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课时关于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第一课时教学有效性一些深思学术

更新时间:2024-02-27 点赞:8934 浏览:270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同样是语文教学环节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明确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避免教学设计中的“异化”和“越位”,探索思考有效的教学方法,从实质上提高第一课时教学的教学效果,为第二课时学习做好铺垫。
关键词:小学语文;第一课时;教学有效性
1674-9324(2013)33-0137-02
新课标要求下,小学语文阅读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起码包括:(1)识字书写;(2)通读课文;(3)初步感知整体内容。而很多教师在执教时,却不时产生以下问题。
问题一:兴趣断层
许多老师在课题揭示引入环节投入大量心血。教学形式可谓纷呈,课堂开场气氛和洽融融,学生的兴趣也被充分激发了起来。但课题揭示之后,教师往往会很突兀地接上识字教学,学生刚被调动起来的兴致就这样断档了,等学生读记完生字新词之后,教师才又把前面的环节再次拎出来作为课文引入的衔接。长久下来,学生对这样生硬地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充满了枯燥乏味感。
问题二:顾此失彼
《新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的阅读拓展,这也导致识字教学的模块被部分教师过分重视。在低学段的教学中这种现象尤其常见。识字教学成了课堂重点中的重点,有些老师一整节课都在围着几个生字不停地绕,各种形式地认读扩词,造句甚至要求学生挑几个词语编一段话。整堂课看似忙碌,但其实这种识字教学完全脱离了文本,不但实用性不高,还会造成其他教学任务无法达成的现象。
问题三:囫囵吞枣
这种现象恰恰跟上述情况相反,一些教师认为生字比较简单而忽视识字教学一块。学生还来不及仔细观察字形,记忆字义,整个识字教学就匆匆而过。需知道,任何新知识点,学生的第一印象都极为重要,轻视性或错误性的引导,会极大可能地造成学生课后难以纠正的后果。
问题四:断章取义
这种情况是教学上的“越位”。部分教师在初读课文的环节中就布置了品读重点段落的学习任务,直奔课文重点,而学生此时还有许多字音语句上的障碍没有扫除,还来不及了解文本的情感基调,只得仓促地追赶教师品读语言,解析文本的高速步伐,这样匆忙的感悟,一节课下来,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也就仅仅止步于表面。
避开以上“误区”,就能让我们避免设计出现内容过于庞杂,教学目标难以落实,看似面面俱到,实则面面不到的课堂教学。当然,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符合规范的教学设计,要从实质上提升第一课时的课堂教学效率。我们还要在教学方式上创造“亮点”。
1.以“学情”为本设计教学任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是教师教学最重要的落脚点。不同学段的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设计也应该是不同的。例如低年段和中高年段,面对不同学龄的学生,教师在识字教学上所花费的力度也应当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学段,不同类型课文多订制的教学目标也应该不一样,比如六年级第四组中的课文《鹿和狼的故事》和《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前者是略读课文,后者是精读课文。所以前者在第一课时教学时,教师不应该花费太多的时间与字词纠缠,而后者则可以扎实地落实生字词教学,为学生随后的品读感悟打好基础。
2.以理清脉络为前提突出教学重点。文章的脉络其实就是作者的写作思路。在整体感知文本的教学环节中,语文老师就应该尽最大的力量帮助学生理清文本脉络。如二年级课文《雷雨》,是学生较早接触到的一篇有明显的时间顺序的文本,全文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描写,四年级的《观潮》一课的记叙顺序是“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五年级课文《开国大典》同样按照“大典前—大典中—大典后”的顺序来记叙的;学生通过归纳总结能很快地明白类似记叙手法的文本重点段落一般是描写“事件发生过程”的几个自然段。又如《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是按照“节日盛况—总理出现—与民同乐”的隐形顺序描写的。《桥》一文中的文章脉络对于学生来说更加不明显,但一旦“窄木桥—逃生桥—临危桥—爱民桥”这段线索被归纳出来后,学生也会举一反三,了解文章的情感重点在于最后的升华。理清文章的脉络,就等于找准了文章的重点,整篇文本的主要内容也就了然于胸了。
3.以设置悬念为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就是给学生创设一定的阅读期待。老师在揭示课题时首先要肯定学生提出的质疑,并注意利用合理的认知冲突来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主动。如在执教《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学生初读完课文后,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提出质疑:师:“根据课题来解读,本文的重点应该是‘毁灭’,但是文章描写毁灭的段落只有?生:“两个自然段。”师:“那么其他的3个自然段在讲什么?”生:“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师:“为什么作者要如此安排?重点的内容反而写得少?”
诸如此类的问题中所包含的强烈的认知冲突会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究的火花。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走近文本,同时又很好的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好了铺垫。更能了解作者之所以用了如此多的笔墨来写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就是为了反衬出这座万园之园最终被毁灭时的痛惜之情。而另一位老师在执教《田忌》一文时,先利用多媒体出示了一组成语:垂头丧气、得意洋洋、胸有成竹、疑惑不解、目瞪口呆。学生认读成语之后,让学生说说:“看到其中的哪一个成语,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学生自由发言,同时对于这些词语的意思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又紧接着发问:“为什么同一个任务,他的前后神态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带着这个问题深入课文,去品读分析。还有的老师,选择在第一课时结课时,重新提出新的疑问,在矛盾之处戛然而止。在课后依然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空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阅读课堂教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就像屈原所说的“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在带领学生们攀登阅读高峰之时,时刻谨记平淡而不失本真,务实之中亦能开出精彩之花。
参考文献:
岳黎云.小学语文第一课时有效教学的探讨[J].新课程,2011,(5).
曾凡琴.议第一课时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叙事,人教网,2009-08-24.
[3]林春曹.第一课时也精彩——《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中的亮点与反思[J].小学语文教学,2007,(Z1)源于:www.618jyw.com
.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