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思维从不足引导思维试述用思维推动创新

更新时间:2024-02-02 点赞:31978 浏览:1455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本文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角度,让学生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追踪问题的解决过程、探寻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对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了具体的探讨.
【关键词】 问题;思维过程;解决方法;创新能力
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思维就难于进行,更难于深化和创新.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指人在认识活动中主动怀疑的一种心理活动,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探究的一种思维方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创新的一种思想方法. 本文试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问题思维意识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以探讨.

一、发现问题,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是思维的动力.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或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本人就是在别人不觉得是问题的事情上看出了问题,从而导致现代科学上一个重大理论问题的解决.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动质疑,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呢?

1. 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必须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要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焦虑感、紧张感,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各种思维火花. 特别是在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质疑、发问习惯时,提出的问题可能很幼稚、很肤浅,甚至离题,此时,老师千万不能讥笑、挖苦、嘲讽. 教师必须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兴趣.

2. 要善于创设形成问题的情境

教师创设的情境必须引起学生好奇,并从好奇到怀疑,进而激发他积极思维.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节时,首先用一副三角板进行实验,学生通过计算得出它们三个角的度数和是180°,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任意三角形(三角形纸片)再进行实验的操作,形成猜想:由实验把三角形纸片的两个角剪下来拼在第三个角的顶点处,得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的结论. 所以,创设一定的情境对于问题意识的形成是十分有效的.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提倡多疑多问,要指导学生敢于怀疑,善于发现,使学生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分析问题,探寻问题的解决过程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德国戈·海纳特曾说:“向学生预示结果或者解决方法都会阻碍学生去努力研究,因此,应该对结果和调查迟下定论. 对学生的错误不应看得过重. 教师须明白,所有有活力的思想都有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 ”这就是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重视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只有追踪问题的解决过程,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展现专家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诱导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主要有三个因素组成:学生(教学的主体)、教师(教学的主导)、教材(教学的载体). 与此相对应,在教学活动中也存在着三种思维活动,即: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的思维活动和专家的思维活动(体现在教材中).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必须通过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专家的思维过程,将它融合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从而有效地诱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 采用实验探索法研究数学问题,训练创新思维

实验探索法是指以实验为手段,来指导学一般论文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生学习、探索数学知识及其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是自主的、探索性的,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在他们思路受阻时提出设问或反问,以增加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在教学中把计算机、大屏幕与实物投影有机结合起来,各展其长,相辅相成,构成数学信息传输及反馈调节的优化教学的媒体群,教学过程优化,学生思维发展得以提高.

三、解决问题,探寻不同方法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

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往往不为传统观念、传统思维所束缚,能够从事物的反面、事物的联系、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去揭示事物的本质,探求事物的变化规律. 我们在指导学生解决具体问题时,也必须从这些方面给予方法上的指导.

1. 逆向思维法

逆向思维也叫反向思维,即把人们通常思考问题的思路反过来加以思考.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训练.

2. 纵横联系法

纵横联系法就是指将要解决的问题与其他事物、其他领域联系起来,从而受到启示、找到规律的思维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这种思维方法主要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影响,一个领域对另一个领域的启发和提示. 它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十分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从而带来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更突出的一点是它能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让学生在探求共性的思维活动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3. 多维发散法

多维发散法是指在研究问题时,从某一信息(知识点)出发,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的命题变换,向四面八方扩散开去,形成立体的思维网络,从而产生很多新问题、新信息的思维方法.
在解决某一具体问题时,我们可以选择其中的部分思路对学生进行训练. 训练中要求学生不断更换应用知识的范围、角度和方法,使思维不断适应数学的新情境,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水平.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求学生多解,更重要的要引导学生能从多种解法中寻找到创造性的简捷解法,达到开拓学生思路,培养思维灵活性的效果.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让学生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不断追踪问题的解决过程、努力探寻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能够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王健吾.数学思维方法引论.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数学的原理与实践.申大维,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