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看我以目标调整看我国英语教学革新之价值取向

更新时间:2024-03-07 点赞:20361 浏览:865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我国内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调整经历了“词汇、语法、阅读”“词汇、阅读+听说写”到“实际运用语言”“综合运用语言”再到“听说能力、综合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转变过程。这一目标转向表明大学英语教学的理念已超越语言工具理性、技术理性而走向基于人文思想引领的人本教学。从国际外语教学改革形势看,日美等国以及我国港台地区大学英语或外语教学目标方向的调整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提供了参考与借鉴,即重视知识的获取和应用能力的达成,强调多元文化交际与体认,发展外语学习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基于目标调整视角,人本化、应用性、文化性实为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目标调整;价值取向

一、我国内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调整的历程

1962年,我国颁发了第一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即《英语教学大纲(试行草案)高等工业学校本科五年制各类专业适用》,对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进行了规定:“为学生今后阅读本专业英语书刊打下较扎实的语言基础”;改革开放后,随着大学英语教学形势的发展,教育部颁布了一份新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1985年,理工科用),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进行了调整,指出“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使用”,并对新大纲补充了词汇表。
“大学英语上新台阶是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适应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培养跨世纪人才,加强学科建设、完善大学英语这门课程的需要”。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深化高校英语教育课程改革,迎接新世纪对新型外语人才的需求,1994年7月和1994年12月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分别在黑龙江大庆和广西桂林召开了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研讨会,将提高大学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作为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旨归。
1996年5月,大学英语课程改革项目组成立,并启动了相关社会调查,包括社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大学生英语水平状况的评估。新一届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1996年12月)后,于1998年5月在武汉会议上推出了一份新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该大纲不仅关注大学英语词汇量的合理范畴,而且适当调整了听、说、读、写、译等具体技能方面源于:标准论文格式范例www.618jyw.com
的要求;不仅要重视英语作为语言的工具流功能,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3]。
应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大力发展和时代对外语人才发展的要求,2002年12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制定了相应的大学英语教学规划,并对知识经济、网络时代铸就的新形势下多媒体网络教学如何进行这一全新课题给予了特别的关注。2007年7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再一次进行了调整:“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3] 这些能力要求具体讲有一般、较高和更高三个层次,不同层次对其所包括听力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翻译能力以及推荐词汇量均有不同的要求。
从整个改革历程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重点”调整的基本思路是:“词汇、语法、阅读”“词汇、阅读+听说写”“实际运用语言”“综合运用语言”“听说能力、综合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教学目标“重心”转变的基本思路彰显的是其教学理念的根本转变,即从工具理性、技术理性走向基于人文思想引领的人本主义教学。

二、国外及我国港台地区外语教学目标调整的策略与借鉴

20世纪90年代后,面对当今世界变化的复杂形势,美国朝野再一次认识到国民外语教学的重要性。1993年,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和各语种外语教师协会在美国教育部和国家人文捐赠基金的支持下,成立了“全国外语教育目标课题组”,进行了三年基础调研,出版了《面向21世纪的外语教学目标》一书,并于1999年更名为《21世纪外语教学目标》,提出了“5C”的外语教育目标——Communication(交际), Cultures(文化),Connections(连贯),Comparisons(比较),Communities(社区)[4],亦即:运用外语交际、体认多元文化、贯穿其他学科、比较语言文化特性、应用于国内外多元社区。
2003年,日本政府提出了一个五年行动计划,旨在提高人们的英语交往水平和应用能力。尽管在目标预设和理念导向上有诸多不一致的地方——倡导多语言主义、国际化理解、均等教育,还是普及性教育、个性化教育[5],但该计划却让教师和当地行政机构真正地成为英语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参与者而不是政策的被动“消费者”。这一计划还对英语教学的目标进行了厘定,即 “发展学生的实际交往能力……培育学生通过外语进行积极交往的态度”[6]。
面向21世纪,中国香港在2000年提出,其教育教学改革目标的重心是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特点“在道德、智力、身体、社会技能、审美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以便他们能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愿意为社会的繁荣、进步、自由和而做出持续不断的努力,并为民族和世界的将来与安宁做出贡献”。这一教育改革的大框架(a broader framework)亦将英语、中文等其他各科及ICT等相关领域的改革目标也植入(embedded)其中,旨在“带来新的文化,发展学生自学、问题解决、信息搜寻、批判思维能力以及交往与合作学习能力”。[7]
人们对英语教学的人才培养规格随着英语交流在全球市场的发展而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国台湾教育部(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for Taiwan)发布的一份关于英语教育改革的调查表明,虽然缺乏训练有素的英语教员(the shortage of trained English teaching personnel),教材选用(the selection of textbooks)难度也加大,而且教育不同层面的学生愈加困难(the difficulty of teaching a class of heterogeneous learners),但台湾当局仍采取了有力的政策和措施调整了英语教学的目标与方法,更新了教材,促进了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等方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譬如,教学改革目标由原来发展读写技巧为重点转变为在不忽视读写技巧情况下的“强调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stress the importance of cultivating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摘自: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