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心教育

更新时间:2024-03-31 点赞:6250 浏览:2106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小学语文是语言的学科,夸大与学生的交流,教师的语言、表情、动作在传授知识、讲解课文时,由于教材本身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进行选材和编排,及现代教育是双边活动的要求,因而具有了本能的亲和力,所以,语文教师应因势利导,在课堂课外,通过有声语言和形体语言向学生传递爱。小学生的心灵是敏感的,他能迅速发现老师对他的爱,获得一种父母般的认同感,由此产生发自内心的安全感,消除对外界的恐惧、敌意或破坏欲。
【关键词】小学语文;师生交流;因势利导;爱心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8-0125-01
语文教学内涵丰富,以人为本贯串始终,语文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教师完全可以在讲课时针对性的以事喻理,以情动人。在小学语文活动中体现出对不足儿童的偏爱,打开学生心扉,终极发现不足实质。教育本身就是一项“爱”的事业,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爱祖国、爱职业、爱学生。有了爱,师生才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以教师的真诚换取学生的信任,以教师的爱心换取学生的尊重。一个人民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尤其是我们小学教师更应该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儿女,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认真地教育好他们。
小学语文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一种双向交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总体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至教师的穿着打扮,情趣爱好无不影响着每个学生。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而现在的孩子模仿能力特别强,所以教师的言传身教显得更为重要。语文教师假如具有顽强的意志、开拓进取的革新教学论文能力、乐观自信的上进心、宽以待人的包容心等健康的心理品质;具有人本思想、开放的大语文观、终身学习等先进的教育观念;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过硬的教学本领、扎实的语文功底等学习品质,就一定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并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榜样的气力是无穷的。教师要常带微笑,微笑是友好的表示,是爱的体现。教师的微笑,是一盏灯,驱散学生尚还羞涩的情绪,温暖学生还不够坚定的脚步。表扬和鼓励是促人奋进的催化剂,教师要看到学生的优点,哪怕是一个微小的进步,教师都应及时赐与表扬与鼓励,让学生感到“我能行”,品尝到成功的滋味,学生也会把尝试着把掌声带给身边的同学、朋友,把鼓励带给自己的亲人。
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热爱学生、善待学生,与学生进行心的交流,学生才会听以老师的引导,才会主动而积极的学习,也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去。陶行知先生说:“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亲情,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都是学生作文的重点,而这些都必须以生活中来,以亲身的观察和体验中来。一篇成功的作文不是文字的无效堆积,而应是饱含了作文者情感的真诚倾诉。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尽量选择一些学生情感轻易流露,轻易激起其情感共鸣的命题,要广开生活之源,深掘精神隧道,使学生能够做到关注生活,有感而发。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把生活看成七色阳光,即便是同学中间的冲突、矛盾、误会、争吵都可以看成是生活中的一朵朵小浪花,一种生活的乐趣,这些都是自己思索写作的好题材,而不能把它当作是一种烦恼,一种包袱。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中体现自我,尽情地抒发自我情感,叙述亲身经历,描绘内心世界。每一篇作文都可以成为师生沟通的载体,一行行、一段段文字无处不隐含着孩子的思想、灵魂,我们教师若能设身处地的体验学生的思想感情,经常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去思索、去体验,了解学生对某一不足、某种事情的看法和态度,和学生取得共同语言,然后根据学生的心理水平,及时采取谈心、沟通等方式,在矫正学生的一些错误观点同时,也让学生以感悟中学会包容、奉献、关爱……作文教学是触及学生心灵的综合练习,写作过程在逐步锻炼学生的思想同时,也在推动教学论文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因此,通过作文练习,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写出对人崇敬喜爱之情,写出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我们对孩子的爱心教育可以以细小的事情做起,让孩子在他熟悉、亲近的环境中开始受到启发,带孩子去大自然,引导他们去亲近四周的一草一木,去关注大自然中的每一个生命,看看花儿在什么时候开放,听听鸟儿是怎样鸣叫的,鼓励孩子给花浇水,给动物喂食……由于孩子与动植物有自然的亲近感,这样的爱心教育就更为自然、更为有效。孩子在这样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学会关心和爱护别人。如让同学们自己亲身去查找资料,了解我国的珍稀动物。当他们得知动物们也具有母性时,都纷纷对他们产生了喜爱之情,并利用班会、黑板报及学校的广播站等宣传阵地号召全校学生都来关爱小动物,特别针对现在人们吃青蛙泛滥这一现象,告诉同学们青蛙是益虫,不仅自己不能吃,还要告诫自己的亲人朋友及身边所有的人都不能伤害青蛙。
小学语文课文里有一个琳琅满目的爱的世界,便于语文教师引导学生用爱的心灵去感受世界,感受身边的事物。那么,如何在语文课中渗透爱?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小公主”、“小天子”,过多的溺爱与纵容使他们变得目中无人,但他们并非不肯付出,只是不知如何付出罢了。这就要求教师要留意启发引导,让他们学会关心学会爱。培养学生的爱心,首先,师爱是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的有效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假如教师在教学策略、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方面能够留意并挖掘情感效应,尽可能把学生的学习与成功,进步等愉快的心情联系起来,人们常说:“爱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而爱心的体现有诸多方面,宽容就是爱心的一种体现。古今中外,成大事者莫不胸襟开阔,气度恢宏,所谓“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用爱心,面对生活的人,失去的只是自己的烦恼,赢得的则是整个世界。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熟悉规律,需要宽容。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
总之,爱心传递是一种信息,诚然对学生的爱是有原则的,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当好“人类灵魂的工程
师”,一腔热血爱教育、爱学生,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哺育新人,愿为人之梯,“甘为孺子牛”,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