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结算内地民族高校《国际结算》课程教学困境突破

更新时间:2024-03-07 点赞:10378 浏览:3683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国际结算》作为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核心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按照理论性/实务性强弱进行划分,《国际结算》无疑是该实务性课程体系中的主角,它对《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商法》大部分内容进行了深化,是最能体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务特色的课程之一。但是内地民族地区区位劣势导致身处此地的高校开展此课程存在较大困难,如何突破困境,这是站在内地民族地区高校教学一线同志必须面临的问题,基于此,笔者试图对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分析。
关键词:内地民族地区;《国际结算》;教学困境

一、《国际结算》课程的特性及与此匹配的教学方法

1、《国际结算》课程的特性分析

任何课程的教学改革离不开对该课程性质与特点尽心深入分析,只有了解该课程的特性,才能发现此课程的教学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顺利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那么《国际结算》课程的特性是什么呢?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国际结算》课程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1)超强的务实性
《国际结算》主要内容包括结算工具和结算方式两大块。结算工具主要包括汇票本票和支票,结算方式主要包括汇付、托收和信用证。从该内容看,结算工具和结算方式中的票据和信用证务实性非常强,理论色彩不明显。它们都是基于国际贸易结算的现实需要而产生的,大多来自于长期从事国际贸易实践活动的商人所发明的惯例。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信用证制度,其产生和不断修改均是基于不同时代国际经济贸易实践的需要,其本身称谓亦是冠以“统一惯例”,凸显了《国际结算》课程的超强实务性。
(2)鲜明的国际性
《国际结算》此特色是不言而喻的。国际结算活动本身是为了更加便利的解决国际贸易中的结算问题才产生的,一开始就自然而然地与生俱来地带有鲜明的国际色彩。在国际结算众多规则与惯例中,许多都是经过了来自不同国家专家学者长期不断协商谈判争论妥协的结果。一个惯例或规则可能融合了多个国家的意思,反映了多个国家的法律特色。比如《日内外统一票据法公约》就明显的凸显了大陆法系诸多国家的票据法色彩。《国际结算》鲜明的国际性使得任何一个国家在解读其中的惯例和规则是都不能从本国现有的法律制度去解读,必须具有很强的“国际背景知识”做支撑,这样才不会对国际结算中的一些惯例和规则存在误读、误解,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结算纠纷的产生。
(3)内容的庞杂与枯燥性
说《国际结算》课程内容的庞杂是说该内容涉及到该课程之外的许多“课外知识”。我们可见,在该课程中既涉及到金融方面又涉及到贸易理论与实务方面,既涉及到学生相对较熟的商科专业理论又触及到学生较为陌生的国际商事、经济方面的法律知识,及涉及到本国语言有涉及到外国语言。可见其既“庞”又“杂”。正如有些同志指出:该课程本身内容繁杂细琐,又需要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进行实际的业务操作能力.对于习惯了大多数理论课重在考察“死记硬背”的“硬功”的学生而言,该课程就显现得相对难以把握。
说《国际结算》课程的枯燥性是说因为其内容庞杂陌生,技术性强,导致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枯燥源于乏味,乏味源于陌生和技术性,通常学生在学过程中如果相关知识储备不足,稍不留神就会出现听不明白搞不清楚的情形,马上就显得不愿学。

2、与《国际结算》相匹配的教学方法评析

基于《国际结算》课程的特性,很多教学一线的同志提出了与此相应的一系列教学方法,其中比较典型的有:针对实务性提出的实验教学、案例教学,针对国际性提倡的双语教学,针对内容庞杂枯燥提到的互动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等。这些相源于:论文怎么写www.618jyw.com
应的教学方法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教学效果,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绩,笔者也尝试采用,也较有成效。但是,如果不分高校实际校情而盲目加以全盘吸收,却不见得会取得骄人的成绩。以上同志提出的教学方法有一个重大的弊端,即采取何种教学方法仅仅光从课程特性出发,以为了解了课程特性就能轻而易举地找到完美的教学方法,就能让学生“上路”。忽略了《国际结算》教学不但要从课程特性出发设计教学,同时更应该从学校实情、教师实情和学生实情出发,仅仅考虑课程本身明显有失偏颇。作为内地民族地区高校存在哪些不利于《国际结算》课程教学的实情呢,笔者以吉首大学为例,在下文进行分析。

二、内地民族地区《国际结算》课程教学困境

作为实务性较强的《国际结算》课程,有别于理论性较强的其他课程,高校所处的位置对其教学影响非常明显,具有很强的教学地域性,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决定该门教学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大气候”。笔者以吉首大学为例分析内地民族地区《国际结算》课程教学存在的困境。吉首大学位于湖南西部的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首府——吉首市,是一所典型的内地民族地区高校,其区域位置劣势使得学校开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相对艰难。在艰难中开展与地理位置不协调的《国际结算》教学存在以下困境。

1、实践实验教学平台资源缺乏

《国际结算》课程实务性要求有强有力的实践实验教学平台作支撑,纸上谈兵解决不了问题。国际结算中存在很多流程,这些流程如果能够的通过学生亲自参与,那么将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也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比如信用证制度,非常抽象,但是实务中却是由诸多具体环节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流程,涉及到开证行、议付行/通知行、申请人、受益人,如果有具体情景模拟,则可以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有切身感受。但是学校基于地理位置和自身的劣势,在实践教学方面,学校在本地几乎没有找寻到一家可以供学生见习或实习相应外贸企业,因为本地开展的外贸活动很少,外贸公司数量少的可怜。在实验教学方面,由于学校财力有限,至今尚没有建立此课程的教学实验室。两方面的缺失,使得学生平时学习只能在有限的课堂中。

2、学生相关知识储备特别是外语水平相对不高

国际结算规则与惯例可以说就是国际商事法律规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所接触的法律知识有限,不能很好地从法律规则的角度去理解,缺乏规则意识。另外国际结算中大多数规则与惯例源自于西方国家,很多原版是英语版,其中翻译成中文后较为晦涩,难以理解其中要义。所以注定《国际结算》最好采取英语教学或者中英双语教学。但是实际情况是由于所处地方系内地民族地区,有相当一部分生源来自于民族地区,不得不承认民族地区大学前阶段英语教育与其他地方存在较大差距。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大学中《国际结算》课程的英语或双语教学活动的开展。据学校双语教学教师反映,双语教学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很多又折回来回归中文教学。源于:论文写作格式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