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之美民族之美试述传承精彩中心

更新时间:2024-03-31 点赞:6272 浏览:2117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源远流长的民间文化中蕴涵着无穷的智慧。民间文化主要包括四种,即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美术和民间习俗。它指的是由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创造的、古往今来就存在于民间传统中的自发的民众通俗文化,是一种来自社会内部底层的、由平民自发创造的文化,保留了较多传统色彩的文化。幼儿教育是基础的基础,让民间文化深入到幼儿园课程资源中,倡导在幼儿课程中开发,实现发展幼儿和文化传承的双赢。
关键词:民间文化; 幼儿园; 一日活动
1006-3315(2013)07-107-002
当今社会,尤其在改革开放之后,外来的事物冲击着人们的文化生活,也冲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诚如鲁迅先生所言:“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只有把握好我国的民间文化,才能更好的吸收外来的精神财富。民间文化是民族记忆的背影。留住民族记忆的背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才有其生生不息、长远发展的可能和潜能。源远流长的民间文化中蕴涵着无穷的智慧。民间文化主要包括四种,即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美术和民间习俗。它指的是由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创造的、古往今来就存在于民间传统中的自发的民众通俗文化,是一种来自社会内部底层的、由平民自发创造的文化,保留了较多传统色彩的文化。幼儿教育是基础的基础,让民间文化深入到幼儿园课程资源中,倡导在幼儿课程中开发,实现发展幼儿和文化传承的双赢。

一、民间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有重要的地位

1.独特魅力,符合幼儿审美需要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这是来自于新《纲要》的“心声”。然而,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的民族文化素养的缺失,使幼儿对中国特有的传统民族文化知之甚少,对一些民间艺术更是一无所知。外来文化趁虚而入,占据了幼儿的生活娱乐空间,导致幼儿对外来的一些文化非常喜欢,甚至津津乐道。那么这些带有民间色彩的艺术是不是幼儿就不喜欢了呢?答案是否定的。那些有着浓厚乡土气息的聚集着民众智慧的艺术有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孩子,它具有多功能的审美、实践、娱乐价值,民间艺术还蕴涵了民众综合的智慧,能让幼儿产生丰富的构想,给幼儿以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幼儿园开展幼儿民间艺术教育是一种综合的学习过程,符合新《纲要》对幼儿发展需求的新理念,对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所以,民间艺术内容应该成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民族瑰宝,存在历史传承需要

中国民间艺术作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它既包含着丰富深刻的民族历史发展信息,也代表着民众的智慧理想。而民间艺术的生活性、审美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决定了民间艺术对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民间艺术应该成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使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世代相传,不断创新,我们必须从幼儿阶段开始重视民族文化教育,认真探讨如何利用我国特有的民间艺术文化资源,构建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民间艺术文化的课程体系,探究幼儿民间艺术活动的方法和途径,并将民间活动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之中,彰显幼儿园的课程特色。通过在幼儿园开展民间艺术活动,传承本土文化,培养孩子的民族感情。

二、民间文化在幼儿园活动中有多样性的演绎

民间文化对于幼儿的发展重要至此,作为一线教师就有责任和义务将民间文化展现在幼儿面前。幼儿在园内的活动有多种形式:集体教学活动;户外活动;课间活动;游戏活动……这些活动都是民间文化的良好载体,将民间文化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

1.将民间艺术融于日常集体教学活动之中

幼儿园课程中对于民间文化的传承从不吝啬,因此在设计上也有很多活动是关于民间文化的,如美术活动《京剧脸谱》《脸谱装饰》《新年联欢会》《中国民间剪纸》等活动,让幼儿在欣赏美术作品的的同时接受到民间文化的熏陶,并且逐渐对这些色彩对比鲜明,做工精巧的艺术品产生兴趣,从而愿意尝试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音乐欣赏更是如此,幼儿的听觉如此敏锐,他们能从音乐中感受到各地区音乐的差异,如《拔根芦柴花》,欢快的五声调式体现出了农民的喜悦;《森吉德玛》《快乐的罗嗦》有别于苏南地区的温婉,豪放热情的异域风情同样被幼儿所喜欢。幼儿在欣赏不同地区风格迥异的音乐的同时,感受到祖国疆土之大、民族之多,萌发爱国的情感。

2.将民间文化渗透于半日活动的过渡环节之中

一日活动中有许多零散的时间,如幼儿课间、饭前饭后、离园前等各环节过渡时,我们选择一些琅琅上口的儿歌,如《好孩子》《太阳》《拉大锯》;或者不受时间、场地限制的民间游戏,如“石头剪子布”、“找东西南北”等,穿插在零散时间中进行。这样不仅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过渡自然,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同时减少了排队等待时间。将民间游戏、儿歌贯穿在一日活动中,也体现了动静交替的原则。

