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语文教学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

更新时间:2024-02-16 点赞:11658 浏览:4699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是生活的缩影与升华。最好的教育是以生活中学习,以经验中学习,这是杜威前辈的真知灼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脱离了儿童的生活,本可生动活泼的语文学习变得机械、枯燥、乏味;使原本可以服务于生活的语文与世界格格不入。那么我们又如何使小学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呢?笔者以为:

一、观察:丰富生活积累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有的文本中一些人和事与学生的时空间隔有着差距,所以轻易导致学生熟悉得不够全面,甚至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偏差。也有的文本内容是学生耳熟能详的生活现象,但往往也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注重指导学生做个有心人,让他们留心生活,通过观察去熟悉生活,扩大自己的视野,以而理解文本的内涵,强化语言文字的练习,提高自身的观察和理解能力,丰富生活积累。如《小露珠》一文,固然小露珠对于学生而言司空见惯,但真正能描述的学生几乎没有,由于平时能做到认真观察的学生很少见,鉴于此,笔者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观察任务,并精心指导学生捉住露珠特点去观察。他们知道了由于有了露珠,植物才会有变化。之后,当学生接触课文时就显得如鱼得水,运筹帷幄了;再如教学《夕阳真美》一文时,夕阳西下时,笔者引导学生去观察,领略夕阳之美;《云屋子》一文,笔者指导学生雨后去观察白云的变化,了解它的万千姿态,变幻莫测。由此可见,让学生通过观察来熟悉生活,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把握。

二、情境:体验课文内容

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我们要把文本中所勾画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通过创设情境将他们沟通起来,将学生的生活库藏打开,增进对文本的理解,古人读书“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所指的就是这个境界。创设生活情境的目的,就在于使新知能较快的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达到真正的融合。如笔者在教学《小松树和大松树》一文时,最后一句“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惭愧的低下了头”,教学中笔者牢牢捉住“惭愧”一词创设这样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以表演的方式说一说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后可能会说些什么?对于这点,学生的经验并非是空缺的,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如:“大松树,对不起,我真是有眼无珠,太不尊重您了!以后我一定要像您一样,做一个谦虚的人。”“风伯伯,非常感谢您!是您让我明白了,我之所以能看得远,由于大山把我高高托起,都是大山的功劳,实在,我比大松树矮得多”……由此,师生在生活情境地创设中轻松地剖析了文本。

三、感悟:引进生活活水

在现实生活中,谁都会为那些激动人心的人、事、物、景动容。诱发情感的酵母是多姿多彩的生活,终极解读文本的钥匙还是现实的生活,它是深化体验的催化剂。因此,语文教学时只有引导学生与自己的生活积累相联系,置换角色体验文本所描绘的情境,语言文字才能在大脑中形成鲜明的具体的画面或生活情境,进而入境生情,那好似一泓清澈的活水,与作者和文本中的人物产生心灵的共振、情感的共鸣,以而加深对文本的感悟。如古诗《早春》中的“草色遥看近却无”这一句,笔者在教学时假如仅凭抽象的描述演绎,要让学生真切感悟到诗句的意境是有着很大的难度,于是笔者试着去激活、调遣学生生活中画面,努力找到解化和接纳诗句意境的同化点。笔者是这样引导的:“同学们,你们的生活中这样情境应该并不是少见,你们能具体描述一下吗?”学生陷入了沉思,之后,他们找到了类似的生活画面:“初春的田野”、“秋天的稻田”……有了这些生活的铺垫,深切领悟诗句的意境显然已经不在话下了。

四、实践:打开一片天地

社会的背景是广阔的,它为学生学习语文打开了一片天地。的确如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终极目的是学生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的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终纵目标,而实践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进入生活角色,在生活实践中培养情感。如学了《台湾的蝴蝶谷》、《鸟岛》等课文后,笔者要求让学生当一回导游,回去向家长、朋友描述那里的美景;又如笔者指导学生做一些课外社会调查、宣传等实践活动;偶然,笔者也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如参观访问,与兄弟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等。这样,上课时我们就不必多费口舌,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定会像品茶那样,愈品愈浓,愈品愈香,让人回味无穷,余音缭绕。生活就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学生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学习知识,培养情感。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地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并和谐地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真正做到语文素养的提高和思想教育双丰收,这样的语文教学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语文教学也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久隆小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