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自主学习方式探讨

更新时间:2024-03-17 点赞:29069 浏览:1332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本着“让学生自读、自悟、自议、自得”的原则,探讨出一个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方式,可以概括为“初读感知——提出不足——合作交流——反馈归纳”。
1.初读感知:在阅读教学的首要环节,也是准备环节中。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生读准字音了解大概内容后,便会积极主动地带着不足探讨知识。在此,教师不做任何提示,或者帮助温习一下旧知,加深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保证下一步活动的顺利进行。当然,由于小学生初读感知的能力不够强,可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2.提出不足:学生在自己初步预习的基础上,掌握了部分知识,但还有一部分不知其所以然的不足会被学生五花八门的提出来,甚至是教师意想不到的不足。例如《吃墨水》一课,为什么用“吃”墨水而不用“喝”墨水或“蘸”墨水?《蛇与庄稼》一课中,为什么放蛇去捉田鼠而不放猫?大水过后,田鼠和蛇为什么没有被淹死?《补丁》一课中最后一段“说,国家还很穷……”的后面为什么不加冒号、双引号?《坐井观天》中的青蛙为什么会在井底?《昨天这是一座村庄》一课中提出作者为什么用昨天而不用过去……面对这些稚嫩而又颇有潜力的不足,教师应有耐心,不要否定学生的不足,和学生共同确定几个主要不足,分清主次,留意课文的前后联系,然后着重展开讨论,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3.合作交流:这一环节主要是教师借助各种手段指点学生进行交流、思索、发表意见的时间。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与鼓舞下,会激起好奇心与成功欲,被动地接受就会变成主动地探求。在这一环节引导学生主要汇报: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哪些不懂的不足,请同学帮你解答。在这个过程中,采用自由交谈、主动发言、教师协调配合的方式进行,对学生的意见,教师除指出语病外,暂不发表意见,学生不用举手,大胆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手、脑、眼、口全部放开,让思维纵横驰骋,培养学生发现不足、提出不足、独立解决不足的意识和习惯。凡是学生通过独立思索、合作互助能够自我解决的不足,教师一般不要替代;而当学生经过思索、合作、讨论、交流后仍处于困惑之中,教师再给予必要的提示和讲解。同时鼓励学生摘记出色章节、词句,培养学生的词汇积累能力与自学能力。经过交流与汇报,学生已对教学内容基本掌握,此时,教师再帮助他们梳理思路,并对有争议的不足重点讲解,以而使学生及时地将整篇课文融汇贯通。
4.反馈归纳:在教学过程的小结处,教师要根据实际启发学生举一反三,揭示主题,培养学生的思索能力。不要机械重复,只要高度概括,这一环节也可留给学生来完成,给学生革新教学论文的空间和余地。要让学生在总结过程中,感悟乐趣、激发热情、发挥想象,形成认知结构。如在教学《坐井观天》一课的总结中,教师总结出:看不足要全面,眼光要放得远,才能把事情本来的面目看清楚,不要像青蛙那样目光短浅,固执己见,不听劝告。没想到,此时的一各学生站起来反驳了老师:老师,我不完全同意你的意见,我以为青蛙有值得人学习的一面,它不听小鸟的话,也正说明了青蛙不盲目相信别人;它对自己的眼睛自信不疑,这也说明它能坚定态度。学生的一番话使老师灵机一动,老师虚心地接受了他的意见,并表扬了他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盲以别人的精神。教师又问:青蛙唯有亲身到井外看一看,才能知道天究竟有多大,请大家想象一下,假如青蛙跳出来后,它会看到什么?这个题目对学生的吸引力太大了,有的说青蛙看到了美景,有的说看到了电脑、高科技、激光、机器人、高楼大厦、波涛汹涌的大海、美丽的珊瑚,更看到了广阔无垠的蓝天……在神奇的想象中,学生明白了固然眼见为实,但凡事还需身体力行,才不致于出错。终极一名学生用常识,点明了实在青蛙的眼睛对不动的东西来说是弱视,对动的物体才敏感,所以即使它跳出井外,也不见得能看到那么多的东西。尽管这样,教师不失时机地为学生铺设的求异路径,却练习了学生多角度、灵活地观察、浅析不足的能力,推动教学论文了革新教学论文思维的进展。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