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课堂兴趣教学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更新时间:2024-04-17 点赞:6188 浏览:212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小学数学课程作为一门比较抽象、逻辑性较强的学科, 它的枯燥和乏味往往令大多数小学生头疼。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孩子只有对感兴趣的事物,才会去追求、去实践、去探索。同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能有效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出色的数学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方法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走进数学,品味学数学的情趣,才会有乐此不疲的探索。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体会。

一、以情境激趣

学生的点滴进步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逐步提升的。良好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与学习兴趣。所以作为教师要多角度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体会数学的魅力,实现教学目标。如在教学“长方体面积计算”时,我创设探索性教学情境谈话:“请大家先拿出自己带来的长方摘自:毕业论文小结www.618jyw.com
体纸盒,用尺量一量你带来的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然后把测量的数据记录在练习纸上,并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填空。”学生测量数据并完成填空,分组进行组织交流。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同学们手中的纸盒,讨论一下:你打算从哪个方面来研究这些纸盒?”学生:“把这些纸盒分分类,看做这些纸盒需要多少硬纸板,这些纸盒内能装多少物品……”师:“今天我们选‘做这些纸盒需要多少硬纸板’来研究吧。”要求学生测量自己带来的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为后续探索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活动提供了具体材料,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展开自主的探索活动;让学生算一算长方体每个面的面积,为后面学生主动发现长方体表面积的简便算法做了必要的铺垫;讨论“你打算从哪些方面来研究长方体的纸盒”,如此精心创设的情境为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提供了机会,并且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

二、以过程促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到注重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趣味性。在这个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活动,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实践操作,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才可能使所有学生获得比较充分的信息和感知。数学教学中,有效的操作活动能引发学生高度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更多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他们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获取知识。比如《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练习教学时,在学生学习了梯形面积以后,我请学生用火柴棒在自制的图形板上,围出一个面积为18平方厘米的图形。同学们经过认真思考,反复操作,共围出的图形:①长方形有6×3、9×2、18×1;②平行四边形有18×1、6×3、9×2、1×18、3×6、2×9。这时有一个学生说他围出了一个三角形,面积也是18平方厘米,算式是9×4÷2。受此启发,其他学生又围出另外的三角形,如4×9÷2、18×2÷2等等。通过这样简单的操作,学生牢固地掌握了这些已学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理解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进一步悟出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本质特征:面积应是两个相关长度的乘积。
这样在操作之后,启发学生思维,使他们的操作与思维同步进行,思考与实践相结合,能有效促进活动的内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以延伸持趣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环境、教材、教师的兴趣因素外,还要延伸至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更贴近生活,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有利于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特长,符合因材施教原则。如:数学竞赛、数学故事会、数学兴趣小组、数字游戏等。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能够在更高更广的角度体验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保持学习兴趣,产生积极有效的学习效果。
总之,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将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而在这一阶段,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教师只要能够把握其心理特征,积极进行引导,就一定会让数学课堂更加精彩,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