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统筹谈语文教学统筹有效性提升

更新时间:2024-02-18 点赞:26491 浏览:12059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语文教学统筹在一个方面是高明地达成了预想的目标,另一方面目标本身需要审议,一方面教学方法效率很高,效果很好。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很成问题,甚至错误。这样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截然分开,使学生否认教学内容的理解,产生理解分歧,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语文教学统筹;有效性;提升
1002-7661(2013)04-246-01
语文教学统筹在一个方面是高明地达成了预想的目标,另一方面目标本身需要审议,一方面教学方法效率很高,效果很好。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很成问题,甚至错误。这样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截然分开,使学生否认教学内容的理解,产生理解分歧,值得我们深思。
在教学过程中设定三个目标和内容,这三个目标涉及词语学习,图表说明事物的方法以及统筹方法的活学活用,似乎有着循序渐进、由浅而深、由“死”到“活”的逻辑发展,但恰恰相反,这三个目标其实已经被肢解为互不相关的几个分叉,但让教师更感举的不是仅做判断,而是如何使被肢解的分叉重新恢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真正提升语文教学统筹的有效性。

一、词语的学习和文本的理解

教师在教学实录中,列出了“万事惧备,只欠东风”“不无裨益”两具词语作为学习目标之一,但在教学中,只安排一分钟让学生背诵课文后的注释,就算完成了这一教学目标而迅速转入下一教学内容。对些,词语的学习至少有两个词义,一个是离源于:论文摘要范文www.618jyw.com
开具体的语境的词典义,一个是在词语运用中的含义,后者往往被称为语境中的含义,脱离文本而单纯让学生背诵词典层面上的注释,学生很有可能不理解这个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甚至还把不理解误以为理解,强调词语的语境义现在已成了语文界的一种共识,也许是基于这种考虑,中学语文教材选入这一文章时,在课后的学习建议中,会出现这样的思考题:“下面三个短语在文章中都加了引号,你能说说他们的含义吗?其列出的短语,就有魏书生教学中提出的“万事俱备”等。这样的提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学生脱离语境来学习词珠含义,用意当然很好,但还是让人感到有所欠缺。问题的关键是,词珠学习从来不是单纯的词语积累问题,获得词语的特定含义,并没有完成词语学习的真正流程,仅仅完成了部分目标。把语境与词语联系起来,不仅让学生理解词语在文中意味着什么,还要反过来追问,这一词语的运用对于文本来说又意味着什么。这样,教学目标分解出的分叉才为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提供可能。

二、统筹教学中的思维方法

统筹方法的运用作为一种应用教学方法,是在现代工业产生大分工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用泡茶喝为例,有不同的安排方法,效果有“好、中、差“,凸显的不仅仅是时间问题,而是围绕着各道工序的时间,对工序的一次分类,分出了关键工序与非关键工序的差异。因为统筹方法作为一种应用教学的方法。确实在现代工业产生大分工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简单的烧水泡茶,工序并不复杂,还谈不上对统筹方法的运用,但恰恰是这个例子说明了统筹方法的原理,才使得这个“小题”能够引出“大做”来,从教学原理角度说,一切复杂的工序关系,只要可以被量化,被换算,就都可以分解成最简单的,甚至比烧泡茶还要简单的工序来,尽管一分解出的工序可能只是成千上万工序中的一个环节。就如同复杂的计算机运算最终都可以分解到1和0的简单组合,所以“小题大做”用于评议时,恰恰把意思用反了。因为用烧水泡茶的例子来说明相当复杂的工序安排原理,不是为了说明这种运用的不可能,不应该,而恰恰是说明这种“小题大做”的合理性,这样,把“小题”与“大做”绝对割裂开来,恰恰是文章所反对的。

三、知的深度与用的广度

我希望学生通过课文的阅读而达到运用的目的,所以设计了让学生自己思考在生活中运用统筹方法的实例,但按评者判断,设计这样的教学目标根本就是无法实现的天方夜谭,所以在总结这堂课学生的实际受益时,没把第三年学习内容考虑进来,理由是:统筹方法本来就是应该用于复杂工程建设和企业管理的教学方法,跟日常生活关系不大,即使作者以烧水泡茶为例,也是在说明合理安排工与统筹方法点球到了一点边,还有许多其他问题都没有涉及。以这样一点知的皮毛来达到用的广度,自然不能。
这样说,当然有一定道理 ,因为教者在教学中,包括课堂上的教学指令 ,确实证明是把统筹方法想简单了,但评者提出的观点是“把说明文的学习重点放在例子而不是说明的对象上,大方向都不对头”。这样泛泛而论当然可以,但问题是,这篇文章没有对“统筹方法”本身作为一个理论问题来展开,而是通过生活中的例子以及对例子的分析来获得对“统筹方法”一般而又笼统的了解。所以,关键不在于学生该不该举例,而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举出恰当的例子以及对例子以必要的分析。此外,除了举生活中的理例和对事例进行分析,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理解,统筹方法作为一种应用数学方法,可以抽象出一般原理事应用于问题的思考,显示出普遍的乃至超历史的意义,但作为一种特定的数学方法的产生,却有其历史性。把一切方法剥离掉社会性内容,把它作为一种纯粹的方法来看待,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自身的一种技术主义的视野的局限。而这种本质上近代社会大分工,学科分类过细过专带来的视野局限,现应在更为宏观的“统筹”的大视野中得到克服。这样的统筹大视野的确立,才是真正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题。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