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培养学生在语文课中怎样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更新时间:2024-03-30 点赞:5278 浏览:1349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健康心理和人格。然而,由于测试的压力,在实践过程中许多语文教师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从素质教育的大局出发,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对于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思考和看法:

1.人能写字,字也能“写”人

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教会学生识字、写字。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而在这方面,怎样将知识、技能与情感心理等目标要求结合起来,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写字是一项十分精细的活动,人能写字,反过来字也能“写”人。汉字不是无情物,它记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古老文化,它不是无生命的僵硬符号,而是蕴涵着中华民族独特个性的精灵。它常常以视觉形象,给人以丰富的感性认识。在写字的教学中,我常常将知识的运用、技能的锻炼、情感的体验融为一体。比如:在上写字课时,我会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找到笔画的位置,注意字形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行笔的疾缓,让学生在练字时全神贯注,凝神静气,并仔细观察字的结构,揣摩笔画的呼应,同时要求学生脑、眼、手相应准确地控制运笔的轻重疾缓,久而久之,就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的心理品质,既能养成沉着、注意力集中等心理品质,又能产生良好的影响。认认真真地写“人”,定能够写出端端正正的“人”。

2.塑造心灵,比学会造句意义更深远

造句,这一训练形式,意在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为表达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我们不能为了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引导。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同时还要使他们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品质的教育。造句,作为语言文字训练的一种形式,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方面。塑造美好的心灵,比学会造句意义更深远。例如,教了“与其……不如……”这一句型时,我让学生用它造句。交上来的作业中有这样几种句子:“与其现在学习受苦受难,不如早点找个工作,享受幸福”“与其在学习上帮助别人,不如自己学习好,有名气”“与其把方便让给别人,不如把方便留给自己”……这些句子语句通顺,没有任何语法上的错误,然而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句子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心理思想境界。如果判对,无疑是助长了学生的厌学、自私、狭隘、缺乏理想的心理,然而学生的句子没有语病,如果判错,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我在他们的句子后面打了个“?”,然后分别找这几位同学谈心、沟通、引导,帮助同学正确认识,组织学生讨论,帮助修改。学生通过自我教育,结果既按照教学的要求造准了句子,又提高了造句的能力,塑造了学生美好的心灵。

3.阅读,心灵的碰撞

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放飞浪漫的诗情,充实睿智的感情,激发豪迈的胸襟,应该给予显示超凡脱俗的精神和健康的心理导向。如在学习《观潮》一文时,我说:“钱塘江潮水涨潮时奔腾哆嗦时的景象很壮观、很震撼,谁能美美地读一读?用你的朗读把大家带到这一盛况中去。”一个学生读得略显平淡,我说:“读得不错,但我感觉浪还不够大,谁能让我们看到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下一个同学读得反而不如前一个,我诙谐地说:“刚才那位同学差一点就让我们看到了大潮奔涌而至,可你又把潮带了回去。”同学们在开怀大笑中更加努力,一次比一次读得好,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阅读教学不仅要灵活地引导学生置于课文情境之中,而且要让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同作者一起去观察、体会、想象、感受,使学生在阅读中爆发出探索求真的内心。再如教学《我为你骄傲》一文时,我过渡道:老奶奶看到“我”的便条,不仅没有收下赔偿的钱,还奖励给“我”一袋饼干,说“我为你骄傲”,这个结果多么美好,多么让人高兴啊!那么“我”的便条是怎样写的呢?学生模仿写便条,要学着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向老奶奶真诚道歉,谁说这个写话的过程,不是学生进行心灵洗礼的过程呢?
又如《小珊迪》一文很感人,讲述的是一个卖火柴的小男孩的故事。我抓住小珊迪的每一句话来指导朗读:寒冬腊月,珊迪为生计乞求路人买火柴;临死前,珊迪不忘那应找还的一个便士。通过引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我始终引领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赏析感情和运用中来解读人物形象。于是,这位贫穷而又诚实的小男孩形象跃然眼前。在自然渗透、潜移默化的自主阅读中,师生共同获得心灵的震撼和人生的启迪。
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师生情感的交流和升华,教师的最大责任就是把各种不同个性的学生培养成才。而语文教师更应把人文学科的精华提供给学生,让学一般论文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生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使全体学生在学习中展现出独特的个性和生命的智慧,体验生命不断创新的快乐。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