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去善于以课堂中去发现学生创新能力

更新时间:2024-02-25 点赞:5872 浏览:1738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实施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旋律,是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小学课堂教学要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着力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去发现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就根据我在一堂数学练习课上的亲身经历来说说这个问题吧。
我组织学生练习这样一题:求下图长方体的表面积
学生列出了(5x5+5x10+10x5)x2、5x10x4+5x5×2等两种解法的算式,我都给予了积极的肯定,正当我要鸣金收兵时,出现了如下一幕:
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列式是5x5xl0。”
我打量了一下公式,马上“明白”了。于是“点拨”他:“你把题目看错了,把长方体的表面积错求成长方体的体积了。”众多学生都点头称是。
“我没有弄错!我求的是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个学生大声争辩。
我大吃一惊,心想:怎能不错呢?好,看他有什么说法。于是,我说:“你能把想法和大家说说吗?”
“行!”他拿了一个如上图的长方体学具,边指边说:“长方体的一个侧面面积是5xlo,可以看成2个5x5,也就是两个底面积,4个侧面就是8个5x5,也就是8个底面积,再加两个底面积,所以是10个底面积,列式为5x5xlo。”
“哦,原来他是将侧面积转化成底面积来思考的,他的列式不但没有错,而且很有新意!”我带头为他鼓掌,顿时,教室里掌声如雷。
而后,有的学生也效仿他把底面积转化成侧面积来求,列式为5xlox5。
课后,我细细想来,在为学生有着如此丰富的想象力和巨大的创造力感叹的同时,更为自己不相信学生创新潜能的心态而感到愧疚,为自己的主观武断,压抑学生昙花一现的创新活动而感到不安。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经过反思,我发现关键是教师经过长期的工作,已经形成了太多的思维定势,以至于难以摆脱自以为是的常规思维的束缚。这些主观、僵化、权威的框框,成了束缚学生创新意识和个性潜能的一道道门槛,桎梏着学生的智慧光芒和创新火花的闪现。因此,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去发现掌生的创新才能。
首先,教师要摒弃唯上、唯师、唯本的传统观念,不迷信静态的教材和传统的经验,将“已完成”的教学当成“未完成”的教学来教,使教师自身思维放开,富于创新。
其次,不要以自身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思维,而应“蹲下身子”,以儿童的眼光去欣赏教学,接纳学生的不同意见。尤其是对学生“异想天开”的答案,不要过早作出简单的判断,更不能嘲笑、讥讽学生,而应耐心倾听,积极肯定,小心呵护学生刚刚萌发的创新新芽。
再次,教学不应围着自己的“教”转,更多为学生的“学”服务。应积极倡导延迟评价,多给学生表达自我的机会,尤其是当学生的答案“离奇古怪”时,教师不应急于主观猜测、简单评价、草率收场,而应真诚的多问几个“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或许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火花就会随之迸发而出。这时你会惊叹,学生的创新潜能是难以估量的,而课堂也会因学生丰富多彩的答案而变得精彩。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