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课堂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一些倡议结论

更新时间:2024-03-19 点赞:12739 浏览:4907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教学有效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应是广大一线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有效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引发学生积极思维;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数学实验,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等方法,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课堂教学;有效性
当前,对于有效教学的论述,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然而它却是课堂教学领域里永恒的话题。那么什么样的教学称得上是有效的呢?如果从初中数学学科角度来说,凡是在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为媒介,以情景与问题的实施为前提,以获得“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为基础,通过过程化目标的达成,实现预期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称得上有效教学。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现向同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创设有效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答《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的创造性思维。可见,学生的参与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之一,没有学生的参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建构和主动生成就是一句空话,有效教学就会成为一句口号。
生1:方程两边同时乘以3(x-2),得,3(5x-4)=4x+10-3(x-2)
化简得:14x=28
解得:x=2
∴x=2就原方程的根。
师:上述解题过程,是否遗漏什么步骤?
生2:遗漏了检验。
师:如何检验?
生3:,当时x=2时,3(x-2)=0,所以x=2是增根。所以原方程无解。
师:那么在解分式方程的时候,为什么会有增根?
生4:在去分母的时候,当公分母等于0时候,会产生增根。
师:很好,那么我们在解分式方程的时候,该注意什么呢?
生5:解好分式方程的时候,一定要进行检验,避免出现增根。
本案例中,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将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为学生创设一个解分式方程出现增根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主动探究问题。学生在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的过程中,体验到问题的结论和方法之间的过程。经过参与,学生清楚地了解了分式方程产生增根的原源于:论文格式标准www.618jyw.com
因,而教师的激疑、启发,调动学生参与与探索,共同解疑,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因此,创设情境要以能引起学生的参与和思考为目的,以引发学生思维为宗旨,不断冲击学生大脑中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而构建起新的数学认知结构,这样的问题情境,才是理想中的有效教学。

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标准》指出:数学思想蕴含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由于它比数学知识更抽象,不可能照搬、复制,所以它的离不开数学教学过程,离开了数学教学过程,数学思想方法就无从谈起。因此,数学教学要通过过程,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构建出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系,逐步感悟数学思想。教学中,适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对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无裨益。
例如:如图1,已知矩形ABCD,一条直线将矩形分割成2个多边形(含三角形),若这2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分别为M、N,则M+N不可能是( )
A、360° B、540° C、720° D、630°
此题在分割时,有三种情况需要讨论:
(1)如图2,分成一个三角形与一个五边形;
(2)如图3,分成两个三角形;
(3)如图4,分成两个四边形。
这样,答案就十分明显了。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核心,由于它是蕴含在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所以应要解题过程中进行渗透。如案例二中,涉及了初中数学中的分类讨论的思想,如果能够利用分类讨论,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有哪些知识点涉及分类讨论思想。而案例三中,数形结合思想在解题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教学中,要把数学思想的精神实质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获得对数学思考的体验与领悟,进而形成运用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的数学教学,存在着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单调、学生接受知识方式被动等弊端。因此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自然成了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标准》在论述具体的教学方式时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教师要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广阔空间,让他们参与有关活动的过程中,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我先播放“海上日出”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反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现象。然后让学生用《几何画板》画一条直线和一个圆,再利用《几何画板》的功能,使直线移动,产生与已知圆相离、相切、相交的各种动态位置关系,并在旁边显示圆的半径(r)和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圆的半径(r)之间的数量关系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直线与圆相离时,d大于r,直线与圆相切,d等于r,直线与圆相交,d小于r。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愿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本案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展开教学,丰富学生感知认识的途径,促使学生接近数学、理解数学,学生也更好地进行相关数据的组织和分析,对于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刻,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将大大提高。怎么写论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