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特质人格特质类型与心理健康教育

更新时间:2024-02-15 点赞:11519 浏览:4627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通过探讨大学生人格特质类型与他们的心理问题相关性研究,从引起问题的内部原因着手,找出根源,更好地根据不同人格特点和气质类型进行有差别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本文采用“SCL—90”症状评定量表和“EPQ”人格问卷,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测试,以埃森克人格理论为理论依据,以人格的三个维度为出发点,以四种基本人格气质类型为分类标准,一方面是为证明以往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试图找到心理症状的深层原因和存在的规律,以便更好地指导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
关键词:大学生;人格特质类型;心理健康;神经质
1674-9324(2013)36-0043-03
一、引言
1.现状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心理同样面临新的挑战,对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尤其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研究和统计结果表明:许多大学生的心理的确存在着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而且有相当数量的在校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1989年国家教委对全国12.6万大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20.2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类似的调查研究有很多,王淑兰报道在校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倾向者占30%~40%,其中较严重者占10%;据新华社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20世纪90年代大学生有心理障碍的人数比例达到25%,近年来上升到30%[3]。从数据不难看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呈上升趋势,因此,在高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且刻不容缓。
2.人格研究的必要性。值得庆幸的是,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从已有的研究来看,较多的是侧重心理卫生状况的调查分析,更多的是从外部找原因,如环境、家庭教育方式等影响因素;但国内外学者进行的大量研究发现[4],同样的生活环境和精神刺激对人们心理影响并不一样,这说明影响心理健康的还有内在因素即人格。人格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是指人在各种心理过程中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特别密切。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的人格调查,以埃森克人格理论为理论依据,以人格的三个维度为出发点,以四种人格气质类型为分类标准,试图找到心理症状的深层原因,以便更好地指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对象和方法

1.被试。扬州某高校的心理健康公共课的学生,公共课是学生自己选择的,相当于随机抽取被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若所得结论与以往研究有出入,可能由于样本容量小及研究地区不同所致。
2.研究工具。(1)“SCL—90”症状自评量表。此量表有90个项目,分为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共十个因子,每个项目按严重程度采用五级记分(0~4),得分高者有心理问题的可能性大。(2)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本调查采用成人问卷。问卷包括四个分量表,即精神质量表(P),情绪稳定性量表(N),内外向量表(E)和效度量表(L)。量表采用是非题,受测者回答与规定答案相符得1分,否则记0分。
3.量表施测及数据处理。量表施测在课堂进行,要求被试者认真阅读量表指导语,并按要求如实填写。所有数据均输入电脑,spss13.0/w进行各种因素分析,t检验,卡方检验,多元回归分析及聚变分析等统计运算。

三、结果分析

1.对“EPQ”人格的三个维度与“SCL—90”症状评定量表的十个因子进行相关分析。从表一可以看出,精神质(P分)与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其他等五个症状因子都有显著性差异,且呈正相关,同时P分与恐惧呈负相关;外倾性(E分)与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其他呈正相关,与其他症状因子呈负相关,且都无显著性差异。神经质(N分)除恐惧、偏执、其他三因子无显著性差异外,与其他七个因素都有极其显著性差异,且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278~0.57之间,说明人格的三个维度与症状直接有关的是精神质与神经质,神经质的关系更密切。
2.人格特质影响心理健康的程度分析。为了解人格特质影响心理健康的程度,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以人格三个维度为自变量,十个症状因子为因变量。从表二可以发现,神经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大,内外倾性次之,精神质最小。因此仅列出神经质对各因子的影响,神经质(N分)对十个因子中的七个产生了显著或极其显著的影响(P=0.000~0.048),且在强迫观念和行为、人际关系、焦虑和敌对四个因子上标准回归系数达到了0.3以上。这在表一的相关分析中也有明显体现。同时,敌对因子受内外倾性(E)的影响也较大,标准回归系数为0.243,p=0.028。另外,通过变量聚类分析发现,将十个症状因子分为三类效果较好,最值得关注的是强迫观念和行为、人际关系和焦虑归为第一类因子,第二类因子包括躯体化、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第三类因子只有恐惧因子。因此可以认为神经质是影响摘自:学士论文www.618jyw.com
心理健康的主要人格因素,遇到N分高者,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他可能在人际关系上出了问题,产生一些强迫观念和行为以及焦虑紧张的情绪。
3.气质类型在各症状因子上的差异分析。横向看胆汁质的人在心理健康的各因子上的得分相对较高,尤其在强迫观念和行为、人际关系因子上;纵向看除多血质外,其他三类在强迫观念和行为、人际关系和抑郁因子上都超过2分,可能他们在这些方面更易出现问题;而多血质在恐惧因子上超过2分,说明多血质的人心理相对更稳定。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四种气质类型中,多血质与抑郁质在强迫、人际关系、其他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此分类对人际关系、强迫、其他是有影响的。胆汁质和抑郁质在强迫和人际关系的均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胆汁质和抑郁质的人更易产生强迫观念和行为,人际关系更易出现问题。

四、讨论与建议

1.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人格维度中的神经质和精神质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因,尤其是神经质占主导地位。“N”作为情绪稳定性指标,得分高者表现为情感易变,情绪反应强烈,在经历情绪波动后较难面对正常情景,这种人会对微小的挫折和问题情境产生情绪反应,而且要很长时间才能稳定情绪。正是这种不稳定的情绪,在低理智的作用下,常以强迫来获取心理平衡,这就为强迫症状提供了心理学的依据。当强迫产生后,患者在心理驱动下对不稳定情绪极为关注,一心想通过努力达到情绪稳定。他们自律过严,因此不仅不能控制情绪,相反却加剧自身的痛苦,从而导致躯体上的不适反应,如抑郁、焦虑、沮丧等情绪体验。因此缓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应有效调节他们的情绪,教会他们正确宣泄情绪的方法,如音乐疏导法、运动发泄法等。此外,增强他们挫折承受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如升华法、目标转移法等;更重要的是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人格特质,塑造和完善其人格。
2.人格类型与心理健康关系。通过以上分析,四种气质类型在强迫、人际关系、其他三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E分高表示外倾,低者表示内倾;N分高情绪不稳定,低者情绪稳定。因而多血质的人表现为敏感,喜与人交往,情绪兴奋性高;抑郁质的人表现为情绪体验深而持久情绪不稳定。综合分析,胆汁质、多血质的人更易形成外向性格;黏液质与抑郁质的人更易形成内向性格。外倾因素E分能区分神经症、焦虑症;神经质因素即N因素能区分正常人与神经症。从图1中可以看出,焦虑、强迫、抑郁是高神经质与高内倾的结合体(抑郁质)。图1显示的内容与统计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即N与焦虑、强迫、抑郁是呈正相关且差异显著。即分数越高症状越明显,因而处于x轴上方;E则与焦虑、强迫、抑郁呈负相关,表明分数越低症状越明显(内向型)。因而可以说性格内向和情绪不稳定是形成焦虑、强迫、抑郁等症状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鼓励性格内向的学生积极参加一些活动,此外一些不良情绪如自卑、抑郁、焦虑等也是由于交往不畅而引起的,所以保持良好的情绪是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人际交往的心理品质和交往技能。
参考文献:
陈选华.大学生心理学基础[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
王淑兰.中国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现状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1993,(04).
[3]李伟.如何调节你自己[M].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3.
[4]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