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浅谈浅谈中学化学教学语言规范化

更新时间:2024-02-29 点赞:14269 浏览:5994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跃的舞台,课堂语言则是联系教生的纽带.每一堂课的教学质量需要教学语言来支撑,这是教师专业水平和生命价值的体现,直接影响着教师对职业的感受和态度.上好一堂中学化学课,在能够贯彻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功能——传授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体验到生命的情感,感受生命的律动、价值.既然课堂如此重要,就不能忽视语言的作用.
关键词:课堂语言;示范规范;启发激励;生动趣味
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实施的主要渠道,在学生的培养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即使你能列出课堂语言的诸多实践难题,但它也是目前中学课堂教育中不可取代的一部分.因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及优秀的教材,最终都要落实到课堂上,体现在教师教学的语言和行为中.课堂语言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的教育教学改革如果没有真正触及课堂语言的规范化,那么,这种改革就不能说是彻底的.研究课堂语言的规范和化学教师专业发展是时代的要求.

一、化学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严谨简约

(一)教师语言需要注重科学性

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是教师进行知识信息的传递、反馈的过程,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是对学生个性的熏陶感化的过程,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记忆、思维等活动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教师的讲授、提问、回答,还是板书、实验、演示等都必须借助教学语言,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注重教学语言的科学性.
一方面,教学语言中的科学性是指语法是否规范,同时也杜绝出现错字、别字;另一方面,指的是语言内容需要有准确性,不出现学科知识的错误,这两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到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中学化学教师应准确无误地讲述化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剖析其中重要的字词和含义,这是化学教师的教学语言具备科学性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下列几种情况需要引起教师的注意.
第一,清楚而准确地表达易混淆的词义.易混淆词义是化学教学中的常见问题,从易混淆词在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入手,在课堂教学中应参照教学大纲,并利用网络、书籍资料等资源来帮助教师理解词义,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降低易混淆词义的误用,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在使用“组成”、“构成”、“形成”等词语的时候,不等同于日常用语的不规范用法,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告诉学生,“组成”的释义是宏观的定性,说明物质含有那种微粒那种元素或那几部分,“构成”是微观的描述分子所含原子的种类、个数和空间构型,而“形成”则是指物质的转化生成过程.
第二,对关键字、词进行重点讲解.化学概念中的关键词很重要,它能够帮助我们认清概念的本质,还有解题中的作用.当然,在化学教学中,不仅是要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还有题目中的关键词.抓住关键词,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化学语言的精确性.例如在讲解高中化学的重要反应类型和规律——氧化还原反应时,要对“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词的概念着重讲述,这才能让学生准确地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教学语言的表达应该符合语言规范,不能有基本语法上的问题.例如,“称取40g固体氯化钠后,在一小烧杯中加水溶解,电离出的离子有哪些?”“称取”和 “溶解”的主语是教师或学生,“电离”的主语是 “氯化钠”.因此,这一表达在语法上是不正确的.
第三,根据学生接受程度,表述课堂语言.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切合教学对象的特点,对于中学生,教学语言应适宜清楚明白、阐释浅显,力求通俗易懂,让教学内容被学生接受,教师也要善于调控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通过这样的方法,教学语言才能成为沟通施教者与受教者心灵的桥梁.例如在讲解氧化还原反应元素电子的得失的时候,有些学生不理解为什么一定要电子得失守恒,那么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可以这样说:“某元素得到电子,那么得到的电子从那里来?是不是我给“它”的?某元素失去电子,那么失去的电子去了哪里?是不是丢掉就算了?”通过这样反问,问的是教师自己,却让学生提高了兴趣,又加深了印象,教师也达到了教学目的,真可谓一举两得.

(二)教师语言需要强调逻辑性

在日常生活中,不仅是书面语言、口头语言,且教学语言也应具有很强逻辑性.对化学课堂的教学来说,具有强烈的逻辑思维是一位合格教师的标准,学生在学习中也会听的清楚,学的明白.
化学是一门强调要有逻辑性的学科.中学化学的内容虽然重视基础知识,其中不少内容是重视实验操作的,但内容的编排上仍体现着前后的连贯性和很强的逻辑性.为了要让学生学好化学,教师的语言一定要符合逻辑.例如,有学生学完有关物质间的化学反应规律后问教师,有关于金属活动性顺序和酸、碱、盐的溶解性的问题,而教师的回答不仅要体属活动性顺序和酸、碱、盐的溶解性的规律,并且要把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一一讲清楚,为了更好了让学生掌握和记忆,教师还可以画图来说明,这种解答有根有据、理由充足、逻辑性强.因此,化学语言表达的逻辑性要求化学教师除了要对教学安排有条不紊、层次清楚外,在指导学生解答试题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应当有理有据、安排清楚,对于学生提供思维严谨、思路清晰的典范.

二、化学教学语言应通俗易懂,极具启发性

(一)用巧妙的语言构思,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对话是一项为思考而教学的手段,教学对话的核心是有效的语言交流.例如,
巧妙的教学语言主要体现在它的形象性,包括教师表达的形象和学生思维的形象特征.对于课堂语言,不同的教师说一样的话,有的说得平铺直叙,有的则是说得绘声绘色,结果引发的效果就大相径庭.对中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则更是喜欢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解,而厌烦平铺直叙的呆板语言.要做到教学语言的生动,除必须注重教学时感情的投入外,还必须在各课时针对学生年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角度从而设计生动的教学语言.
(二)多样化的课堂设问,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源于:本科论文www.618jyw.com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要求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