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语文教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目前状况调查分析与策略

更新时间:2024-03-16 点赞:10317 浏览:3649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课程是集实用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于一体的文化素质教育课,对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但是,许多学校的语文教学基本是沿用旧有的语文教学模式,这就导致了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教学形式和手段落后,评价体系单一,不适应中学培养目标的要求等诸多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中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本文为此具体调查了语文教学有效性现状,然后提出了相关对策。源于:论文参考文献www.618jyw.com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我们设计《中学语文学科情况调查》、《中学教师问卷调查》、《学生问卷调查》三份调查问卷,旨在了解:目前中学语文学科状况;语文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可行性以及我校初中一年级学生语文素质状况;初中二年级学生自觉学习情况;初中三年级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语言能力等是否影响其工作质量的提高。此次调查对象分为教师和学生两个系列,参与调查的教师均来源于中学学校,学生是我校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三个年级的学生。根据调查目的和内容,笔者设计三份问卷,教师问卷以客观选择为主,主观问答为辅;学生问卷包括客观选择、水平测试和主观问答。
笔者向我校语文教师发放问卷10份,回收有效问卷8份。向我校学生发放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61份。笔者利用excel表格进行了统计,对主观答卷进行了阅读整理。

二、调查结果

1.教学观偏差

经过调查,语文学习最好的方式最有效的方式依次应该是这样的:在实践中学习(79.58%)、看课外书(75.09%)、教师讲授(30.8%)、做练习(30.45%)、用电脑(28.37%)、考试(7.6%)、其他(2.42%)。从数据上面来看,70%到80%左右的学生认为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是在实践中学习和看课外书,语文教师确实该思考思考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将语文课从属于专业课,弱化语文功能,弱化最能培养人文素养的语文课功能,来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国民素质不可避免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2.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目前采用最多的教学方式——讲授和做练习,现在很多学校、学生普遍都以为只要把专业课学好就有利于就业,人文类课程只是学习中的调味剂无关紧要。同时目前的中学语文课堂中重教材知识点的剖析,轻学生人文素养的熏陶的现象还十分突出。

3.教材单一

设计思想缺乏基础性、生活性。语文教材在指导思想上,仍然受传统认识的束缚,把口语交际训练只是作为一种装饰和点缀,没有体现出这一课程的相对独立性,从而影响了其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三、加强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1.转变教师教学理念

我们认为,中学语文的教学主旨是从工具层面转向精神层面,从语文技能的训练转向人的精神培育。其中所谓的精神培育,落实到教学上,应是注重和强化学生对作品的人文理解和审美鉴赏,实现由“工具性”、“技能性”向“人文性”、“审美性”的转变。同时在教学中,还要以语文智育为主干,把德育、美育、智力因素的开发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渗透于语文知识传授、语文能力的训练中。

2.精心选择教学内容

首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文本为中心,以文学作品为出发点,从审美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其次,在重视文本教学的基础上,适当的发挥与拓展,不断地开阔学生的视野。再次,在对文学作品分析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对作品中人物形象、思想主题的赏析,提高审美趣味,培养高尚情操。最后要让语文充分融进社会生活使其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来增强课堂的时代感、新鲜感。

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行动导向教学法具有教学容量大,掌握速度快,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合作完成任务、提高掌握知识的效益等特点。它是一种全新的语文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语文开拓了一片全新的天地。它所倡导的让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是在生活实践和时间自主中“习得”而非只是单纯的从教材上面“获得”。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辅之以传统教学方法。
总之,加强语文教学有效性就要把语文教学和学生的要求结合起来研究,给中学语文实践提供广阔的价值取向空间。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