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少数民族儿童学校生活:甘肃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育田野考察

更新时间:2024-02-29 点赞:7390 浏览:1947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我国事|教育论文范文|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教育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民族教育问题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经过多年的发展,西部农村民族基础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与此同时,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工作也取得了颇丰的成果,但是已有研究对少数民族儿童学校生活的微观层面关注较少,相对其他领域的研究较为薄弱。本文是关于西部少数民族乡村儿童学校生活现状的一项田野民族志。研究以甘肃省农村少数民族聚居的义务教育学校为研究场域,通过田野考察的方式描述西部少数民族乡村儿童在现代学校中的生活状况,分析现代学校教育对少数民族乡村儿童的文化意义,探讨西部农村民族教育的问题。作为中国最贫困省份之一的甘肃省是西部一个多民族的内陆省份,多民族文化共存是其重要的文化特征。现在定居在甘肃的大多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属于宗教性特色的文化,尤以信仰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的少数民族为主,这两种宗教信仰在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占据核心位置。这一民族文化特点决定了少数民族乡村儿童在入学前已经长大为一个“小宗教徒”。随着国家全面普及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大部分西部少数民族乡村适龄儿童进入现代学校接受教育。一方面,现代学校通过空间的区隔,将少数民族乡村儿童的学校生活从社会生活中脱离出来,学校空间中国家化的表征符号使少数民族儿童走进学校仿若走进少数民族乡村里的“国家”,学校空间的搭设实际上是将少数民族乡村儿童纳入国家公民体制中的表现;另一方面,现代学校精确的时间设置,使乡村儿童在漫长的学校生活时间中体会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儿童这种由“熟人社会”向“陌生社会”的时空置换实质是在进行文化的置换,对少数民族乡村儿童来说现代学校是他们面对的第一个规范的现代化场域,这种体现在少数民族乡村儿童个体身上的教育空间转换历程,也折射出乡土社会向所谓的现代社会转变的历程。学校作为一种地处少数民族乡村世界的国家设置,并不是简单的社会存在,而是传递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主流文化的场所。在传统文化浓厚的少数民族乡村世界中,学校在主流文化的传承中占据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学校通过贯彻渗透于日常生活中的统一的国家规范、统一的国家仪式、统一的课程大纲来实现我国义务教育目标。这种统一的现代国家教育模式为少数民族儿童创造了一种现代社会的规训场景和国家在场的空间,将统一多民族国家社会认同的价值观、意识形态、行为准则等传递给不同文化背景的乡村少数民族儿童,使他们体会着作为国家一员的身份认同,享有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群共同面对国家的机会。学校空间中国家规范的落实、国家化仪式的执行实在质是对乡村少数民族儿童进行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文化和以社会主义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文化教育,使少数民族儿童的学校生活与乡村以外广阔的社会生活、抽象的国家联系起来,也使儿童在单一民族认同的基础上体会“中华民族”的内涵。这种作用是其对少数民族乡村儿童长大为现代国家合格公民的文化意义。学习课本知识是少数民族乡村儿童在学校中的主要任务,从少数民族乡村儿童学习生活现状来看我国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质量有待提高。以应试为主要目标的学习方式使学校成为一部分儿童寄希望于改变农民身份,实现社会活动|教育教学论文|的场所。这一精英化、外向型、城市导向的教育目标在实现一部分儿童及家长愿望的同时,也带来了在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体制下依然存在大量儿童辍学的现象。少数民族乡村儿童的辍学现象不仅发生在被人们普遍关注的女童身上,也是少数民族乡村儿童群体的普遍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当前学校教育的目标导向问题。