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历史教学谈中学历史教学

更新时间:2024-02-10 点赞:3727 浏览:103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中学历史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由于其思想性、时代性强,而且又是理论性的科目,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要改变这一种状况,达到素质教育,即要牢固掌握知识,而且要达到知识、能力、觉悟的全面提高的要求,就必须端正教学思想,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突破传统知识教育的束缚,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新构筑全新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历史教学;突破;加强;推动
1002-7661(2013)01-152-01
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一旦对某一事物或活动产生了兴趣,就会以积极的情绪态度和强烈的心理渴望去认识事物或参与活动。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认为:“学生听、看和让学生动、说、做,更能增强责任心,更能激起学习动机。”在历史与社会教育中,改变“独家经营的方法,在教师的“宏观指导”下,吸引学生参与教育,将“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让他们愉快地学习,得到成功的体验。
下面,就实际教学中所做的谈几点体会:

一、突破陈旧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政治课要优化教学过程,必须改变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他们只是一个被动的受体,这样的方法不但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阻碍了学生的素质的提高。
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起师生互动,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因为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收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如果教学总是老一套,教条条、背条条,“一言堂”式的灌输,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丧失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由于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而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富有创新意识,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那种强烈的探索。

二、变“被动学”为“主动学”

1、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前提

面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重视自身思想品德修养,具有严谨执教、忠于职守、勤奋敬业、献身教育的好风尚。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坚持不懈地练好教学基本功,知识渊博,教艺精湛,善于创新,才会赢得学生的敬佩和信赖,从而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堂教学是变“被动学”为“主动学”的重要渠道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打破过去一讲到底的教学方式,采用、活泼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地进行学习。二是教学中精心设计、巧妙安排,把学生主动地参与探求知识的过程作为一条主线,结合身边实际采用“情景引入法”、“设疑引入法”,使学生产生“心求其通而未通”的体验,创设和诣、主动的教学环境,提供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始终以积极兴奋的状态参与教与学的活动。三是在教学中适当引入竞争机制,采取一题多变、一因多果的方法,启发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加强直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改革,加强直观教学,突出历史与社会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学中选用图片、挂图等手段,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运用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导入新课时,可以一些相应的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2、运用教学挂图,图文结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教学挂图,能增加学生的读图能力。源于:论文封面www.618jyw.com
3、课文插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课文插图是历史与社会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发挥课文,教学挂图、图册所不能代替的独特作用,可使学生形成生动、具体的认识。
4、运用“电化教学”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运用投影课件等一改传统教学中的单调、呆板,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推动教学改革,提高学习兴趣

1、一题多解、横向拓宽,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教学中,教师选择的题目,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引导他们多角度、多层次观察和思考问题,在广阔的范围内寻求解法,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的解法进行对比和总结,以寻求最有效的方法,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

2、一题多变,纵向延伸,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教师要控制题目的潜在功能,由浅入深地对题目进行延伸和演变,采用一题多问或一题多变的方法,使题目在形式上有一定的“梯度”,内函有一定的深度,使知识不断联系和变化。以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深化知识的效果。

3、加强联想,善于转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问题及时地发现观察和理解的角度,揭示本质联系。同时,又要合理地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和转化,沟通知识联系,拓宽思维领域,提高灵活解题能力。
所以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教学内容,掌握学生的认识状态,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兴趣因素,恰当地应用兴趣培养的方法和手段,就可以使学生持续地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