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点亮体验式教学点亮学生心灵之光

更新时间:2024-01-24 点赞:21810 浏览:9685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老师采用体验式教学,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能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并对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思品课的教学中老师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角色扮演、阅读文本、巧设游戏等方法让学生体验,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体验中得到提升。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思想品德
1006-3315(2013)08-025-002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往往会出现知情意行相脱节的现象,学生说的头头是道,而做起来却是另一套,我认为学生只是学会了知识,由于缺乏必要的体验,而使这些知识没有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心理学认为,当学生的情绪体验与所教的思想观点相一致时,就会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形成强大的力量,推动他们去相信和追求这种思想观点;相反,如果学生缺少这种体验或自己的体验与这一思想观点相矛盾时,他们就会对这一思想观点表现出冷淡和反感。所以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采用体验式教学,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体验中得到提升。经过近些年的教学实践,我将初中思想品德体验式教学归纳成这样几种方法。

一、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中体验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心理体验以达到教学的目的。由于人的体验是有限的,有些事情学生是没有体验过的,有些是学生正常生活中永远无法体验到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利用多种手段创设出必要的情境,丰富学生的体验。运用图画、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创设的情境要形象、逼真,能打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获得如见其人、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从而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了解世界。如在学习《珍爱生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这一课时,我用多媒体播放了成龙演唱的抗震歌曲《生死不离》MTV,一个个激动人心的画面,又把我们带到5.12地震的救援现场,看到废墟下伸出求生的手,学生的心灵再一次受到震撼,由衷的感到生命的可贵。接着又放了一天津青少年因痴迷网络游戏而坠楼的案例,看着他父母悲痛欲绝的镜头,学生感悟到是不珍爱生命的表现,还给我们的亲友带来无尽的哀伤。通过媒体创设的情境,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又如学习《世界文化之旅》一课(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世界各国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并配以优美动听的解说,使学生在欣赏中,犹如身临其境,乐而忘返,使学生们感受到了不同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这些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文化,把大千世界装扮成一个百花盛开的大花园。这样,使学生在愉悦中,既掌握了知识,培养了想象力,又进行了美的心灵陶冶,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有更深的体验。

二、在游戏中体验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思想品德课上开展一些游戏活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通过游戏体验使学生感悟一些道理。如在学习《合作!竞争!》(人教版八年级上)一课时,我让学生做了一个游戏,在一个大玻璃瓶内装入几个纸做的圆锥体,每个圆锥体都系在一根细线上,同学们可以通过细线把圆锥体拉出瓶外,但瓶子口较小,每次只能拉出一个。每组派出四名同学参加游戏,全部拉出圆锥体用时间最短的组获胜。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游戏结束我让他们谈参加游戏的感想,有的同学说:“我们都想快点把圆锥体拉出,大家一起拉,圆锥体却卡在瓶口出不来。”获胜的同学则总结:“我们是一个一个拉的,所以不会卡在瓶口。”我启发同学:“大家都想尽快拉出圆锥体这是在竞争,而一个个的拉这是在合作,从这个游戏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同学们有的说竞争中需要合作;有的说在竞争中合作的好力量就越强;有的说需要团队的每一个成员相互配合。所以通过游戏的体验使学生明白了更多的道理,这些道理因为游戏体验而更为深刻的印在学生的记忆中。

三、在角色扮演中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根据故事、事件的情怎么写论文www.618jyw.com
节,扮演各种社会角色,领会各种社会角色的责任,体验相应的角色的感受,练习“承担”相应角色的义务,学习承担一定社会角色所应有的态度和所需的能力。例如,学习《主动沟通健康成长》(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这一课时,我利用课本上的情景设计了这样一个心理体验活动。原文中说:“数学课上,坐在副班长小强旁边几个‘捣蛋鬼’嘀嘀咕咕说个不停,弄得大家很烦,老师再一次警告后,要求小强坐到教室后面的一个空位上,老师不停地催促小强,小强气呼呼地坐在那里就是不动,大家预感到一场冲突就要爆发……”这是学校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师生冲突。于是,我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一组体验老师的心理,此时老师是如何想的。另一组站在小强的立场上,努力思考此时小强应如何做,小组讨论后,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代表老师一方的学生说:“我让你到后面去是为了你能好好听课。”代表小强的同学则说:“你冤枉好人,我没说话为什么到后面去。我就是不去。”代表老师的同学说:“顶撞老师,把你家长叫来。”同学们哄堂大笑,因为这样的话他们经常听到。我趁机说:“老师和小强怎么做才能避免冲突加剧呢?”有的同学说小强应该为老师着想,给老师点面子,先到后面去,事后再和老师解释。也有同学说老师知道自己错了也要及时改正,还有同学说老师的批评是对我们的关心,我们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角色扮演中,学生学会了换位思考,体会到老师的批评是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我们可以通过沟通化解与老师的冲突。这种讨论、争辩,既是道德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体验的过程,既掌握与他人沟通的方法和艺术,又提高了教育实效,有重大作用。

四、在生活实践中体验

“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这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环境、生活在人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特别是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尤为突出。学会做人,主要在生活体验中实现。在学习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这一内容时,我提了两个问题:你在家是如何孝敬父母的?把你尽孝后的感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课后,我又布置了家庭作业:回家为父母剪一次指甲,做一顿饭,完成后让家长评价并签字,最后还要写出自己的心得。这样的生活体验不仅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也让学生获得体验,家长也对此类活动给予很高的评价。

五、在阅读文本中体验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一定的文本,使其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引起心灵的共振,达到认识与情感相统一。因为受阅历等限制,学生的体验是有限的,在直接体验不足的情况下,多阅读优秀文本,同样可以丰富人生的各项情感体验。语文文本是学生极其熟悉的,它是我们思想品德课宝贵的教学资源。国内知名教育学者,北师大的教育学博士肖川教授在一次讲座中就提到:语文教材是教师最好的阅读文本。语文文本有诗歌、小说、戏剧等各种题材,尽管它们不是社会现实本身,但却比社会现实更加真实、深刻、感人。我认为语文文本不仅是教师最好的阅读文本,也是学生最好的阅读文本,它能引领学生感悟人生,诠释生命,明辨是非,承担责任,学会做人,这一些都和我们思想品德课殊途同归的,所以我们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也可以有意识整合语文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链接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语文文本,来印证思想品德课中“枯燥”的观点、理论。如我在上八年级上册的《难报三春晖》时,就有意识地链接了语文课文——《孩子,我为什么打你》,作者毕淑敏从母亲的角度写出自己的爱子之情。俗话说:“儿是娘的心头肉。”哪个母亲不疼爱自己的儿女?可为了“助他们快快长大”,母亲“不得不”高高地扬起手臂——打与不打,都是爱啊!学生通过阅读体验到深深的母爱。最后让学生一起背诵孟郊的《游子吟》,学生在背诵过程中再次体验到父爱如山母爱如水。
总之,在思品课的教学中老师通过多媒体创设情景、角色扮演、阅读文本、巧设游戏等方法让学生体验,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体验中得到提升,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并对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为,只有在获取触及深层情感的学习体验中,学生才会有心灵的共鸣,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才能得到提升,学生的心灵之光才会被点亮。
参考文献:
杨四耕著.体验教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