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浅谈怎样增强学生音乐感受能力

更新时间:2024-01-28 点赞:6630 浏览:2284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音乐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它克服了语言的障碍,在感受美妙音乐的同时,需要不同感受者的审美创造,在不同的审美创造中形成了五彩缤纷的主观世界,从而形成音乐唯心,达到音乐随心而生,精神愉悦放松的美妙境界。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的感受能力比较差,我们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悟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和感受音乐才是音乐教学的关键。本文对怎样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感知力情感体验想象力形象思维
1672-1578(2012)07-0178-01
1 培养学生对各种事物的感知能力是提高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基础
具有丰富的音乐感受力能为形象思维提供广阔的天地。音乐是培养听觉的重要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促进音乐想象思维的发展。音乐语言是由音乐的多种要素组成的,有旋律、节奏等。把音乐课简单地看成唱歌的过程是片面的。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就是就是提高学生对音乐要素的敏感度。比如我们摘自:毕业论文下载www.618jyw.com
在教授《十面埋伏》时,不仅要让学生会哼,还要学生通过哼唱这首音乐主旋律从而感觉到音乐的美,更深层次的感到旋律的优美、节奏的舒展、力度的变化,以及演奏乐器琵音的效果等。经常的训练就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了。熟悉更多的音乐作品是提高音乐力的重要方式。作曲家之所以会创作出风格各异的作品,和他们有着丰富的音乐作品理解力和创造力。他们随时随地注意搜集各种音乐素材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之中,如我国作曲家刘炽的《我的祖国》的旋律则是从几十首中国民歌的旋律中诞生的。大量的音乐作品表象积累丰富了人的情感需要,对发展创造力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大量掌握音乐作品,这将大大地加强学生音乐表象积累,为发展形象思维和理解音乐作品内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培养学生欣赏兴趣,能够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往往借助于声音的表现。从喊叫、欢呼到引吭高歌都是感情的流露,而音乐则是最善于表现感情的艺术。柔美、慢速、稍弱的音乐同人们平静的心境是吻合的,激烈、快速和强的音乐同人们激动时的心情是相似的,而下行的旋律造成的压抑的感觉又同人们悲伤时的心情一样,因此人们常常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而在强烈的音乐感情因素影响下,形象思维则得到更大的发展。通过音乐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首先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运用一切方法启动学生的积极性,如现在所提倡的愉快教学、参与教学、趣味教学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其次要鼓励学生运用音乐表现自己的情感。演唱和演奏就是表达内心感情的最好方式,因为演唱和演奏的过程就是内心情感抒发的过程,是内心情感更深层的流露,也是感情的一次升华。比如《二泉映月》虽然是一首优秀的中国作品,但也能使外国人产生同样的情感。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在指挥该曲时,就体验到了一种深深的断肠之感。在音乐教学中启发学生的情感和演唱、演奏是分不开的,投入了丰富的情感会使音乐更富于感染力,反过来又会激发学生更为深厚、强烈的情感活动。
3 培养联想和想象力,发展形象思维联想和想象是提高学生感受力关键
音乐是什么?音乐是一种抒发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它以生动活泼的感性形式,表现高尚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音乐常给人以美的享受。音乐中的美如山间之明月,海上之清风,数之不尽,让我们沉醉……
作曲家创作音乐的过程首先是一个形象思维的过程,无论是从生活中提取的题材还是从文艺作品中提取的题材;无论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还是从某种艺术中萌发灵感而成,总之都是在他头脑中最先出现他感兴趣的形象,然后运用音乐语言和音乐表现技巧创作而成。当我们欣赏一首音乐作品时也必然要沿着作曲家为我们创作的音乐形象出发去探寻作曲家创作时的形象原型。尽管很遗憾,由于音乐的不确定性,我们往往不能,有时甚是不可能再回到作曲家创作时的形象原型,但对音乐的情感感受却可能会是十分强烈而相似的。优美的旋律,波涛涌动的音调,加上乐曲标题的提示,都有可能引发你对这首乐曲的联想和想象,这些由联想和想象唤起的东西,从同一情感感受出发产生各种各样的想象,这正是培养联想力和想象力的好机会。比如当我们听到一段欢快的音乐时,产生的想象会是多种多样的:朋友的聚会,节日的狂欢,丰收的舞蹈,郊游的喜悦等等。
总之,要想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音乐形象思维尤为重要,但这一切的基础在于学生是否愿意积极主动参与感受音乐和理解音乐。如果这一点做到了,课堂教学已经成功一半了。
作者简介:李强,中国音乐家协会江苏分会会员,淮安市音乐家协会理事,淮安市第七届人大代表,淮安市清浦中学艺术体育处副主任。江苏省音乐家协会“优秀指导老师”,指导的男声合唱《满江红》获得江苏省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开设过多节市级公开课,获得一致好评,有多篇论文在省市级获奖及发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