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公共品供给中政府行为探讨

更新时间:2024-03-04 点赞:28677 浏览:13228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公共品按地域和受益范围可分为全国性公共品和地方公共品。在现实生活中,公共品多为地方公共品。1998年中国建立起了公共财政框架,明确地方公共品的供给应由地方政府承担起来,以便更有效率地为所在地区的居民服务。由于中国现行财政分权制度存在不公道的地方,地方政府承担了过多的支出任务而无法有效行使其提供地方公共品的职能。与此同时,在政治集中的政绩考核体系下,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的片面追求可能使过多的资源被投入到在官员任期内能够直接带来GDP增长的领域,而地方政府作为公共品主要提供者的角色常常被忽视了。当前,一些地区公共品的缺失给政府政策的执行带来了重重困难,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困难。因此,针对我国地方公共品供给的困境,研究如何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具有很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为研究背景,运用公共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博弈论等理论,研究和分析地方公共品供给中政府的多种经济行为,初步建立起了政府行为与地方公共品供给的研究理论分析框架。在微观层面上,对地方公共品供给中的政府融资行为、规制行为以及影响政府供给效率的因素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在宏观层面上,分析中心与地方政府间、地方政府之间关系对地方公共品供给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政府间供给地方公共品的博弈模型。在实证分析方面,从多角度和多层次对我国地方公共品供给现状进行了考察,分析地方公共品供给低效率的制度原因,探讨在我国的具体国情下如何提高地方公共品的供给效率,并思考怎样的政府行为才有利于地方公共品的供给。在研究中主要围绕着以下几个问题而展开:(1)作为地方公共品供给的主体,我国地方政府的目标函数和行为约束;(2)我国中心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对地方公共品供给的影响;(3)我国地方公共品供给中政府行为的具体表现,及影响政府行为的制度因素;(4)地方公共品供给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分析;(5)探索我国地方公共品供给的多元途径与政府责任,以缓解地方公共品供需矛盾,为地方政府提高公共品供给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全文共分为七章,结构安排具体如下:第一章,为导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并对论文的研究思路框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主要的创新点进行了说明。第二章,对地方公共品的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的归纳总结,探讨进一步研究的切入点。本章首先回顾了地方公共品的理论文献,并进行扼要的评述。接着通过界定地方公共品的有关概念,包括受益范围与地方公共品的特征、地方公共品的拥挤性及均衡条件等。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地方公共品的有效供给主体是地方政府,探讨了地方公共品的有效供给理论,主要是“俱乐部理论”和蒂布特“用脚”理论,回答了这样两个问题:一是地方政府为提供有效地方公共品的最佳规模;二是地方政府有效提供地方公共品的方式。第三章,从微观层面分析地方公共品供给中的政府行为理论。提供地方公共品在地方政府行为范围和职责中居主导地位,因而政府行为成为影响地方公共品供给的主要因素。本部分在微观层面上分析地方政府在公共品供给中具体的融资行为、规制行为以及影响政府供给效率的因素,对地方公共品供给中的政府经济行为进行细化研究,把握影响地方公共品供给的主要因素。根据地方公共品供给主体的不同,融资方式重要有直接筹资和间接融资两种,这两种融资的方式各有利弊。地方性公共品中的地方基础设施,如城市交通、能源、燃气管道、邮政电信等多为自然垄断的公用事业,政府的规制行为必然会影响地方公共品的供给效率。政府供给公共品的行为效率指政府配置公共资源的数量多少和质量好坏,它表现为政府在提供公共品过程中所产生的投入与产出,即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对比关系。第四章,从宏观层面分析地方公共品供给中的政府行为理论。在宏观层面,影响地方公共品供给的因素主要是来自两方面,一是中心和地方的关系,包括财政集权与分权体制、政府间的职责分工和事权划分等;二是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具有双重属性,既能促进地方公共品的供给,同时也能阻碍地方公共品供给。