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重视拓展延伸

更新时间:2024-03-10 点赞:4119 浏览:1329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通过“拓展延伸”把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实际生活巧妙结合在一起。那么,“拓展延伸”有何对策呢?现结合我的经验略述如下。
立足课本,由此及彼,拓展阅读能力。拓展延伸是针对教材的和课堂教学而言的,离开了教材就无所谓课内外衔接,也就谈不上向课外延伸。叶圣陶先生曾把教材定论为“例子”,既然是例子,语文课外延伸必须建立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那么,我们该确定什么样的延伸角度,又该向哪个方面延伸?以情节角度中延伸,可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延伸,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练习了学生的革新教学论文思维;以主题角度延伸,类似的情节,在不同作者、读者(学生)的心中,会有不同的看法;同样的,一样的主题,一样的题材,在不同作家的笔下,往往会演绎出不同的风采。此时,教师可由一点出发,指导学生搜集相同或相似题材的作品,比较浅析、讨论思索,学生会更轻易地领会每一部作品的特点。以作家角度延伸,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但一斑并不即是全豹。不妨藉此机会,乘热打铁,向学生推荐该作家的其他作品,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其风格,以文体的角度延伸教师应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注重将课外的学习资源纳入课堂。让学生超越课堂之外,跳出教材本身去搜集、阅读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料,这些对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内容的开放、课外材料的拓展,必须做到拓展延伸要立足课本。
课堂拓展应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突破“文本”的限制,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由于教材提供的文本是有限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进展终极必须超越课堂、超越文本。拓展延伸应该围绕课文的主题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任何离开课文的拓展延伸都是空中楼阁,不着边际的。教师在对课文拓展延伸时,首要的就是深挖教材、紧扣文本,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
拓展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论文,包含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认知水平、知识积累、学生能力进展水平、地区差别和特点等。做到切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适当变换内容或转变难度,使每一位学生都感到很亲切,都有话可说。每一节语文课,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教学目标,而且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因此,拓展延伸时教师应留意照顾学生个性差别,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进展区”,多设置一些难度各异的学习内容,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练习项目,以供学生自由选择,各取所需。立足课堂实际,考虑时间、场地、情景的限制。否则,再出色的拓展延伸,也不过是一种表演或作秀,比作一只“绣花枕头”恐怕并不为过。
拓展延伸要适度,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入理解和把握课文上,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设计一些拓展活动,在最值得拓展延伸的时机、地方去拓展延伸,并掌握合适的“度”,学一学见好就收,拓展切不可不着边际,伤害到语文教学的本体,以免喧宾夺主、本末倒置,让人觉得有画蛇添足之嫌,到头来却让语文课只落得个为她人作嫁衣。
笔者以为,教师要捉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拓展。比如《马说》是唐代韩愈写的一篇文言文,教学时我在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握了课文大意之后,进行了这样的拓展:学了本文,对你有什么启发?这样,既深化了学生对本文主题的理解,又让学生学有所得。捉住课文的出色语段进行拓展。比如《以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第二段描写了百草园的优美景物。这一段无论以修辞、遣词造句还是体现手法上都很出色,因此在教学本文时我就捉住这一语段进行了拓展:及时组织学生参观学校的花园及教师的菜圃,然后模仿写一段话,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堂生活,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捉住课文的关键语句进行拓展。《背影》、《家》等课文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文中很多语句所描述的内容都轻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可以捉住其中的一些语句进行拓展,鼓励学生“读出自己”,即读出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或场景,读出和自己思想感情相通的某一情节或人物形象,甚至读出自己心灵的一个时代或一段历史。
“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所以也就决定了语文的学习不一定局限于课堂,局限于学校。跳出课堂,就是学生在集体备课、讨论、讲解及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感兴趣的,值得进一步探究的不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革新教学论文能力和自学能力。课外延伸方式是多样的,我们除了提供阅读作品外,还有更多的延伸方式,只要是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较大帮助的形式我们都可以选择。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把在课堂上获得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在生活中得以拓展和延伸。
在教学中进行课外延伸的同时,更要让学生感受到延伸的妙处,懂得怎样去延伸,向哪个方向延伸,延伸的目的是什么,继之以自觉地、津津有味地向课外不断扩展,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寻觅。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一方面要激发学生向课外延伸的兴趣,一方面进行公道指导。如摘抄出断、评析佳作、记录有作用的事、主持辩论会等各种有益的活动。长此以往,积少成多,变不能为能,变少能为多能。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