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更新时间:2024-04-04 点赞:3863 浏览:1023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关键词]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文献编码]doff:10.3969/j.issn.0450-9889(B).201

1.08.022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学成了教师“一言堂”的单边活动,学生很少有介入的机会,于是缺乏听课兴趣,课堂自然也就高效不起来。而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涉及语文教学的很多环节,在此,笔者想以备课和教学两个环节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备课是条件

人们常说:“成功来自充分的准备。”只有备课充分了,教师上课才会显得更自信,运用教材才会显得更游刃有余,教学质量才会显得更好。备课时语文教师不妨做到“四定”,即定向、定量、定时和定法。
1.定向。就是定好教学的方向,定好每篇课文的三维教学目标,并确定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定量。就是每节课需要完成哪几个教学目标,每个教学目标需要讲到什么程度。

3.定时。就是每篇课文需要几课时完成,每个教学目标或教学环节需要多少时间完成。

4.定法。就是完成每个教学目标或教学环节需要使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

一般来说,精讲课文需要确定的教学目标比较多,课时比较长,教学策略比较多样。而自读课文则只需要确定一两个教学目标,用一两个课时来完成就可以了。比如《音乐巨人贝多芬》这篇自读课文,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字词外,只要再确定“感受课文中出色的肖像描写,学习以肖像描写中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采的写作策略”这个教学目标就够了。教学时,教师可以围绕“人物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这个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用一段话来描写班上一位同学的肖像,并要尽可能体现出这位同学的生活遭遇、个性特点和精神风采,最后让大家来猜一猜描写的是哪位同学。这样的教学设计避免了主次不分的面面俱到,突出了教学目标和重点,既节约了课时,又激发了学生介入教学活动的兴趣,以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教学是关键

备课再充分,教案设计得再好,假如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行,也没法构建高效课堂,更无法提高教学质量。要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教师应处理好以下一些联系:
1.教与学。首先,要熟悉到教与学实在是教学的两个方面,包含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不能成为教师单边的“一言堂”,而应该是教师与学生进行的双边活动,体现出师生的互动性。其次,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联系。新型的师生联系夸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为学生服务。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介入者、体验者和展示者,而教师也是教学的介入者,同时还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评价者。在传统课堂里,学天生了演员,而教师则成了导演。
2.学与练。教是为了能学,学是为了能练,练是为了能检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教师应该结合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比如一节作文练习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几种常用的作文开头的策略,教学内容完成后,教师不妨布置一两个作文题,要求学生使用某一种作文开头的策略来练一练。当然,课堂里的练应该形式多样。比如,为了让学生能理解某篇小说人物的性格,不妨让几个学生即兴表演课本剧;为了让学生能感受电影剧本中人物的心理,不妨让学生表演电影对白……总而言之,课堂里的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多样性,才能激发学生完成练习的兴趣。
3.练与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一定会竭尽所能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学生完成课堂练习之后,大都希望有机会在大家眼前展示,希望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赞扬。因此,语文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展示课堂作业成果的机会。并尽量对学生进行欣赏性的评价,以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以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评与思。对学生课堂完成的练习讲评完之后,教师应该及时进行反思。不仅要思索教学过程与策略,思索教学的得与失,还要引导学生思索学习的过程与策略,思索学习的得与失,以而让自己和学生在语文课堂里得到更多的收获。
5.思与变。思是为了求变。语文教师对教学的过程与策略、教学的得与失进行反思之后,也许会发现自己教学中有着的不足。比如某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在这个班没完成,在另外一个班教学时,就得重新调整教学过程,变化教学策略,以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变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是为了让课堂教学高效。语文教师不仅要自己经常思变善变,还要引导学生也经常思变善变。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