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有感于有感于音乐课中“多与少”不足

更新时间:2024-01-19 点赞:6186 浏览:1903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教材的不断更新,在我们一线的音乐课堂中教师也在不断地丰富着教学手段、方法,音乐课呈现出多样性,其中有很多是值得推广学习,当然也存在些问题,现提出此文观点供同行商榷。
【关键词】音乐课堂;现象;多;少
新世纪迎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我们似乎一脚就跨入了一个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我们不难看到身边的每一位教师的观念在逐渐地更新,角色也在悄悄地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现。越来越多的教师积极参与到新一轮的课改大潮中,憧憬着能再掀波澜,与时俱进。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与深入,音乐课呈现出多样性,教师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在课堂上加入了很多元素:如教学形式多样化;运用了多媒体教学;音乐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等等。确实起到了优化课堂的作用,但同时笔者也发现了不少问题,音乐课堂上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要有一个尺度的把握,过多的运用效果反而是适得其反,违背了音乐课程的教学理念。在此,笔者就所观察到的现象来探究一下音乐课中出现的“多”与“少”。

一、形式多了,内涵少了

课例:《数蛤蟆》一课,教师在快速地教会这首歌曲后,就迫不及待地让学生去创编歌词:两只蛤蟆怎么样;三只蛤蟆怎么样,做算数题,而且花了很长的时间。在这里教师想要体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应该说这是非常好的,可是这首歌曲的歌词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讲,需要有一个理解:“荷儿梅子兮,水上飘”、“蛤蟆不吃水,太平年”是什么意思?我认为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能仅仅是让学生会唱而已,还得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否则这首歌就失去了教唱的意义了。表面上看起来,学生学得非常有兴致,课堂效果不错。教师企图让学生通过各种创编歌词的形式对歌曲进行多方面的认识,但实质上却忽视了对歌曲内涵的关注和学习,只是粗略的学会了歌曲的演唱,而没有去挖掘体验歌曲旋律、歌词的意境及情感,造成表演闹而乱、杂而散。因此课堂中表演不是形式、花样越多越好,而是要让学生在感受音乐内涵美的同时去感受音乐的快乐。

二、综合多了,音乐性少了

课例:《包粽子》一课,教师为这首歌曲的教唱做了很多的铺垫,如了解端午节的来源、简介屈原、看包粽子的舞蹈、学学包粽子的样式等等,花了大半节课的时间,等到学唱环节,由于时间关系,只是粗略的学唱了一下,对歌曲的声音,情感都来不及做要求就下课了。应该说课的开始部分确实有新的教学思路和良好的导入情景,让学生参与多种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细细品味,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堂课下来,学生歌曲学会了没有?这些活动把时间打发得所剩无几,这就使得整节课看起来一点“音乐味”都没有了。
课程提出了音乐不是独立的学科,它与思品文学、戏剧、美术等领域都有密切的联系,提倡音乐学科要与其他学科知识整合。我们常常可以在音乐课堂中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老师事先预设好的教学过程中看了说、说了演、演了想,课堂看上去热热闹闹的,可唯独没看到老师怎样指导学生把歌唱准,把歌曲情绪表达出来,没有听到期望中悦耳的歌声。这就是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音乐性”,而一味地追求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课)而造成的。这种没有以音乐性为中心的知识整合,学生因为受来自不同学科比较零乱的设计影响容易疲劳,也不容易静下心学习。

三、媒体运用多了,教师表演少了

信息时代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过去的课堂教学,教师只要依靠教材和教参及配发的辅助资料就可以了。随着多媒体的不断普及,几乎所有的音乐公开课上都依赖于现代化。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多媒体的滥用。在音乐课有的教师上几乎不作范唱,就是一个多媒体操盘手,学生在一节课中几乎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和机器打交道互动,我以为这是不能提倡的教学方式。也许教师的唱歌不如录音中的音响效果好,可能教师的示范或演奏不如课件中的表演录像那样出彩,但我们不能忘了教师表演的最大优点和效果,那就是面对面的交流与情感的交融。所以说多媒体运用多了,教师表演少了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此外,音乐课上过多的视频运用是否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呢?虽然随着科技及社会的发展,人们接受音响的方式丰富了,视听结合也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时尚或习惯。但我总认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和音响的艺术,音乐课上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音乐的耳朵”。所以,视频只能是辅助手段,要运用恰当,不能忽视纯听觉的培养,否则将来听音乐可就复杂了,还必须眼睛的参与,要不就听不“懂”了。细节需要思考,我们在运用手段时多往深处思考,你的细节就会更正确有效。

四、学生兴趣多了,实质内容少了

现在有不少音乐教师为了让学生学习的兴致多一些、兴趣浓一些,课堂设计得非常花哨,运用了很多手段来吸引学生,乍一看,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确实提高了,也非常有兴趣学,可仔细观察发现一节课上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只有花架子,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课例一:《龟兔赛跑》一课中,乐曲听完后,教师要求学生分组表演,一人扮演兔子,一人扮演乌龟,一人扮演大树,若干人扮演其他小动物,表演过程中,一些动作滑稽,课堂上笑声不断,热闹非凡……
课例二:《忆江南》,从课的导入开始,教师便从诗词入手,从诗句的意境去打动学生,学生也配合的非常好,有感情地朗诵诗词,去诠释这首诗的内涵,声音高而亮,课的后部分:一部分学生手里拿着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一部分学生自编动作为歌曲伴舞,给歌曲进行二度创造,再一看学生们,闹腾的满脸是汗,好不热闹……以上课例不同程度地采取了新课程理念下新的教学方式,试图将音乐课朝着“自主、合作、探究”、“、开放”方向行动,从本质上说,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对于新的课堂教学现象,我们要进行冷静的反思,以矫正新课堂中一些不足和偏差。课例一试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例二试图用小组合作表演,实现新课程中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显然,执教者的新理念意识是比较强的,教师意在通过一种学科和领域的综合,给学生广阔的体验和表现音乐的空间,从而培养其广博的人文素养,体现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但是也值得提出一些疑问:
《龟兔赛跑》让学生表演了,但学生在“笑声”中,能否体验到因“骄傲”酿成的后果呢?以及对虚心的认识呢?《忆江南》的教学中,老师和同学们吟诵诗歌、朗读散文,诠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溶入了相关学科,内容丰富,体现了音乐人文学科的属性。学生在综合活动中并未真正注意音乐并使用音乐,只是在营造一种积极踊跃的气氛,学生的描述、表达和表现并没有围绕着音乐的要素,他们的语言不是音乐的,而更多的是文学的,课堂活动没有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可见,众观以上几点概言之是:过度追求兴趣体验;综合活动的展示和延伸占据音乐学习的时间过多,有喧宾夺主之嫌;过度注重形源于:论文写作格式www.618jyw.com
式,而忽略了效果和实质;活跃了课堂气氛,却插入了一些“非音乐”因素。其实,就音乐课而言,不光注重兴趣,还要尊重音乐;不光注重形式,还要注重效果和实质;不光追求热闹和开放,还要注重音乐的特征。因此,我们在追求精品的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把握好这几个关系的度,适当的运用会给音乐课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