由于我国中心政府在财权的分配上居于主导地位,它总是采取予己有利的措施。而下级地方政府作为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为谋求自己独立的地方利益,往往采取策略性行为,从而形成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博弈。同时,由于地方政府官员之间存在政治提升|教育教学论文|上的竞争,导致地方政府之间在供给地方公共品时也存在大量的博弈行为。本章构建了相应的博弈分析模型,分析中心与地方、地方之间在地方公共品供给中的一系列博弈关系。第五章,对我国地方公共品供给现状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我国地方公共品供给现状,区域、城乡分布的差异及特点,以及政府在其中的行为表现,以为|教育论文网|地方公共品供给的水平取决于两个变量,一是制度安排;二是经济能力。就制度安排而言,目前我国的政府转型滞后,没有实现从经济管理向社会管理的转型,与此相对应,·财政仍然是建设性财政,没有完全实现向公共财政的转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公共品的有效供给。此外,我国现行的财政分权制度、转移支付制度、干部考核制度及地方公共品供给机制等方面的不完善,也会造成地方政府供给公共品行为出现偏差。本章通过地方公共品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得出地方公共品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的结论。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支出,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第六章,研究政府行为转变与地方公共品有效供给的关系。本章首先探讨在地方治理理论影响下国外地方政府目标与行为模式的转向,总结国外地方公共品多元供给的经验与启示。这些对我国地方政府探索公共品的多元化供给途径有一定鉴戒作用。目前,我国地方公共品主要采取的还是政府提供模式,市场和非营利部分提供所占的比重还很小,造成地方公共品供给中的垄断,地方公共品供给中效率低下较为明显。改变公共品的生产过多依靠于政府财政的局面,;既可以满足国民对公共品的需求,又可以提高公共品的生产供给机构的运行效率。由于地方公共品的多元供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存在着一定的制度约束和一系列潜在的风险,需要相应完善的制度来保证。因此,如何转变政府职能,调整政府投资范围,协调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共同构筑以利于地方公共品供给的社会投资体系就显得日益迫切。第七章,是结论、政策建议与进一步研究方向。本章对以上各章涉及的我国地方公共品供给中的政府行为表现、影响政府行为的制度因素、地方公共品供给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中国地方公共品供给的多元途径与政府责任等进行总结,并对规范地方公共品供给的政府行为提出了对策建议,并对本文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说明。本论文在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创新之处:1.在研究视角上,从分析政府行为来研究地方公共品的供给问题。探讨中国地方政府与政府之间的制度安排与环境特点对地方公共品供给的影响,剖析影响地方公共品供给的制度原因,探求地方公共品供给的政府行为机理。这种研究视角,目前国内涉足的人未几。它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探索政府职能的要求,也和当前统筹区域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相吻合。在理论研究中,从微观层面、宏观层面二方面构建政府行为对地方公共品供给影响的分析框架,对形成科学的、适合中国特色的地方公共品供给理论研究体系有抛砖引玉之用。2.提出地方政府行为规范化是保证地方公共品有效供给的必要条件。地方政府行为可以影响到区域内资源和要素的空间流向,假如狭隘的地方利益膨胀,会使市场信号发生扭曲,误导资源和要素的空间流向,进而影响地方公共品的供给。中国东、西部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截然不同,导致东西部地区公共品供给绩效存在巨大差距,公共品供给的地区差距可以成为解释中国地区差距的一个视角。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有利于地方公共品的供给,而地方政府行为的规范,必须建立在事权与财权的法律性划分上。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利益的代表与作为中心政府人的角色之间,必须达到新的均衡。3.为解决地方公共品供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论文在鉴戒西方发达国家地方政府治理理论和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中国地方政府应当将公共品的生产和服务区分开来,‘按照效率与公平的原则,动态地选择最优的提供者。同时,地方政府应致力于公共品的生产、监视和提供,积极培育非政府组织,实现地方治理的网络化,促进财政资金的效率提高和公共部分的精简,从而促使地方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这有利于地方政府探索公共品供给的多元化路径,完善了公共品的供给理论。【关键词】:地方公共品供给政府行为财政分权地方治理