3.将传统节日贯穿于日常教育活动之中

在幼儿园开展民间节日活动,仅仅靠幼儿园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也会根据每个节日的风俗特点,充分发挥家长资源帮助我们收集到与节日有关的信息和物质材料,中国每个民间节日都有其独特的风俗习惯,如:重阳敬老、给爷爷奶奶送礼物;如春节拜年、挂春联源于:论文封面www.618jyw.com
;元宵节吃元宵、闹花灯;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节赏月、品尝月饼及丰收的果实等,这些庆祝活动有的在白天进行,有的在晚上进行,有的是社会活动,有的则是在家中和家人共同进行的活动。因此,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使幼儿园的民间节日活动延伸到家庭与社会。让幼儿在幼儿园、家庭、社会不同的环境中,增加对节日文化全面的感知与体验,感受节日的氛围及意义。 例如,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而且饱含深切的亲情。我园每年都会举行重阳节的“同乐会”,请幼儿的爷爷奶奶来参加,祖孙同乐。活动会有多个环节,如:为爷爷奶奶唱支歌,给爷爷奶奶捶捶腿,向爷爷奶奶说句话……举行这个“同乐会”的目的就在于让幼儿体会祖辈的辛苦,养成尊敬长辈的良好品质。

三、民间文化对于幼儿能力的培养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创造力的培育

民间文化反映的是幼儿已经或正在理解的、熟悉的、感兴趣的,在其印象中最鲜明、突出、有真正感情经验的生活。通过这种渐进的刺激引导,使幼儿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模仿和想象各种社会性活动。这种模仿和想象并没有诸多的限制,可以创造性地模仿人或事,可以随心所欲地想象生活,极大地培育了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比如,幼儿在游戏时拿根棍子当马骑;在念歌谣时可以自由创编、续编;在听家长讲神话故事时把自己当主人公等。

2.智力的启蒙

通过民间文化的熏陶,在满足幼儿初步的认知需要的同时,激发了幼儿更大的求知渴望。如江苏有许多地名典故、歌谣、神话故事就是幼儿不错的文学题材,将生活常规以童谣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使幼儿在学会童谣的同时明确规则。如我们的儿歌《游戏角》:“玩游戏,不吵闹,守规则,懂礼貌,会合作,会交往……”幼儿在儿歌的吟唱中不知不觉强化了规则。民间艺术的锻炼,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表演能力。如将一些当地民歌与表演游戏相结合;也可将短小、安静、不受时间和场地限制的简便民间游戏用于幼儿的一日生活的各过渡环节中。民间美术的欣赏,可以使幼儿借助感性形象受到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如在中秋节的系列活动中,我们可以设计月饼大餐,月饼盒展销会,观察月亮形态变化等活动;知道正月里是一个热闹的月份,感受正月里喜庆的民俗氛围;在清明节来临之际,可以让幼儿做做清明团子,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习俗,带幼儿去扫墓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良好品格的养成

民间文化是非常注重亲身体验的的文化存在方式。流传至今的民间文化形式,都是经过千锤百炼寓意深刻的精品。在体验过程中,幼儿通过创造性的想象和模仿角色反复感知、体验,在潜移默化中会学到一些好品质,如团结友爱、互相合作、勇敢顽强等,在参与民间文化中通常能汲取到优秀的传统美德,如尊老爱幼、卫生整洁等。如我们从小玩到大的民间游戏《老鹰捉小鸡》中,母鸡为了不让老鹰吃掉自己的孩子,奋不顾身地保护自己的孩子,不辞辛劳的左拦右跑,从中可以折射出中华民族伟大的母爱之情,最后当小鸡的伙伴被老鹰捉走以后,又会开动源于:论文格式模板www.618jyw.com
脑筋去解救自己的同伴,体现出一种团结的氛围,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既感受到了民族精神,又乐在其中,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不仅如此,通过亲身实践民间文化尤其是民间游戏,幼儿的运动器官总是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愉悦欢快的情绪能提高肌体免疫力,在锻炼身体增进健康的同时,也积极培养幼儿乐于运动的良好性格。
实施民间艺术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和各种能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仅培养了幼儿的感受、理解、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能够陶冶幼儿情操,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和谐发展,全面提高了幼儿的素质。
参考文献:
杨景芝.《美术学科教育学》(第1版)[G]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
仇晓红.《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
[3]陶金玲.《幼儿园课程中的民族文化参照》[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5年第06期
[4]虞永平.《文化、民间艺术与幼儿园课程》[J]《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第一期
[5]李杰.《幼儿教育需体现地域文化特色》[J]《学前教育研究》:2010年第12期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