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印象派印象派音乐作品教学中“抛锚”式对策

更新时间:2024-04-17 点赞:6239 浏览:176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现代音乐教学理应是开放、自助、互动式的动态教学过程,“抛锚”式教学策略为师生的双向互动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它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印象派音乐
1674-9324(2013)47-0196-02
教学策略的运用都是为实现有效教学服务的。“抛锚”式教学强调情境创设,以解决学习者在现实中面临的问题为目标。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探究“抛锚”策略在中学阶段印象派音乐作品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抛锚”式教学策略

在“抛锚”教学策略中,“锚”指的是某种问题或任务的真实情境。在使用“抛锚”教学策略时,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为学习者创设真实有趣的情境来激励学习者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因此,“抛锚”教学不同于传统课堂上的讲授,它在教学中使用的“锚”往往是有特定的情节序列。这些情节序列的设计有助于学习者进行自主探索,同时“锚”还是针对特定主题的知识背景,能够将专题的教学内容融合起来。针对某一专题可以设置不同的“锚”,以专题为核心,各个“锚”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

二、印象派音乐教学中的“抛锚”策略

具体做法:教师通过课前留作业的方式,把设置的问题发布到博客上,同学们上网浏览教师博客,把作业的内容发到博客上,在网络上进行师生双向互动交流。之后,根据每周回答问题的人数和内容,设计下一周新的作业,通过这一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学习的内容。在这里,教师的提问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把不懂的问题,再次引入课堂。
操作流程:师生互动“五步曲”:“引子”—“正题”—“创作”—“拓展”—“升华”。
1.引子。【锚】:印象派音乐作品欣赏。【教师提问】:了解印象派音乐作品必须先了解印象派的美术作品。要求学生在本周之内欣赏了解印象派作者及相关作品,记录下欣赏后的感受,并总结印象派作品的特点及创作风格。【案例分析】:为什么会在第一个问题中就提出欣赏印象派美术作品,而不是欣赏印象派的音乐呢?音乐作为一种艺术,与其他姊妹艺术如绘画、文学等都有着相通之处,在每一时期都留下了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轨迹。印象派美术作品的出现早于音乐作品,了解美术作品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欣赏其音乐作品。
2.正题。【锚】:印象派音乐作品欣赏。【教师提问】:上周关于美术作品的欣赏,同学们都完成得非常好!感谢大家。这周的作业是欣赏印象派的音乐,了解印象派音乐的风格、特点、代表人物及相关知识。【案例分析】:美术作品欣赏是音乐欣赏的“引子”、“切入点”,学生借助美术作品的视觉效果这一感性的介质,捕捉到印象派的风格特点。在回复中很多同学说道:“美好得让人仍在回甘”,“《月光》也是一首很美的曲子,听着它可以让人忘了烦恼”,“鉴于我体内的音乐细胞少得可怜,所以我听了几遍也听不懂他在演奏些什么。但我也能感受到这首乐曲的旋律是很优美的。这是一首柔和的乐曲,这是我的第一感觉。”
3.创作。【锚】:印象派美术作品创作。【教师提问】:在欣赏印象派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进行美术创作。【案例分析】:绘画和音乐是我们身边经常感受到的艺术形式,它们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印象派音乐作品与印象派美术作品之间是先天性的“源”与“流”关系,密不可分。联想可以在音乐创作和欣赏过程中,得到更加形象的艺术感染力。让学生从音乐中想象画面,并进行创作,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力和分辨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体验画中有乐、乐中有画的美好意境。例1:当我们聆听德彪西的《版画集》音乐时,就仿佛看到莫奈的这幅《版画集》展现在眼前,同样道理,当我们看到《版画集》这幅画时,就仿佛在聆听德彪西的《版画集》音乐。印象派绘画和音乐就是这样具有联想和幻觉相互转换的感受美。例2:要求学生在欣赏音乐《塔》的时候,把对音乐中塔的印象,亲手描绘在画纸上。学生在描绘的同时,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当展示作品的时候,学生们也十分乐意展示自己的作品。
4.拓展。【锚】:印象派主要代表及他们的作品。【教师提问】:(1)了解作曲家拉威尔并欣赏他的作品。(2)对比印象派两位音乐家德彪西与拉威尔的音乐风格特点。(3)略述印象派音乐的发展及流变。【案例分析】:为什么要在作业里加入欣赏拉威尔的作品呢?教师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想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印象派不光有德彪西,同时还有一个拉威尔,二者都被归在一个流派里,但是他们的作品还是有很多的不同的,如:音乐表现、音乐魅力、音乐节奏、音乐旋律等等。当然由于牵扯的问题比较多,在上课的时候,不可能过多地扩展到二者的介绍和对比方面,所以在第三个问题中就设计了拉威尔作品的欣赏,就当作是教学的延伸吧。
5.升华。【锚】:设计教学计划。【教师提问】:如果你是一名音乐老师,你该如何设计初二上学期印象派作品《塔》的教学计划?请大家献计献策。【案例分析】:本问题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预习了解印象派作品,调动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大家争当小老师,来背背课,体会一下设计者的成就感。
看完学生的教学设计,教师非常欣慰,学生的能力不能低估,同学们设计得有板有眼。印象派教学策略的研究中教师应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策略,目的是为适应学生个人学习方式而提供高度灵活的学习系统。在这个策略中,教师是起支持或辅助的作用,而不是决定的作用。

三、教学反思

通过以上的教学模式,学生尝到了自主学习的甜头,在接受了大量相关信息的同时又拓宽了知识面,在预习新内容的同时又强化了认识,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深了对作品的印象。在这一学习过摘自:毕业论文评语www.618jyw.com
程中,学生所摄取的知识量是教师在课堂讲解中所无法达到的,学生完全可以自由而充分地利用网络平台,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和吸收新的知识。
参考文献:
于明.世界名画欣赏(6)[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
周萍.谈音乐鉴赏教学中的提问设计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2).
[3][美]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力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