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有朋自远方来有朋自远方来

更新时间:2024-02-03 点赞:23618 浏览:1074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论语》作为记录着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阐述了儒家的政治主张、道德、为人与治学等主要思想,其中的一些关于交朋友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智慧在今天看来仍然经典。从选择朋友到理想的朋友标准,从与友人相处的艺术到交友的原则,我们都能在《论语》中找到答案。
关键词:《论语》;朋友;孔子;儒家思想
朋友,是每个人生命中重要的元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结交朋友的热忱在古人的时代就成为传统。我们听着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动人故事,从古人的高尚友谊中汲取智慧。而孔子作为我们最重要的先哲已经在《论语》中把与人为友的艺术娓娓道来。

一、选择志趣相似的朋友

结交朋友是主动与被动结合的行为,除了机缘与际遇的巧合,孔子认为最重要的是看志趣是否相似,即要看双方是否有同样的爱好。我们常说:“话不投机半句多。”连说话都要找投机的伙伴,何况是交朋友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大事呢?我们年轻时,喜欢强调志趣,亦即志向与兴趣;年龄稍长之后,将会重视人生理想。既然是活在自由而多元的现代社会,我们就更有能力去遵循孔子所说的两大准则。不过,在自行选择朋友的同时,不能忽略“主忠信”这个准则,即以忠信为做人处事的原则。

二、益友、损友与理想之友

上面谈到的是《论语》中有关交朋友的第一个环节,即如何选择朋友的问题。《论语》中还记述了关于朋友的区别和评价——关于“益者三友”和“损者三友”的论述。相反,孔子认为:“与装腔作势的人为友,与刻意讨好的人为友,与巧言善变的人为友,那都是有害的。”一个人若装腔作势,说明他注重外在的评价,喜欢以虚浮的方式来遮掩自己的真相。与这样的人交往,不但谈不上诚信,反而容易狂妄自大,也许灾难面前就分道扬镳;其次,刻意讨好的人善于阿谀奉承、巧言令色而缺少真诚,关系也必然不会长久;第三,巧言善变的人容易给人造成一种见多识广的错觉,如果说话变成一种技巧,岂不是违背了“言为心声”?我们要积极寻找益友,远离损友。这个过程其实也是“自省”的过程,用朋友作为自己的镜子,也是规诫自己行为的一种方式。
孔子心里理想的朋友是什么样的呢?首先,要做到洁身自好,对于违背公序良俗的事,要避之唯恐不及。一个人必须“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为”。其次,有所为的具体表现,就是志向高远,不但不愿与现状妥协,还要期许自己成为修身养性的君子。至于“中行”,则是最高境界。“中行”符合孔子“中庸”的理想,指的是恰到好处,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或者可以说是:当狂则狂,当狷则狷。我们在寻找“中行”、志向高远、洁身自好的朋友的时候,也要提醒自己,由狷而狂,再由狂走向中行。

三、交友的阶段

我们在成长的每个阶段对于世界与周围人的认识会不断发生变化,这其中伴随着不断的成熟与筛选。同时,我们在求学的每个阶段,都会结识不同的朋友。有些朋友可以长期相伴,甚至终身为友,而另外一些则只能渐行渐远。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他的观点所强调的不是朋友之间的情感与际遇,而是随着成长和成熟,我们要在人生的四个阶段结交不同的朋友。人生最可贵的,是找到可以一起权衡是非的朋友。

四、交友的方法(真诚、以文会友、善于学习)

选择朋友是一回事,与朋友的日常相处才是维持友谊的关键。《论语》的妙语连珠中也有许多关于具体的与友人相处的艺术和建议。
真诚是交往的基础和前提。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可见孔子生活的时代文人志士的友人圈还是十分单纯向上的,大家聚会时或者议论时事要政,或者切磋文武技艺。谈论文艺方面的题材,包括个人的阅读心得以及人生经验的反省,必将互相启迪,增益生活趣味。“以友辅仁”,孔子希望友人间通过品文论艺,来互相提高,从而达到“仁”这个儒家思想中的至高理想。

五、交友亦有度

儒家哲学以“仁”、“礼”为最高理想,而“中庸”则是儒家哲学最核心的价值观和处世态度。凡事皆有度源于:论文范例www.618jyw.com
,过犹不及,交友亦如此。朋友之间说话也要讲究分寸,“交浅言深”的情况毕竟是值得考量和商榷的。《论语》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子贡问友。
《论语》中关于交友的智慧只是这位伟大圣人智慧海洋里的一滴精华。儒家的哲学和道德思想无时无刻不渗透在其中。与朋友真诚相待,与益友生死相交,共同完成仁与礼的最高理想。然而,君子之交淡如水,与友人相伴,而相伴有度,这也许就是维持情谊的大智慧了吧。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君子之伤,君子之守。一本《论语》,字字箴言。我仿佛看到会稽山阴,兰亭之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四方宾客友人饮酒赋诗,互表情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古人的理想,也是当今一切以利至上的我们应该反思的交友之道。
参考资料:
李泽厚,《论语今读》,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2
[3] 傅佩荣,《傅佩荣解读论语》,线装书局,200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