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源头活水变教材为写作源头活水

更新时间:2024-03-30 点赞:23961 浏览:10816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当前,很多初中生怕写作文,作文中有三大问题:一是不知道写什么(缺乏写作素材);二是不知道该怎么写(缺乏写作技巧);三是写出的作文平淡无奇(立意不高表达能力不强)。究其原因,学生贫乏的是知识和思想,而不是生活素材;缺乏的是训练而不是技巧;不足的是表达意愿而不是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笔者认为:用好教材,变教材为写作的源头活水,应当是一条捷径。因为阅读与写作是有机的整体,阅读可以丰富心灵,提供语言范例和写作技巧。“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课本所选的多是经典名篇,只要教师引导学生多读多写,有意识地学习构思立意、写作技法、语言表达,再融入自己的生活感受,何愁写不出好文章?

一、以读促思,提高思想认识

文以气胜。文气是靠历史文化的积淀和情感精神的内蕴散发出来的。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写作不仅是语言训练,更是思维训练。初中生心智尚不够成熟,对事物认识肤浅,对生活、外物无所“感”,无所“思”,加上不读书,因而作文往往立意不高,言之无物。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熟读教材,抒写感悟,进行续写、改写,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思考的习惯,提高学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生思维品质。
1、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建立健全人格。教师引导学生诵读、欣赏优秀作品,感受既能扩展学生视野、丰富情感,又能启发学生认识自我、关注他人,树立奋发向上的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丰富作文的人文气息。学生从朱自清的“背影”学会从母亲的“手”上了解其辛劳;从杨绛“老王的故事”中学会关注、思考弱势群体的命运。在陪伴杜小康走过“孤独之旅”,体验了恐惧和孤独,明白了坚强自立的重要。积极向上的思想反映在文中才能得到好的立意。这样,学生的作文方有文气。

2、抒写感悟,提高思想认识

在教学巴金的两篇短文《日》、《月》时,我要求学生找出中心句“但寒冷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并联系冰心的“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句谈谈对“生”与“死”的看法。学生先是陷入沉思,接着各抒己见,纷纷表示要珍爱生命,努力学习、实现人生的价值。再要求学生写读后感,学生就,有感可发,有话可写了。这样既深入领悟了文章内涵,初步树立了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3、巧写“后续”,发展想象力

在阅读教学中,利用课文的“留白”,激励学生发挥想象,续写结局,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我上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引导学生分析若瑟夫这一人物形象的作用时,发现学生对这善良的孩子很感兴趣,教师就因势利导地设问:若瑟夫是作家寄寓理想与希望的人物,他同情亲叔叔于勒,不满父母的做法。但十几年后,他是否依然善良?学生热情很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我趁热打铁,布置学生给课文续写结尾。这样读写结合,巧写后续,既促使学生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想象力,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阅读不应是灌输,而应当是应导学生学会思考。通过创造性阅读,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把读写有机统

一、才能汲取精华,变教材为写作的“源头活水”。

二、以读促学,学习语言表达

为什么写作必先阅读?刘勰的回答是“积学以储宝”。 张志公先生认为:“古今中外,善于写作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肚子里装着几百篇好文章的。”
1、读中积累。在诵读中理解、积累语言素材,并学以致用,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措施。在阅读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边读边圈点勾画好词佳句,反复诵读品味,随时摘抄积累。熟读背诵经典古诗文和现代名篇佳作。学生在写作时也能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贴切地传情达意了。
2、读中品味。让学生揣摩精妙语言在准确传情言志中的作用,能培养语感,养成锤炼语言的习惯。教材中精准、形象的语言比比皆是,如《范进中举》中连用“攥、舒、缩、揣”“攥、舒、缩、揣”等动词,活脱脱再现其见财心喜却假意推让的一系列动作,如特写镜头,讽刺意味十足。再如《春》里“偷偷、钻、嫩嫩的,绿绿的”等词绘形绘声绘色,画面美不胜收。只要潜心品味,不断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学生作文时就准确传情达意。
3、读中模仿。语言表达是一种技能,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正确模仿和反复实践才能养成。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加大造句仿句、连词写话、仿段、写短评等模仿训练,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多使用新词,创新语句形式,用好修辞、描写、表达手法,学会准确、生动地表述。如学习《安塞腰鼓》后,要求学生模仿排比、比喻句式写一段话,描述家乡一种民俗表演场面。(如小马灯、跳五猖、出菩萨、舞龙灯等),学生学会了以排比句展现恢宏的场景。
通过品味、积累、仿句训练,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底子,有利于提高表达能力。

三、以读促写,学习写作技法

写作始于模仿,终于创新。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由理性认识到感性实践的过程。阅读欣赏就是一种不自觉的模仿,或者是模仿前的准备。
1、课前猜读。新课伊始,我喜欢采用猜读法:让学生看题目猜内容,说说文章将写什么,怎么写……因此,在学习新课前,学生就已有了一次构思体验;然后再通过学习课文,对照作者的思路,看我们能学到什么。这样学生怀着明确阅读目的,就能认真学习别人的长处。
2.读后续写。学习《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文,我要求学生抓住四位作家性格特点,学习课文写法,合理、生动地续写:假如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正谈话时,莫泊桑来了,这四位大作家会有怎样的表情、语言和动作?学生兴致盎然,都跃跃欲试,想象着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细致描写并插入抒情议论,一篇篇续写颇有特色。

3、仿写创新。

教学《陋室铭》,我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了解“铭”短小精练,句式工整,音韵和谐的特点后,又介绍了一篇“歪文”给大家听:“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则灵,斯是教室,惟吾闲情……”虽内容可笑,做法不可取,但琅琅上口,学生听得兴致盎然。一听说要仿写,都跃跃欲试,随后完成的作业中不乏亮点:
“家不在大,能住则可;钱不在多,够花就行。斯是旧室,惟吾德馨。桌子上碧绿,窗帘上淡青。谈笑有家人,往来无疏亲。可以看电视、听音乐。无鸡鸣之乱耳,无喂猪之劳形。比尔盖茨街、东海龙王宫。吴恒云:何如吾家?”
阅读中,将写作知识学习与当堂实践相结合,这样既解决了无米下炊的难题,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材既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例子,也是训练、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材料,是写作的源头活水之一。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坚持读写结合,以读促思,以读促写,一定能收到效果。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