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校本课程教学策略

更新时间:2024-02-16 点赞:32974 浏览:15517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而提出的概念,是指学校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条件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是我国国家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和校本课程开发论述,“地方特点两汉文化”语文校本课程已不是传统作用上的语文课程,而是以满足学生语文学习需求为宗旨,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筛选利用地方两汉文化语文课程资源而设计构建的包含诸多语文技能和知识的“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它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实践教育理念。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纲要(试行)》指出:“革新教学论文课程实施过于夸大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练习的近况,倡导学生主动介入、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浅析和解决不足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地方特点两汉文化”语文校本课程为例,依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生情况、教师特点及规定的教学时间,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策略:

一、实践体验法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实践性的阐述,表明了语文实践的重要量。同时,要留意创设语文教育情境,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实践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学习过程中,提倡通过亲身感受、实地调查走访以及亲身体验等实践体验的方式获取知识。如在专题二“两汉文化传说故事讲述”中,可以让同学们走访民间,听长辈讲体现家乡两汉文化内容的民间故事传说,并认真记录,然后把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专题四“寻访两汉古迹景观”,要求学生实地参观汉皇陵、歌风台等古文化景观,写一篇说明文等等。其他专题学习也有很多的类似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革新教学论文意识,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二、小组合作法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能够积极推动教学论文学生才能的进展,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经常采用分组活动形式。小组成员往往对所探讨不足有不同程度的熟悉,他们的探讨内容可以互相补充。如在专题五“走进两汉历史名人”,课前要求学生搜集本地著名两汉文化人物的生平事迹资料,进行整理,并和现有历史资料进行比较阅读。针对资料搜集慢,效率低的情况,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有些学生负责搜集,有的学生负责整理,并通过竞争让学生互通有无,交流学习,增加兴致。这种策略大大增强了学生语文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

三、角色转换法

所谓角色转换,就是教师要适时转化角色,把自己唱主角的舞台让给学生,让学生体验教师角色,教师和学生都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与学生同等地探究不足,让学生大胆地表达想法和感受。当然,角色转换不仅此一方面,它更侧重于学生角色的多样转换,通过角色转换途径使学生深层次地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以而掌握自学策略,培养学生革新教学论文意识。如“两汉文化诗歌朗诵”专题,学生认真选出自己喜欢的诗歌,他们是优秀的组织者;开展“历代咏汉诗歌精选诵读”比赛,他们又是朗诵能手;“寻访两汉古迹景观”,让学生选择最喜欢的人文景观设计导游词尝试做导游;“走进两汉历史名人”,学天生为的演讲家和辩论家;“精美汉画像石感悟”,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观赏拓片的基础上,画出美妙神奇的汉画世界,成为优秀的小画家。总之,角色转换可以让学生转变传统的语文学习观念,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轻松的氛围中大胆地表达想法和感受,同时提高语文素养和能力。

四、不足探究法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发现不足、获得自主进展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不足并探讨解决不足的的策略,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进展,特别是探讨精神和创造能力的进展”。不足探讨必须以学生对学习材料的理解为条件。学习材料中的一些具体不足,应当在预习中解决,教师在教学中,要捉住专题的核心不足,尽可能使探讨循着有价值的思路展开,以达到学习目的。如“两汉文化诗歌诵读”,课前要求学生搜集相关诗歌篇目,并进行归纳整理。经过搜集整理,学生可以挑出最喜欢的诗歌来谈看法;可以选出最感兴趣的诗歌张贴于班级壁报,供其他学生点评欣赏;可以模仿诗歌自己创作;还可以让学生开展朗诵活动并畅谈自己的感受等。提出的不足应该具有挑战性,范围应较小,涉及的论述不应过深,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对学生的探究,教师不要进行过多的解释和评判,而应更多的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策略检验结论。

五、网络信息学习法

日新月异的网络信息“高速公路”已打破了语文课堂教学和语文教科书的垄断。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利用一切条件最大限度地整合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利用学校在网络、计算机等所拥有的丰富的资源条件来开展语文实践学习。每个专题学习初期都要求学生利用网络、多媒体来搜集查阅资料,并利用网络来整合所获得的信息。如专题六的“精美汉画像石鉴赏”,主要是通过网络来搜集本土汉画像石的有关资料,在利用网络搜集资料和图片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向全班展示汇报,以而加深其对汉画像石的熟悉。再如“两汉文化碑铭散文阅读”,由于散文碑铭篇幅大都较长,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文本;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图书资料来完成识字解词、配乐朗诵、交流感受以及赏析心得等活动;也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制作含字词知识、配乐朗诵、赏析笔记等几方面的优美课件向全班展示。实践证实: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学生语文实践学习中的重要策略和途径,同时,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不足的能力,也是语文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者单位:江苏省丰县低级中学(22170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