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型缺水地区节水型社会评价系统与激励机制探讨

更新时间:2024-01-23 点赞:7748 浏览:2463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日益严重的缺水问题导致的水危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节水型社会建设因此成为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丰水地区,水资源量固然相对丰富,但水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成为“水质型缺水地区”。研究和探讨水质型缺水地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理论、方法和实践,以达到既符合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决策,又充分体现区域水资源特点的目标,是一个重要意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论文以“水质型缺水地区如何建设节水型社会”为主线,在分析水质型缺水地区节水型社会的内涵、特征和发展阶段的基础上,从产业用水、社会用水和水生态足迹三个水资源利用和节约用水层次,从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计划管理机制、市场引导机制和公众介入机制三个用水和节水主体激励机制方面,采用系统学、经济学和环境学等学科交叉视角,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探讨和提出了水质型缺水地区节水型社会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并以上海地区为例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实证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果包括:(1)分析了水质型缺水地区节水型社会的基本内涵、特征、发展阶段。在分析比较国内外节水型社会论点论述的基础上,将水质型缺水地区节水型社会的基本内涵定义为:在多利益方共同介入下,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优化水资源配置,完善市场机制,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介入的节水机制,实现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变革,符合区域生态完整性,以达到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而提出了水质型缺水地区节水型社会具有差异性、动态性、阈值性、针对性以及可控性等基本特征,并依据Logistic模型,将水质型缺水地区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划分为强制发展阶段、自律式发展阶段和自觉发展阶段。(2)初步提出了水质型缺水地区节水型社会评价体系。从“产业用水和水生态足迹”的水资源利用和节约用水层次,分别构建了“基于产业用水协调的节水型社会评价系统”和“基于水生态足迹的节水型社会评价系统”:①提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原则、面向适应性管理的实施原则、多利益方共同介入的介入原则等评价原则以及可持续性、系统整体性、动态适应性以及多方介入性等节水管理原则。②设计基于资料收集与目标设定、系统分析与框架设计、现状调查和综合分析、管理对策和优化措施等4个环节的评价基本程序。③以水生态足迹为纽带,在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节水型社会建设进行结构分析;给出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并应用模糊综合指数模型确定其评价方法。④从目标集成和程序集成二维视角探讨节水型社会评价在节水管理中的应用。(3)从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计划管理机制、市场引导机制和公众介入机制三个用水和节水主体激励机制方面,相应初步构建了产业需水定额机制、水价机制和公众介入机制。①在分析产业用水现状问题的基础上,尝试性给出产业最小需水定额。②在分析目前水资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产业和生活水资源模型。③从公众介入操纵层面对问卷调查中公众的范围、选取、调查问卷的形式和内容、调查结果的对策研究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4)以作为水质型缺水地区的上海地区为实证区域,尝试性将本文构建的水质型缺水地区的节水型社会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开展节水型社会评价的应用研究论文以上海地区2005年节水情况为评价对象,尝试利用评价方法和基本程序,结合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资料及水资源、节水数据,对上海地区节水状况进行定量化评价。