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几何几何动画及其运用

更新时间:2024-02-23 点赞:18224 浏览:8195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几何画板》作为一个常用的制图软件,对数学教师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工具,本文简单地阐述一下几何画板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几何图形;几何动画;多媒体应用;类比思想
随着多媒体设备在中小学教学中的渐渐普及,数学课亦变得多姿多彩了. 它不单单拘泥于黑板白字,通过一些多媒体技术,一些以前难以用黑板表现出来的数学的美,现在可以轻而易举地在学生面前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了. 什么是《几何画板》,什么是几何动画呢?《几何画板》是作出静止的几何图形和活动的几何图形的重要工具,而其中活动的图形就是几何动画. 《几何画板》作为一个中学教师常用的制图软件,对数学教师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工具,它可以把高度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显示出来,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促进学生“构建”数学概念和数学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性质,解决数学问题,探索数学知识,深刻揭示数学思想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空间想象力,激发学生数学探索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下面就简单地来阐述一下几何画板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 利用几何画板进行引入
例1 弦切角的引入
在引入弦切角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几何画板,通过观察线和点的运动,从而得出弦切角的定义.
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4-1第32页,是这样引入的:以点D为中心旋转的直线DE,同时保证直线BC和DE的交点同时落在圆周上,当DE变为圆的切线时(如图2),我们能发现∠EDB=∠A. 在图1中,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有∠ECB=∠A. 在图2中,∠ECB=∠A依旧成立.
用这种方法引入弦切角定理,既有利于从圆内接四边形通过运动,使“圆内接四边形的外角等于内对角”性质过渡到“弦切角等于它所夹弧所对的圆周角”,又有利于理解它的性质意义和判定方法.
这个运动过程教师很难用黑板展示出来,但利用几何画板就很容易了. 我们利用几何画板的圆工具先作出一个圆(见图1),然后再利用线段工具作出四边形的三边,并且使线段端点都在圆上,分别用文本工具将这些点标记为A,B,C,D;接着长按线段直线工具选中射线工具,以D点为端点,作出射线DE.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有∠ECB=∠A;最后我们将射线DE绕A点逆时针旋转,当C,D重合的时候,得到图2的图形. 此时,∠ECB=∠A依旧成立,同时DE与圆相切,则∠ECB为圆的弦切角,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弦切角定理,学生也能更加自然地接收这个新知识.
[?] 利用几何画板证明
例2 (2012浙江义乌)在锐角三角形ABC中,AB=4,BC=5,∠ACB=45°,将△ABC绕点B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B′C′.
(1)如图3,当点C′在线段CA的延长线上时,求∠CC′A′的度数;
(2) 如图4,连结AA′,CC′,若△ABA′的面积为4,求△CBC′的面积;
(3) 如图5,点E为线段AB的中点,点P是线段AC上的动点,在△ABC绕点B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过程中,点P的对应点是P′,求线段EP′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对于问题1和问题2,学生都能够比较轻松地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答,但是问题3比较有难度,因为点P的运动涉及两点,一是P点在线段AC上作直线运动,另外P点还绕B点做圆周运动,这种时候学生很难把握住动与静之间的关系,缺乏对点P运动过程的准确剖析,从而思索许久也没有头绪.
解答这道题目的关键是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个运动过程,但往往传统的黑板教学很难将这个过程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对教师作图有较高要求,往往花费很大的气力,效果也不佳. 利用几何画板就可以轻松地将这个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再回头看看第3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以退为进”,利用几何画板,首先利用线工具作出△ABC,在线段AC上作出P,并作出AB中点E,先使P固定在AC上的一个位置,连结BP,这里我们考虑到其对应点P′应在以B为圆心,BP为半径的圆上,所以我们利用圆工具,以B为圆心,BP为半径作圆,此时☉B的大小因P点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再在圆上作出P′,使其可以在☉B上运动,连结P′B,P′E就得到图6,我们直观猜想:当B,E,P′三点共线,且P′与E在点B同侧时,EP′最短;当B,E,P′三点共线时,且P′与E在点B异侧时,EP′最长. 当点P′在非上述位置时,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
≤EP′≤BP′+BE,所以当点P在AC上某一固定位置时,EP′的最小值为BP′-2,最大值为BP′+2. 又BP′=BP,所以当点P在AC上运动时,EP′的最小值为BP-2,最大值为BP+2,而≤BP≤5,所以EP′的最小值为-2,最大值为7.
因此,教师在讲解这道题的摘自:毕业论文结论怎么写www.618jyw.com
时候,可以借助几何画板使P点和P′点运动起来,这时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的运动就变得生动形象起来,便能很好地理解,教师叙述上的问题和学生理解上的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 利用几何画板研究
例3 已知△ABC,AB=a,AC=b,分别以AB,BC,AC为边作正方形ABMN,BCDE,ACFG,连结ND,EF,MG.
(1)试证明不管∠BAC为何值,S△AMG=S△CEF=S△BDN;
(2)∠BAC为何值时,S六边形DEFGMN有最大值和最小值.
