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信息技术浅谈山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面对困难及改善措施

更新时间:2024-02-17 点赞:13484 浏览:5049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通过学习,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内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目前,在山区高中教学中也逐渐普及了信息技术课程,但在贯彻实施新课标时,却碰到了不少困难,面对这些困难,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克服呢?下面就谈谈我的浅见。
● 山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所面临的困难
因为山区教学发展的相对滞后,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产生了不少教学观念上的误区,如认为信息技术是一门副科,因为不参加高考,所以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学习;认为信息技术是一门讲究技术的学科,大多数学生学不好也是正常的……这些观念使得信息技术教学逐渐地偏离了教学的实际目标,因此,我们需要做好教学改进,以求将山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引入正确、快速发展的轨道。
● 山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改进措施

1.领悟新课程精神,转变教学观念

作为山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尽管外部条件也许有许多不如平原地区教师,但仍要充分认识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地施教,努力教好这一门课程。在实际教学中,不仅需要强调计算机方面的教学,还要考虑到学生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和技能的培养。其次,要自觉、积极地参加培训,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以提高教学水平。

2.转变学习观念,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作为山区信息技术教师,应当让学生懂得掌握信息技术的重大作用,让学生知道信息技术是学习、生活、现代社会生产的必备技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知识去感知世界、认识世界。实践研究证明,学生只有感兴趣了,才能够积极思考,全身贯注地去学习。对于山区学生来说,与外界接触的机会比较少,计算机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新鲜的事物”,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情况,寓教于乐,引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网络数据库》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能够主动感知信息技术的世界,积极地投身到对高中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去。我们可以改变以往只在课堂内由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听讲的模式,利用这一节的内容,将课堂与机房实践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进入机房,实际接触计算机,运用计算机自主地利用下载工具,记住一部分常用的网络数据库的使用方式和。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不熟悉的计算机有了真实触摸的机会,在触摸和运用中,发现信息技术的魅力,从而对信息技术产生兴趣,更好地投身到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去。

3.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注重个别化教学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学校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但由于山区各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的阶段不一,很多学生家中也没有计算机,所以造成了高中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差异极大,这给教学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也因此常常会出现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吃不饱”,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吞不下”的局面。因此,教师在讲授每个知识点时,应结合教学实际,设计适量、典型、对应教学目标、难易度体现分层的任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例如,在讲授《用电子表格检索数据》时,为了让学生对筛选用途有个较全面的认识,我设计了不同难度的情况的筛选,并根据难易情况要求学生进行独立学习或分组合作,让学生在实际练习中,进行感悟、吸收。

4.教学有层次,逐步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能力

山区学生普遍接受的信息技术较浅显,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做到有层次性,让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逐步增长。首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把学生认知结构过程和社会阅历感受等,作为教学的起点,然后再以层次的逐步加深,扩展内容,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活动,丰富知识,建构概念,使整个过程结构严谨,体现发展性原则。
例如源于:论文网www.618jyw.com
,在《数据收集与录入》一课中,课本范例是收集录入学生学习负担情况。学生对课本范例的学习兴趣程度还可以,但并没有体现出情绪的高涨。这时,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选择任务。针对山区学生的特点及山区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以《调查山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了解程度》为切入口,让学生通过主题活动的方式进行调查,并展现出来。这一资源,在Excel教学中还可以得到延续,如利用函数进行数据的统计,利用图表表达数据结论等。这样的学习,使学生增强了数据收集的意识,并了解了数据处理的社会、生活意义,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小组合作,养成了团队合作、探究的良好行为习惯和意识。更多地培养了学生数据收集、整理和处理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5.多种方法进行训练,让学生拥有更多操练机会

山区的学生多数家中都没有计算机,所以能操作计算机的时间也只有在学校的上课时间。因此,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在校时间,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操练计算机的机会。
例如,在进行《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时,教师可先展示一个已制作好的《家乡风情》电子作品,让学生欣赏,以激发他们学习创作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后,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对展示的作品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编制电子作品的途径。学生可根据兴趣自己选择主题,利用网络查询相关的资料,对资料进行筛选、重组,自己编辑文字,处理图片,完成作品的制作。最后进行作品展示,让学生相互鉴赏,品尝创作的快乐。
又如,在教学图文混排时,我先给学生讲解示范了“插入图片”的方法,接着提出的教学任务:“以某个传统节日为主题,设计创作一份作品”。学生围绕主题认真制作了自己感兴趣的作品,但有些作品画面反映传统节日的主题表达不清晰。随后我给学生提出了新问题:“为让别人充分了解作品主题,应如何解释所画画面上的内容呢?”接着引导学生尝试使用“文本框”工具,给自己的作品添加相应的文字说明。通过不断点拨,学生在修改过程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有的加入横排的文本框,输入横排文本内容,有的学生把文本框里的文本方向改变,配合所画图像的排版……这样的问题引导,开阔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有效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给予了学生更多操作、练习的机会。

6.大胆取舍教材,提高教学效率

山区与平原地区的经济、教育发展不能等同,因此教材的使用也不能全盘照搬。信息技术教师可结合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取舍、重组或补充。例如,在进行《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这一节教学中,我没有采用教材提供的VB程序实例进行教学,而是根据学生实际,自己制作了一个1+2+3+……+100的VB程序实例进行教学,这样学生会觉得与自己的知识水平相差不多,容易理解,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通过对山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探索,我明白了一点:要提高山区高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占领“课堂阵地”,就必须克服目前我们在教学中碰到的困难,改进教学措施,进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够提高山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从而满足教师“教”的需要和学生“学”的需要。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