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情分学情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

更新时间:2024-03-05 点赞:29074 浏览:1326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学情分析法是一个持久弥新的教育话题,中外许多教育先贤都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这一话题再度成为热点。作为长期工作在高中语文教学一线的教师,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积累了一些相关话题的经验,形成了一些初步的见解,现提出来与大家分享,希望能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学情的含义

从宏观上讲,学情是指在某一学习阶段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总体情况。比如高中学段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从这个角度来讲,在固定学习阶段,学生的学情是相对同一的。从微观上讲,学情是指不同的学生在学习相同的知识时,由于个体的差异而体现出来的对知识的学习方法、理解程度和学习态度方面的差异等;也指同一学生在学习不同知识时,由于学习基础、兴趣爱好及思维方式等原因,所表现出的对不同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学习热情方面的不同等。

二、学情分析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直接经验法

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通过与学生交流接触,了解到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情源于:党校毕业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况,并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通常称之为直接经验法。虽然直接经验法有一定的主观性,但其操作简便,实行性强,所以在教师中广泛使用。如在教学《蜀道难》时,由于我已经和学生一起学习生活了近两年,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已了如指掌,我清楚地知道学生很喜欢李白的诗歌,也具备了学习古典诗词的基础和能力,但生活经历限制了他们对《蜀道难》的深入理解。所以,我引导学生从诵读开始,初步体会字和词语的妙用。然后带领学生进行研读,教师则对难于理解的知识点进行点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李白诗歌的独特魅力。经过这两个教学环节,学生已经对文章有了大体的了解。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让学生自主赏析,分组谈论,集中阐述体会,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这一课的课堂效果很好,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对学生平时的了解和观察。

2.布置预习法

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通过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而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据此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这样的方法称为布置预习法。相比较于直接经验法,布置预习法虽然显得有些繁琐,但据此而获得的学生学习情况更为精确,同时学生通过预习,许多简单的问题可以在课堂上略讲,节省大量的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如教学《包身工》,文章是一篇报道文学,学生以前很少接触到这一文学领域。因此,我使用了布置预习法。课前,我提出“描写芦柴棒悲惨境遇的内容有哪些?小福子的故事说明了什么?”等问题,旨在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和对包身工出现的社会背景的理解程度。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展示预习成果,通过学生的展示,我也迅速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对于课堂内容的详略安排也有了把握。

3.即时观察法

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发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根据这些信息和课堂实际及时处理问题,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及时调控,这种方法称为即时观察法。这种方法有及时掌控、快速处理的特征。如在教学《故都的秋》时,我先组织学生阅读和讨论文章中描写秋景的段落,我则观察他们的表情和反应。然后组织学生发表见解,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充分把握学生的学情后,我根据这些问题的难易程度,或组织学生谈论解决,或由教师引导学生解决,或由教师精讲解决。从课后学生的反馈来看,教学效果很好。

4.交流反馈法

通过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通过作业、试卷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通过批改及改进建议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两种方式都可以称为交流反馈法。实施这种方法需要教师把握好与学生交流的技巧。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下课后,我找来一个语文学习较好的学生问道:“通过学习,你对林黛玉了解多少?”她的回答是:“林黛玉很漂亮。”这样的回答让我很吃惊,学生上完课后怎么就得到了这样肤浅的认识呢?我又问:“那你对林黛玉和贾家众人的哪些对话有什么理解?”这个学生答不上来,我也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在下一节课的教学中,我重点分析了林黛玉与贾府众人的对话,特别分析了以下情节:“贾母问林黛玉读什么书,黛玉回答说:读了四书。黛玉问贾府姐妹读什么书时,贾母回答:不曾读什么书,须的识几个字。到王熙凤问林黛玉读什么书时,林黛玉回答:不曾读什么书,须的识几个字。”通过对这些对话进行分析,学生对林黛玉寄人篱下、事事小心的态度就有了明确的认识,对课文的理解也进一步加深了。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学情分析法,有助于实践新课改教学理念,有助于提高课堂实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责任编辑陈剑平)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