分析:可以设BC=c,对于题(1),我们可以提出问题串:①如何求三角形面积,用到什么公式?②对于这个公式,需要知道一些什么条件来求?③如何构建桥梁,将三个三角形面积联系起来?④最后怎么将全部的点贯穿起来,证明结论.
对于这个图形,我们可以以点A为圆心,利用几何画板,作两个分别以a,b为半径的同心圆,分别在两个圆上选取两点,记为B,C,这样我们就作出了符合题目条件的三角形,且无论B,C处于什么位置,AB,AC的长度总为一固定值.(1)我们先考虑到三角形面积公式,有S=,还有S=,等等,这里观察题目给出的条件,应该选择第二个. 利用题目的已知条件,我们发现S△AMG=AM·AGsin∠MAG=absin·(π-∠BAC)=absin∠BAC=S△ABC,同理可得S△BDN=S△ABC,S△CEF=S△ABC,则有S△ABC=S△CEF=S△AMG=S△BDN,则第一题得证.
(2)第二题我们可以将六边形面积看成多个图形的组合,结合题1得到的结论,我们就有
S六边形DEFGMN=S△ABC+S△AMG+S△CEF+S△BDN+S四边形ABMN+S四边形ACFG+S四边形BCED=4S△ABC+S四边形ABMN+S四边形ACFG+S四边形BCDE=4×ab·sin∠BAC+a2+b2+c2=2absin·∠BAC+a2+b2+c2.
又由余弦定理得c2=a2+b2-2ab·cos∠BAC,则S六边形DEFGMN=2absin∠BAC+a2+b2+a2+b2-2abcos∠BAC=2a2+2b2+2ab·(sin∠BAC-cos∠BAC)=2a2+2b2+2·ab
sin∠BAC-·cos∠BAC
=2a2+2b2+2absin
∠BAC-
.
由已知条件可得,∠BAC∈[0,π],所以∠BAC=时,S=2a2+2b2+2·ab为最大值;∠BAC=0时,S=a2+b2-2ab为最小值.
这是我们常规的解题思路,但是对于题(1)和题(2),我们可以利用几何画板将∠BAC的变化过程展示出来,更有助于学生理解. 特别是第2题,我们可以先猜后证. 利用几何画板的度量工具,将六边形DEGFMN的面积度量出来;然后拖动点A或点B,使其在圆周上运动,来改变∠BAC的度数. 学生通过这个几何动画,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当∠BAC 为时,此时六边形DEGFMN的面积最大;当∠BAC为0时,此时六边形DEGFMN的面积最小. 教师在此处利用几何画板,运用先猜后证的方法,便能为这道题的讲解锦上添花.
[?] 几何画板的应用
学习圆锥曲线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学生往往非常烦恼,总是有很多学生容易混淆三个曲线的性质,张冠李戴. 教师要怎么做才能让学生印象深刻,将这些曲线的性质牢牢地记住,理解透彻,并且不忘记呢?一般教师在引入椭圆曲线的时候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下“椭圆曲线上点的性质是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是常数,然后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作出椭圆曲线”,接下来就开始了枯燥的性质讲解,这种知识接收方式往往是学生不喜欢的一种. 我们今天就从如何作出椭圆曲线着手,在作出椭圆曲线的同时,将椭圆的性质自然地引出来,让学生在无形中便记住了椭圆的性质. 下面以椭圆曲线为例,用一道题目引入椭圆.
例4 如图8,☉O的半径为定长r,A是圆外一点,P是圆上任意一点,线段AP的垂直平分线L和直线OP相交于Q,当点P在圆上运动时,点Q的轨迹是什么?为什么?(高中新课标选修2-1 第62页)
我们利用几何画板,可以作出Q点轨迹.首先,利用圆工具作出☉O,再在圆内任取一点A,在圆周上任取一点P,连结PA,PO,过PA中点M作PA的垂线,交PO于点Q,此时我们追踪点Q,生成P的动画,我们会发现得到一条椭圆曲线.如图8所示,用这样的方法作出的椭圆曲线,会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不禁要问,为什么这样子就可以得到椭圆曲线呢?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接下来的椭圆的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那接下来教师便可以解释为什么用这种方法可以得到椭圆曲线. 连结AQ,AO,得到图9,稍微观察一下便知道因为MQ是PA的中垂线,所以QA=QP,则有QA+QO=PQ+OP=r.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利用几何画板作出的这个椭圆应该是以O,F为焦点,且椭圆上点到两焦点的距离和是一个常数,对于这个曲线,就等于☉O的半径r.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深刻地记住“椭圆上点到两焦点的距离为定值”这一性质,同时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数学的趣味性,一举两得.
上面几个例题只是很小一部分利用几何动画的例子,在中学数学教学上我们都可以使用几何动画来辅助教学. 引入多媒体技术,利用《几何画板》,丰富了教学模式,实现了过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当教学法研究进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加入几何动画,就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局面. 因此,数学教师要研究几何动画,只有二者结合,才能开出灿烂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