【论文提纲】:摘要4-8Abstract8-151.导论15-311.1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15-191.1.1问题的提出15-181.1.2选题意义18-191.2本文的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19-241.2.1结构框架和主要内容19-221.2.2研究方法22-241.3对文中几个概念的说明24-291.3.1公共品及其供给24-251.3.2地方公共品的界定25-261.3.3政府、地方政府与政府行为26-291.4本文的创新之处29-312.地方公共品供给的经济学分析31-582.1地方公共品及其相关研究的理论回顾31-402.1.1国内外对地方公共品的研究31-382.1.2扼要的评论38-402.2地方公共品的相关概念40-472.2.1公共品的分类与受益范围40-432.2.2地方公共品的特征43-452.2.3地方公共品的拥挤性45-462.2.4地方公共品的均衡条件46-472.3地方公共品的有效供给理论47-562.3.1地方公共品有效供给主体的确立47-502.3.2地方辖区最佳规模与"俱乐部理论"50-532.3.3蒂布特的"以脚理论"53-562.4小结56-583.地方公共品供给中的政府行为理论:微观层面58-863.1地方公共品供给中政府的融资行为分析59-673.1.1地方公共品供给中的直接融资59-633.1.2地方公共品供给中的间接融资63-673.2地方公共品供给中政府的规制行为分析67-753.2.1政府规制及其目标68-703.2.2政府规制的方式70-723.2.3规制失灵与放松规制72-753.3政府地方公共品供给效率分析75-843.3.1影响政府效率的理论假说75-793.3.2政府效率评价的方法与实践79-843.4小结84-864.地方公共品供给中的政府行为理论:宏观层面86-1124.1中心与地方政府关系对地方公共品供给的影响86-934.1.1财政集权与财政分权87-894.1.2政府间职责分工和事权划分89-934.2地方政府间竞争对公共品供给的双重效应93-984.2.1竞争对地方公共品供给的积极作用94-964.2.2竞争对地方公共品供给的消极作用96-984.3我国地方公共品供给中政府行为的理论分析98-1104.3.1地方政府的目标函数与行为约束98-1014.3.2中心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委托—模型关系分析101-1044.3.3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分析104-1104.4小结110-1125.我国地方公共品供给及政府行为的实证研究112-1445.1地方公共品供给的现状分析112-1305.1.1总量分析112-1165.1.2结构分析116-1255.1.3地方公共品供给中政府行为表现125-1305.2地方公共品供给中影响政府行为的制度因素分析130-1385.2.1财政分权制度130-1345.2.2转移支付制度134-1365.2.3干部考核制度136-1375.2.4地方公共品供给机制137-1385.3地方公共品供给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138-1425.3.1指标选择与数据说明138-1395.3.2计量模型及检验结果139-1425.4小结142-1446.政府行为转变与地方公共品有效供给的研究144-1696.1国外地方公共品供给的发展趋势144-1526.1.1地方治理理论与政府行为的转变144-1466.1.2国外地方公共品供给的方式146-1516.1.3国外地方公共品供给的经验与启示151-1526.2我国政府转型与地方公共品多元供给的实践152-1596.2.1我国政府转型与地方公共品多元供给的现实条件153-1556.2.2我国地方公共品多元供给的实践155-1596.3我国地方公共品多元供给的制度约束和可能风险159-1676.3.1地方公共品多元供给的制度约束159-1616.3.2地方公共品多元供给的可能风险161-1646.3.3地方公共品多元供给与政府责任164-1676.4小结167-1697.结论、建议与展望169-1807.1结论169-1727.2政策建议172-1787.2.1完善现行财政分权制度172-1747.2.2规范地方政府行为174-1767.2.3健全地方公共品的供给机制176-1787.3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78-180参考文献180-189后记189-190致谢190-191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191-19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