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语文教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更新时间:2024-04-17 点赞:19950 浏览:856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阅读是学习工作中的重要条件,必须着力培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已经成为中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我们应该通过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训练,把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平时的教学活动紧密相连,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想象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培养
初中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是学习工作中的重要条件,必须着力培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阅读训练。”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必须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因为,它在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迫切地、深刻地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已经成为中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通过分析我校近几年的中考模拟试卷,我们会发现,阅读题所占的比重很大,而我们学生的阅读能力却不容乐观,丢分现象非常严重。我们都知道,在语文课教学中,阅读课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阅读是解读、吸收信息源于: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的过程,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对阅读材料的信息进行解读、思考、品味、鉴赏等活动,对其内容做出肯定与否的判断,这就要求我们应该通过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训练,把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平时的教学活动紧密相连,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想象能力。
在语文课教学中,每一节课,不论是常规课还是公开课,基本上都一样:那就是需要反复地读,直至读熟,但是又存在着一种很不好的倾向,那就是“教师表演,学生观看”。课堂上,教师在那里不厌其烦地进行教材分析,从文章的历史背景、文章的主旨、作者的写作意图到人物的形象、鲜明特点等等,仿佛要将自己所知道的知识一股脑地倾倒给学生;而学生作为观众,只能被动地听教师灌输、机械地抄录笔记,实际上学生根本没有融入到所阅读的材料当中,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为了尽量避免出现这种错误,我在阅读课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课前让学生熟读课文,让学生通过上网或查阅手里的资料,了解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解决生字词问题,发现教材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或疑难问题;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目标,预设问题,将问题分块,并合理分配给各个小组,由小组长负责组织组员认真阅读分析课文,找出答案;第二天上课时主要由各小组自主回答问题,期间教师做及时地、必要地点拨和补充,同时还给各小组打分评比。这样一来,课前学生都会竭尽全力去阅读课文、解决问题;课上争先恐后地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小组与小组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暗暗地展开竞争,使得我班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明显提高。
例如,我在讲授《包身工》这一课时,文章的主题思想是想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包身工制度的罪恶,认识到当时社会的黑暗,本课内容的容量很大,写作手法又非常的灵活多样,学生很难把握,这就给教学带来很大困难。如果按旧的教学方法来讲,效果可能不好,因此一定要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才能使学生非常深刻地认识到包身工被残酷压榨的根源以及罪恶的包身工制度。于是,我尝试着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当中有这样的两句话,前一句是“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用他们多年熟练了的、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的嘴巴,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后一句是“看着这些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我请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并思考:这两句话当中同时出现了“饲养”这个词,它们的含义有何不同?“饲养”的方式有何不同?作者对这两种“饲养”的感情又有何不同?
通过激烈紧张的阅读、讨论、对比、整理,最终学生明确了两个“饲养”的不同:前一个是连年灾害,农民因为贫穷养不起自己的孩子,甚至连用草根、树皮“饲养”牲口的方式来养活孩子都不可能,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后一个“饲养”主要写了帝国主义者残酷压榨、剥削包身工,把他们当成了会说话的机器,像对牛马一样的使唤的罪恶。同时,学生还归纳整理了包身工生活的情景:“饲养”猪猡的墙圈——包身工的住所;“饲养”猪的豆腐渣——包身工的美食;“饲养”牲口般的奴役——包身工的劳动;“饲养”墨鸭用来捕鱼的方式——包身工制度。至此学生才清楚地认识到包身工制度的罪恶,也从中悟出了作者是如何选取材料表现主题思想的。正是因为这些问题都是学生通过阅读讨论自主解决的,所以他们感觉收获很大,也为下一步更深层次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作为教师,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扎实,逐步学会学习语文,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因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抹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教师必须想办法教会学生阅读,引导学生共同挖掘文章的意蕴与内涵,实现阅读认知教学、智能训练、人格教育的统一。教师要想做到这些,最重要的是解放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能再用以前迂腐的办法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应该放手让他们尽情地、自由地阅读,在“读”的训练中加强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真正把课文作为例子,让学生仔细剖析、揣摩,体验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意境。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漫长而又极其细致的工程。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密切关注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并让主体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及领域,才能真正调动起同学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使语文阅读教学变得有声有色,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才能使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而又和谐地统一起来,使学生终身受益。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