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性别分工模式、传统的经济方式与外向型的教育导向之间的矛盾是女童辍学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大批学不好、考不出去儿童离开学校的原因。这一问题体现出现代学校与地方本土文化之间的矛盾与博弈。从国家均衡发展,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角度看,少数民族乡村儿童辍学率高,受教育水平低,对西部少数民族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更大。固然当前学界关于民族教育的策略有两种声音:“离民”和“为民”,但都不能解决实质问题,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本研究对少数民族乡村儿童学校生活描述的价值在于启发人们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是文化认同生长的土壤,日常生活决定了人们的行为选择。因此,研究的日常生活视角应该成为人们熟悉社会的重要策略。【关键词】:民族教育学校生活国家认同公民教育
【论文提纲】:中文摘要3-5Abstract5-16第一章导论16-39第一节研究目的与意义16-23一、研究的缘起16-18二、研究目的与意义18-19三、研究对象19-23第二节研究方法——走进民族地区乡村儿童学校生活23-34一、研究的理念——解释主义研究范式24-25二、研究方式——民族志25-27三、研究关系与过程——传译与启蒙27-31四、研究视角——主位与客位31-32五、写作方式——"研究者"和"我"的叙事与描述32-34第三节概念界定34-37一、儿童、学生34二、学校生活34-35三、农村、农民35-36四、民族教育36-37第四节论文的主要结构37-39第二章文献探讨39-63第一节国内学者的相关探讨39-54一、文献基本情况39-43二、文献综述43-53三、研究经验与不足53-54第二节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54-63一、阿莫纳什维利的教育革新实验54-56二、杰克逊的介入观察56-58三、古得莱得的八年调查58-60四、彼得·麦克拉伦对贫民窟学校校园生活的批判反思60-63第三章甘肃少数民族文化概况及其对儿童的影响63-80第一节甘肃民族文化图景63-73一、甘肃少数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64-65二、甘肃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状况65-67三、甘肃少数民族农牧民经济现状与受教育程度67-70四、甘肃少数民族婚姻与家庭状况70-71五、甘肃少数民族语言与宗教状况71-72六、甘肃少数民族文化的突出特点72-73第二节民族传统文化对乡村少数民族儿童社会化的影响73-80一、家庭日常生活对少数民族儿童社会化的影响75-77二、社区日常生活对少数民族儿童社会化的影响77-80第四章学校生活的空间与时间80-104第一节空间安排80-93一、校园、围墙与大门82-85二、国旗、校服、标语85-90三、教室与座位90-93第二节时间设置93-97一、精密的作息时间表93-95二、漫长的学校生活时间95-97第三节时空置换中的初步体验:一个回族村庄的田野发现97-104一、初入学校的新鲜人97-99二、喜欢与不喜欢99-101三、友爱与欺负101-104第五章学校规范与仪式104-141第一节学校规范104-121一、学校规范的制度化文本104-113二、学校规范的落实113-119三、学校规范的内化——好孩子与坏孩子119-121第二节学校仪式121-141一、学校仪式的种类122-123二、学校生活中的国家仪式123-141第六章学习生活141-171第一节村小支教志愿者的故事142-151一、四个老师和七十五个孩子143-144二、菠萝和荔枝--陌生的学习内容144-146三、二十里的求学路和念不好的书146-147四、圆珠笔和留级生147-151第二节中心小学教师的一天151-156一、早自习里的一巴掌151-152二、雷同的课堂学习152-153三、背不会乘法口诀的惩罚153-154四、好上的副科154-156第三节一所九年制寄宿学校的学习生活156-162一、"我"为分狂157-159二、"光阴"的故事159-161三、"逃学"事件161-162第四节乡村少数民族儿童的学习动力162-171一、为老师而学164-165二、为城市的梦想而学165-171第七章性别图景171-208第一节越来越少的女孩子:女童教育追踪研究的发现172-184一、故事:4个县和400名少数民族女童173-179二、数字:123名少数民族女童的离开179-180三、疑惑:经济资助能改变女童教育吗?180-184第二节性别关系与女童教育184-208一、学校生活中的性别关系184-195二、日常生活中的性别关系195-205三、女童教育问题的症结205-208第八章结论与思考208-220一、乡村少数民族儿童的两种生活208-210二、学校生活对乡村少数民族儿童的文化意义210-212三、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学校教育的博弈212-215四、思考215-220参考文献220-227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227-229后记229-23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