评估结果表明,上海地区产业用水系统基本有序,发展比较协调,其用水综合效益较大,但间隔最优状态尚有潜力可挖;其中,农业用水子系统的发展较为欠缺,在未来用水规划中应予以重视;节水型社会综合水平处于低级阶段。其中,生态环境子系统与水资源子系统发展不协调,反映了该地区的水质型缺水问题;在分析未来年的猜测指标值与国际先进性水平的差距的基础上,探讨影响各节水指标的主要驱动力因子,找出上海节水体制存在的问题。(5)从计划管理调控机制、市场引导机制和公众介入机制等方面构建的节水型社会建设激励机制,尝试给出上海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相关方案:①论文以上海2004年纺织行业为例,应用论文构建的模型测算该行业需水定额。②以上海产业和生活用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水价模型进行计算,测算得上海地区产业水价和生活门路水价。并通过对产业和生活水价的情景分析,以为|教育论文网|通过建立公道的产业和生活水价体系有利于进一步推行上海地区节水型社会的建设。③以上海地区节水型社区公众调查为例,结果显示居民家庭用水较为浪费,节水意识与相关措施有待加强。而强化供水管网监控管理、普及节水用具、研发废水资源化的措施、加大政策节水力度和加强宣传教育等是小区节水的有效措施。④基于上海地区节水型社会系统的重点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设定上海地区水污染控制和节水管理对策主要包括:水体环境修复(如水质修复等)、污染控制管理、水资源节约管理和节水技术开发等部分。【关键词】:水质型缺水节水型社会评价体系激励机制上海地区
【论文提纲】:摘要6-8ABSTRACT8-16第1章绪论16-391.1研究背景与意义16-171.2本领域研究综述17-361.2.1节水和节水型社会的基本概念17-201.2.2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20-221.2.3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评价方法22-251.2.4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要机制25-351.2.5水质型缺水地区的节水研究351.2.6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35-361.3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36-391.3.1研究目的361.3.2研究内容36-371.3.3技术路线37-39第2章水质型缺水地区节水型社会内涵与特征39-502.1水质型缺水地区节水型社会的基本内涵39-422.1.1节水的内涵39-402.1.2节水型社会的内涵40-412.1.3水质型缺水地区节水型社会的构成要素41-422.2水质型缺水地区节水型社会的基本特征42-442.2.1水资源系统的基本特征42-432.2.2节水型社会系统的基本特征43-442.3水质型缺水地区节水型社会的发展阶段44-482.3.1区域水资源利用水平发展的数学表达44-472.3.2节水型社会的发展阶段分析47-482.4本章小结48-50第3章水质型缺水地区节水型社会评价体系50-923.1基于产业用水协调的水质型缺水地区节水型社会评价50-593.1.1产业用水系统协调性分析50-533.1.2基于产业用水协调的节水型社会评价模型53-593.2基于水生态足迹的水质型缺水地区节水型社会评价59-903.2.1节水型社会的水生态足迹分析59-653.2.2基于水生态足迹分析的节水型社会评价65-903.3本章小结90-92第4章水质型缺水地区节水型社会激励机制92-1174.1基于计划管理的激励机制——以产业需水定额为例93-974.1.1产业需水定额及其激励作用934.1.2产业最小需水定额的提出及其编制原则93-944.1.3产业最小需水定额的计算模型94-974.2基于市场引导的激励机制——以水价机制为例97-1144.2.1水价机制的激励作用97-994.2.2产业水资源确定方法研究99-1084.2.3门路式生活水价确定方法研究108-1144.3基于公众介入的激励机制——以公众意愿调查为例114-1164.3.1节水公众介入机制的内容与激励作用1144.3.2节水公众调查的范围与公众的选取1144.3.3节水公众调查的设计114-1154.3.4节水公众调查结果的分析115-1164.4本章小结116-117第5章实证研究:上海地区节水型社会评价与建设117-1625.1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117-1235.1.1区域水资源概况117-1185.1.2区域用水概况118-1235.2区域节水型社会综合评价123-1385.2.1产业用水协调评价123-1265.2.2有效水足迹评价126-1335.2.3节水型社会评价133-1385.3区域节水型社会的激励机制138-1565.3.1用水(需水)定额机制——产业最小需水定额的制定138-1395.3.2水资源机制——产业与生活水价的确定139-1495.3.3节水公众介入机制——节水型社区建设公众调查149-1565.4区域节水型社会管理对策156-1605.4.1节水型社会管理框架156-1575.4.2节水型社会管理策略157-1605.5本章小结160-162第6章结论与展望162-1666.1研究结论162-1646.2展望164-166参考文献166-178致谢178-179个人简历在读期间科研工作及学术成果179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