否定他的意见,而是将这个问题交由同学们自己讨论解决。于是,学生主动查询资料,在激烈的讨论中,否定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这样一来,既尊重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又利用提问的契机有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收获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就要努力创设一个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的课堂环境,并营造一个学生乐于并敢于表现自己问题、想法和意见的氛围,并要在课堂上体现关怀,使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将量化评价方式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采用以鼓励性为主的综合评价,让学生在教师的正面引导中获得信心,保持了学习兴趣和动力,避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艺术
心理学指出人们的认识能力总是由现象到本质、由具象到抽象地不断发展的。而中学生又具有注意力不集中但形象思维能力强的心理特点,如果教师充分把握住这一年龄特点,以具体的形象作为教学的支柱,就能够刺激学生学习兴趣和,帮助学生有效集中注意力,使之更清晰地理解和掌握课程中的抽象概念。这就要求从事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师要改变一板一眼、呆板严肃的教学程式,在课堂上运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法,发挥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中重要的一环为教师授课的语言艺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种最重要的创造工具。”思想品德课程的整体框架十分宏大,课程内容也偏于抽象的理论,如果教师没有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循循善诱,将课程内容深入浅出,那么这些概念和理论就很有可能沦为形式的教条。因此教师要运用语言的灵活生动使教学有张有弛,富有节奏,有声有色,妙趣横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具体而言,教师要善于设计富有文采的语段,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恰当运用于教学之中。如在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一理论之时,就可以用“量体裁衣”这个成语来比喻,把生产力比作人的身体,把生产关系比作衣服,这样就简明地理清这两者之间的本来容易混淆的关系。这种具有感染力和形象性的语言,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加深印象,加强巩固。同时,在保持课堂严肃、内容统一的前提下,可以适时插入一些风趣幽默的哲理故事、发人深思的成语典故以及引起共鸣的现实事例,使讲授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这种多变的语言节奏,也打破了教学语言一成不变的僵化现象,给乏味沉闷的课堂打上一剂“强心针”,极大地刺激了学生渐趋涣散的注意力,吸引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此外,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也是活跃课堂气氛,抓住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手段。多媒体改变了以黑板和粉笔为唯一教具的教学模式,将色彩、动画、立体声有机结合于一体,给学生创造了图文并茂、影音具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使之能感受到思想品德课程的趣味盎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动力。除了教学硬件上的辅助,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主题设计多种富有自主性和灵活性的教学环节,如小组讨论,师生对话、正反辩论、个人演讲等,将课堂形式多元化、机动化,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中达到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3 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
思想品德课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活动情境,以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为题材,通过各种项目和活动形式,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开展以教师指导学生实践为主的各种活动。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而且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能动性,是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手段。但是,在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却偏重于强调理论观点,而忽视了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体验和实践。但是经过课程改革后的思想品德教材,教学内容紧扣社会现实,课本知识与学校、家庭等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从而给教师提供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广阔平台。
教师可以在正式教学之前安排一些与课题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观察社会、体验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获得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初步认识,这样学生就能以更高昂的兴趣、更充分的热情投入到正式的课堂学习中去,通过掌握课堂知识来解决之前的疑惑或是印证之前的结论。比如,我在讲授《生命独特而可贵》一课之前,就设计了一个小型的实践活动,即要求同学们去寻找两片相同的树叶。但是在实际找寻过程中,同学们从大小、源于:论文格式模板下载www.618jyw.com
纹路、颜色等不同角度对树叶进行辨析,发现根本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于是在课堂教学上,同学们都带着疑问专心致志地听讲,学习兴趣十分高涨,最后一起得出生命独特而可贵的正确结论,实现了知识的灵活吸收和深刻记忆的目的。
教师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加强和巩固课堂知识的吸收,让学生用用生活印证知识,继而深化认识,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实践所得。比如在学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一节时,我就要求学生分组合作,通过调查访问自己的父母、亲戚和邻居,从他们的亲身经历中了解到改革开放给普通人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继而了解整个社会的飞速进步,最后将小组的调查结果写成作文,在在课上发言讨论。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对思想品德课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并能将死板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的生活画面牢记在头脑中,深化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
教师要大力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问卷调查、社会服务、走访探究等多种形式,将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有机结合,将学习的对象从书本转换成生活,将传统的课堂模式转换成开放的社会模式,打开学生更为广阔的社会视野。通过教学环境的转移和扩展,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思想品德课的趣味价值和实用性。并且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及自主意识,努力满足当今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让学生更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各种挑战。
课程教材改革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也提供了一个改变传统教学手段的创新机会。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兴趣教学法,让思想品德课充满活力和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巩固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成果,完善其德育功能。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