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几个小学数学教学应把握几个度

更新时间:2024-03-17 点赞:28716 浏览:13147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老师参与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讨中来,于是呼,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公开课次第展开。本文针对数学公开课上经常出现的一些形式并分析了这些形式的弊端,提出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注重形式和实质的统一,把握好教学的度即"情景创设要把握准度、适度、深度。小组合作探究要把握实效性、契机。教师点拨要把握适时度"。

1.创设情境上的度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所以我想说:

1.1 情境教学要有准度

作为教师必须认清一个事实: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生活体验,如果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一个和生活相联系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下进行学习,就可以使得学生能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体验去思考,认识新的知识,获取新的体验。如《平移和旋转》,在引入阶段,老师是这样创设情境的:用课件播放了几幅动画(图片):A、一小朋友用手在平推一扇移门;B、直升机;C升降机;D、南瓜缆车;E、升旗;教师问:哪些运动是物体笔直的运动?哪些运动是物体围着一中心点在作转圈运动?并作手势。那个老师创设的情境,正是小朋友最最熟悉最能引起学习兴趣的事物,她在生活与数学之间寻找到了一个非常恰当的联结点,学生在兴高采烈的看图的同时,已经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数学的视角,丝毫不拖泥带水,丝毫不牵强附会,它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接源于:论文开题报告www.618jyw.com
受起来是那么的自如。

1.2 情境教学要适度

在我们的评价体系中,没有情境创设、没有和生活紧密联系的课便称不上为一堂好课。为此,不少教师都要绞尽脑汁地去创设一个"情境"。环视我们的数学课堂,遍地充斥着、商品,不是从"买东西"引入,就是从"分东西"开始。这样的情境创设,刚开始时学生会觉得新鲜,也确实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时间一长,随着新鲜感的淡化,还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其产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吗?对学生的学习有没有实际上的帮助呢?所以不是什么知识、什么问题都是需要情境,有时候音乐和画面并行,有时候只需要语言就够了。比如:有位老师教四年级《四则混合运算》时,为了引出新内容,搞了很多跟课堂无关的精彩图片,到后来才发现图片中的一幅只是为了导出例题。那些又多又花哨的图片实在想不出对本课有什么促进作用。虽然说,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充满了数学问题,但很多的数学问题并不需要从生活中寻找生活原型,即使能找出生活原型,其实也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原型,数学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会解决生活问题,更重要的也是一种思维能力、思维习惯的训练。

2.合作学习,自主探索的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施行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2.1 课堂活动的实效性

在目前几乎所有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这说明教师已经在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多数合作学习仅仅停留在形式上,主观随意性很大,往往是教师一宣布讨论,学生即使没有进入状态,毫无探究,也将迅速加入学习小组,教师觉得该汇报成果了,学生即使正在进行激烈的思想交锋,正处于欲罢不能的探究状态,合作学习也必须立即停止。显然,这样的小组讨论就完全是形式的,成了教师实施新课标的装饰,学生成为所谓的教学方法的道具。
再者后进生不经思考就从优生那里得到答案,容易滋生依赖的心理,不爱动脑,等待答案的出现,使得两极分化更明显。因此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就给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帮助他们提高学习的效率。

2.2 抓好课堂活动的契机

首先,教师要吃透教材,预知学生可能提的问题,进行精心设计。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然后根据学生提出来的各种问题,把握好讨论的契机,及时导入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探讨问题,从而取得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效果。如教学《加法》请3个同学上台来表演一段场景,让学生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教师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同桌相互交流,"把你看到的与你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最后,再全班交流。让学生感知:1名同学与2名同学走到一起,把1只红纸鹤与2只蓝纸鹤放到一块儿,就是合起来的意思。其次,当学生"山穷水复疑无路"时,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他们讨论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只有学生体验了探究的全过程,才能获得他们自己的真切感受。
数学课堂的改革是时展的需要,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但这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需要把它控制在一个合适的位置,需要我们多些创造,少些模仿,让学生真正拥有一个真、实、新的数学课堂。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