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应以静制动

更新时间:2024-04-09 点赞:4938 浏览:1734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每接手一届新生,我总会将诸葛亮的《诫子书》全文印发给他们,让他们熟读并且背诵,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读后感。文中的“学,须静也”“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常常会成为学生交流的中心话题,而这一点也正是我让学生熟读的目的所在。由于我以为,一个求学者,必须排除杂念、抵挡外来的诱惑,保持宁静的心态,才能沉下心来钻研学问。
新一轮的课堂革新教学论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评价一堂优质课的标准是看这堂课学生讨论得是否热烈,气氛越活跃,越能说明学生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互动效果也越好。而我却不以为然。
我以为,自主学习,应是学生用各自喜欢的方式去阅读教师指定的文本,发现不足,进行质疑。在这个阶段,教师不应该给学生太多的束缚。过去的课堂是教师的“舞台”,学生只是旁观者。往往是教师讲累了,学生听傻了,效果即很不理想。由于学生根本没有走进教材,是我们强拉着他们走。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的最好的策略是先让他们“静”下来,即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我们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自己认真去读,然后平心静气地走进文本,进行自我探究、自我实践,以而感悟文本,获得自己的独特体验。只有学生有了自己的独特体验,合作才会有基础,探究才会有价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能形成一个整体,而不是被分割成孤立的三种学习方式。
现在我们的情况是:课堂上过分注重合作学习,而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又将合作学习错误地理解为只是小组讨论,并将之视为新课堂教学的标志。我担心这样下去会形成一种浮躁的学风。我们应该清醒地熟悉到:只有在学生有了充分的自我感知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讨论才是真正有效的。自主学习应当是一堂课的核心,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应留给学生自主地去阅读思索,培养学生静心阅读,潜心感知教材的能力,进而养成探究不足的学习品质。我想这应当是新课程倡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本质所在。我觉得洋思中学的做法很值得我们鉴戒,它推行的“先学后教,当堂练习”的教学方式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先学”,是在课堂上,老师用三言两语迅速地揭示题目和出示“学习目标”后,就让学生按照“自学指导”的要求进行第一次“考试”——对“自学探究题”进行自我探究、自我实践、自主学习。“后教”是在“先学”的基础上,学生对第一次“考试”中碰到的不能理解或理解不透的不足进行第二次“考试”——相互探究、相互学习,以达到互动双赢的目的。这种“动”是以“静”为基础的,是“静”制造的“动”,我想这应该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目前,高中全面实施新课程革新教学论文,初中的课堂教学革新教学论文也将进一步得到深化。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以自主学习为核心。教师想方想法创设让学生自主研读,勤奋思索的氛围,使他们的学习信心得到增强,学习得到满足,以而使师生都能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盛田家炳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