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实践与探讨

更新时间:2024-02-17 点赞:14864 浏览:6114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的世界是人文的、情感的、审美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注重撷取古今中外文学之精华,不论在教材内容,还是语文教学活动中都客观有着着美的因素,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鉴赏作品的能力和提升阅读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提炼文本中蕴含的美感因素,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增加学识、聪明,去努力创造诗意的人生。

一、诵读,入境感悟,品味文本语言之美

于漪老师说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讲解,旁征博引的议论、评析,眼神、手势、神往的表情,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我常顿然有所悟:这就是语文!”面对文本,我们最直观的感受并不是蕴含于其中的深刻情感与思想,而是文本语言所带来的冲击力。因此,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品读文本语言文字的美,品味其中丰富的意蕴,那是一种美的享受。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意象单纯、主题明朗、文笔清丽、语言优美、描写自然风光的出色散文。作者通过精美、传神的语言,正确、生动地描绘出了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春天美景,抒发了作者喜春、乐春、叹春的欣喜之情。
因此,教学时笔者指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以语言入手,充分入境,在朗读中感悟春的意境,感知作者的情感,品味语言的清新优美。如开头两段,在指导朗读时,让学生捉住重点词句“盼望着”、“脚步近了”、“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酡颜起来了”启始,让学生读时要留意是非错落、平仄变化、音调抑扬、节奏舒缓。然后引导学生感受一连串的排比句和“了”字的运用,去感受作者对春天的迫切希望和准备迎接春天的喜悦心情,使学生感受到文本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韵味之美。

二、披文入情,鉴赏想象,感受文本意境之美

意境就是意和境的统一,情和景的和谐,也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相交融所产生的一种艺术境界。学习语文,就要让自己沉浸到作者所描绘的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意融为一体而营造出的世界里面去,通过联想与想象,披文入情,由表及里,才能置身其中,如临其境;才能品味到文本的意境,感受作者情感;才能真正去理解文本的内涵;才能提高学生对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最脍炙人口的一首小令,诗人以精妙的构思和自然而简单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读者需借助于理解和想象,将看似孤立、静止、互不联系的景物联系起来,才能体验文本“情景妙合无垠”的意境之美,才能终极达到对作者深沉的“秋思”内容的熟悉。
教学时,引领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通过情感的串联,通过曲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九个具体可感的形象,借助意象组合,再造画面,置身其中去品味诗中有画的视觉美、情景交融的意蕴美、虚实相生的蕴藉美、韵味无穷的余味美,学生自然能揣摩出诗人灵魂深处的隐语——漂泊羁旅的游子眷念故乡的情思。

三、深度解读,走进文本,领悟文本内在之美

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掌握,以而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感受文本内在的情感意蕴。因而,教师要积极引领学生深入走进文本,开掘文本的意蕴,领悟蕴含其中的“内在之美”,产生对文本的语言美、情感美的认同和赞赏,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进而受到美的教育,以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真正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水融。
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尤其是文中描写的济南冬天山上下小雪的情景:山坡上的积雪、风儿吹动的山面、日落时的融雪等,不过是普通的景物,但作者却将其写得形神兼备、韵味无穷,让人感受到的不仅是雪的光、色、态的外在美,更感受了雪的情韵、雪的内在美。然而这其中蕴含的思想、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以及语言技艺教学论文等,必须深深地琢磨和细细地体味才能全面掌握。
因此,笔者在指导学生阅读这段文字时,注重引导学生围绕一个“妙”字,突出一个“小”字,捉住“顶”、“镶”、“露”、“暗”、“穿”、“斜”、“羞”、“太”等字眼及“日本看护妇”、“一件带水纹的花衣”、“更美的山的肌肤”等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性的词或短语,让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把事物内在的“神”描绘出,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去感受雪景中的“景语”和“情语”的联系,感悟作者对济南冬天无穷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进入角色,体验情感,欣赏文本人物之美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描写了很多人物形象,在这些人物身上往往寄托了作者美好的理想。因此,应把握住作者倾注在人物形象中的情感,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去体验,深入人物内心世界去剖析,以唤起学生感情的共鸣,引起对美的人物产生美感的激动,感知人物的心灵,领悟其精神的道德气力。
都德的《最后一课》是一篇布满爱国主义情怀的世界名篇,它以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永恒的艺术魅力征服了亿万读者。作者以儿童幼稚目光的独特视角,通过装束、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生动细腻的描写,着力塑造了韩麦尔先生这样一个典型的爱国者形象。
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互动对话中品味、感受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去想象教室外德国占领者的嘈杂声,此起彼落;教堂的钟声,报告着最后一课的最后时刻;教室内,韩麦尔先生默默不语,“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气力写下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放学了——你们走吧”,公布这最后一课的结束。通过品读和想象,学生会被这种伟大而深沉的爱国情怀所震撼,感受到人物美好的精神世界。学生们会和韩麦尔先生、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总之,在新课标理念下,语文教学离不开美育,美育的贯彻也需要语文教学,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多层次、多角度发掘文本中蕴含的美感因素,拓宽学生的审美视界,才能真正塑造出美的灵魂,陶冶出美的情操,培养出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武佩银江苏省睢宁县黄圩中学22120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