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利弊

更新时间:2024-04-22 点赞:6072 浏览:2135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正确利用多媒教学,可加大有效信息接受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推动教学论文学习多向立体思维的形成;反之,则会流于时髦化,低幼化和垄断化。
【关键词】有效信息;立体思维;垄断化
利用媒体教学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其上风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加大有效信息的接受量

多媒体教学通过声像向学生头脑中输入鲜明生动的立体表象,由此传递的情思信息、语音信息清楚明了,形象具体,学生耳闻其声,目睹其形,大脑皮层形成并保持广泛的兴奋点,使之身不由己的被吸引并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大容量、高密度、强化性、多渠道的信息显示,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课堂学习的内容是有限的,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则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与课文相关的内容引入课堂,以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加大课堂的容量,将丰富的影视知识引入课堂,自然激发兴趣,并在课堂中学会欣赏,课堂与课外相互补充,相互推动教学论文,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二、推动教学论文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现代语文教学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这需要他们对生活细致的观察,但现实生活的某些场景又稍纵即逝。此时,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观察无穷的生活。例如,观看一台联欢会,要是马上要求学生写作文,可能他们就会由于印象不深而只能写出有血无肉的作文;假如利用摄像手段将晚会的场景反复在现给学生,让他们多角度的观察思索综合,那么他们定能写出令人满足的文章。
形象化的事物能直接诉诸人的感觉和感情,使人想起类似的人或生活。有些文章感情抽象复杂,扑朔迷离,学生在感受的时候感觉很困难,甚至教师费尽口舌也难以奏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遗憾。假如能将这种感情形象化,就能使学生在具体可感中眼到心知。如在记叙文中,教学离不开“情景”教学。在一般的教学中,用音乐来渲染情境,用图像来显示情境,用文字来注释情境,但这样多为局部运用,不易有机结合。而多媒体教学则声、像、文并用,打破课堂45分钟的时空界限,古今中外,上下千年,沟通展示,引发想象,化静为动,虚实结合,创设了一个崭新的语文教学审美平台。如讲授《七根火柴》,在进行背景先容时,可选用彩色故事片《万水千山》中过雪山草地的画面,配大型音乐舞蹈史诗《长征组歌》中背景音乐和诗歌朗诵,调集声、光、色等现代科技手段将其融为一体,画面上有红军将士的人物形象,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这段背景先容,使长征路途的艰难困苦及将士的崇高品质的逼真再现,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进入了学生的情感领域,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好了铺垫。

三、开辟了多向立体的思维通道

人的各种器官都具有吸收知识的功能,多媒体教学通过声音、图像、文字、颜色、光彩、视听并举,身心投入,左右脑并用,眼、手、耳、脑多方位调动,对学生思维练习更趋灵活。全面、立体、语言信息、音乐、图像创设特定情境,刺激制约教学论文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和制约教学论文抽象思维的大脑左半球同时发挥作用。情境法不欢迎枯燥的信息而夸大情感熏陶,审美体验,通过“生活显示、实物演示、音乐烘托、图画再现、语言描述、想象创造”等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心理潜力。
在文学鉴赏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展现多层次多形态的情感场,以诱导、激动、唤起学生的感情。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师生处于一个开放的互动的审美心理场,学生情绪振奋,思想解放,介入主动,他们的思维随情境向四方发射,联想与想象自由而不受羁绊,聪明的火花不断引燃,思维发散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运超过单一的教学方式。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熟悉到,不恰当的使用多媒体也会走入一些误区。
误区一:时髦化
一些教师为了展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置教学内容、目的于不顾,令多媒体“赤膊”上阵,一味的赶时髦,以录像代替讲解,以录音代替范读,以屏显代替板书,忽视了对传统教学媒体的再探讨和再利用。甚而有的教师“鄙视”传统教学手段,以为它们都已经过期,在教学中完全抛弃了黑板、粉笔,刻意追求形式的新奇,令人眼花缭乱,甚至有时教师在黑板上很轻易写出来的内容,却偏要用鼠标在电脑屏幕上“画”半天。
误区二:低幼化
高中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德能力,以提高其文学素养,语文课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目前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明显偏离这一轨道,忽视了文本语言的品味,使得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受到影响。具体体现在,未能引导学生对作品语言玩味品赏,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而是生硬的图解文字,毫无思维力度,使学生只会对“小燕子”“猪哥哥”等通俗形象如痴如狂,却不领悟“屈原”“窦娥”等文学形象的永恒魅力。讲文中所绘之景“定格”于某一图景中,使原本具有无穷魅力、无穷张力的文学语一下子萎缩了。学生再也领悟不到千姿百态、生机盎然、摇曳多姿、美不胜收的荷塘美景,再也看不到具有离合神光、婀娜多姿的娇媚柔波了。这样做,不仅剥夺了学生想象的权利,而且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学生的再创造荡然无存。
误区三:垄断化
多媒体教学图文并举、声情并茂、直观形象、优教促学,因而在教学中被广泛运用。同行评课、上级督导,也常将有无多媒体运用作为评定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这样使得多媒体在教学中畸形进展,不管材料是否合适,颠倒主次目标,一窝蜂地搞电教,使得电教满堂灌,大有一统天下之势。
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俱是有情人。语文课堂教学理当是人情味很浓的人文化课堂教学,师生间的联系是一种和谐的人性的联系。假如被凛若冰霜的“人机交往”所取代,割裂了师生间的情感纽带,使得具有永远不可替代价值的“白纸黑字”的人性化的文学教学而演变成“呆若木鸡”的垄断化的“机器”教学。因此,语文教学对多媒体的使用要慎重、公道、适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