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乐章初中合唱教学与训练三个乐章

更新时间:2024-01-21 点赞:31572 浏览:14455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合唱,作为一种集体演唱的艺术形式,有其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与无可替代的教育功能。在中国音乐领地里,合唱虽然只能算是后起之秀,却由于它富于表现力,最具参与性,易于操作,强调协作等特征,从而成为最受欢迎、最活跃的音乐表现形式,是现代音乐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内容。合唱教学在现行初中音乐教材中有一席之地,同时合唱是学校音乐第二课堂、课外活动最重要的组成内容。我长期从事初中音乐教学工作,同时承担学校合唱队的日常管理、指导训练工作,现将在教学与训练中积累的一孔之见,略述其下,以待方家指正。
如果把合唱比做是一棵参天大树的话,那么合唱基本功的训练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本,声部和谐的训练就是大树繁茂的枝叶,而要使这棵大树绽放绚烂花朵,结出累累硕果,又不可缺少恰当的艺术处理。三者互为表里,就好比一首完整乐曲的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落实合唱基本功的训练
合唱是集体性的声音艺术,但它首先是建立在每一个个体的演唱能力的基础之上的,要使合唱盛开灿烂艺术之花,就要夯实基础,落实合唱基本功的训练。
合唱的基本训练包括呼吸、发声、音准、节奏、吐字、声音处理等多种内容的训练。这些基本功的训练相对来说比较单调乏味而且有一定的难度,初中学生往往不能正确对待,甚至应付了事,使得合唱基本功的训练成为合唱训练的一块短板。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训练的效果,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来训练。
1.生活化。音乐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无论是形式与内容,音乐训练都应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做到取之于生活,用之于歌唱。比如呼吸的训练。古人云,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歌唱者悦耳的声音是建立在良好的气息运用基础上的,而呼吸的训练往往令人感觉玄虚,要让学生理解,必须将复杂的方法简单化,和他们的生活联系起来,逐渐让他们感受到歌唱时的呼吸状态。除常用的“闻香法”以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体会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呼吸方式,比如让学生体会平时叹气、惊讶时的呼吸。叹气式的吸气有助于吸气肌肉群的放松,而惊讶式吸气能锻炼呼吸器官的快速灵活性。
2.游戏化。唱歌本质上就是一种游戏,在游戏中训练,寓教于乐,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进行节奏训练时,可以用“火车接龙”的方式进行,每个人想好三种食物名称,分别是两个字、三个字和四个字,用二拍子的节奏说出,节奏型分别为:X X ∣XX X ∣XX XX ∣。比如“面包汉堡包可口可乐”,边说边打拍子。一个学生说完,下一位学生接上。训练的拍子与节奏型可以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3.多元化。多元化首先是指训练方法的多元化。在训练过程中,不拘一格、大胆借鉴和使用其他学科的教学训练方法,达到训练效果。其次是训练形式的多元化。分组训练,分声部训练、小组竞赛形式、音乐会形式、创编情景形式等。再次是训练的内容的多元化。除了唱歌技巧的训练外,还要进行合唱队形的训练、舞蹈动作训练、诗歌朗诵训练。通过这些多元化训练,合唱基本功的训练变得内容饱满,生动有趣,同时又丰富合唱内涵,扩展合唱视界。
在进行合唱基本功训练时,要充分考虑到初中生变声期的特殊情况。在做具体训练时,可先用轻声带假声,再以假声找头声,逐渐扩大共鸣腔,逐步摆脱自然声的局限。这样既能有效克服喉音,大声吼唱,位置低,声音“炸”、“虚”、“白”等毛病,又能很好地保护学生的嗓子。
第二乐章:强化合唱声部和谐训练
合唱不等于齐唱,合唱的魅力在于“合”,在于声部的丰富与统一,在于不同声部之间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因此合唱的教学与训练的关键在于声部的训练与处理。
1.合理配备各个声部。初中生的合唱对分声部的演唱要求不要太高,程度较低的班级能进行二声部的演唱就可以了,程度较高的班级可以考虑进行三声部的训练。在合唱教学与训练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定难度适中的曲目;在选定曲目之后,要合理地配备各个声部。合理配备各个声部,要综合考虑男女声比例的平衡、各个声部队员素质的平衡、各个声部人数的平衡,使各个声部力量均衡,水平相当,通过训练使各声部音色协调统一。
2.强调和声声部的训练。旋律是一首歌曲的框架,也是一首歌曲的灵魂。在学唱一首歌曲时,旋律声部会给学生深刻的印象,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对于合唱而言,对旋律过于专注,就会有先入为主的感觉,在学唱和声声部时容易唱混,从而给和声声部的训练带来人为的障碍。因此,在合唱教学与训练中,应重视和强调和声声部的训练。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往往采取先和声后旋律的教学顺序,对于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则直接教和声声部,待和声声部唱熟唱准后,直接与第一声部合起来。所以,两个声部的教学最好不要平均用力,而要有先后、主次的安排。这种安排是以有利于学生唱好合唱为前提的。
3.协调声部间音色的统一。各声部音色的统一往往是合唱成败的关键。合唱的音色统一要求每个演唱个体在保证自身音色统一的前提下,与其他声部进行音色的协调。这就要求合唱的每一个个体不争先恐后,也不急于表现,喧宾夺主,破坏音乐的整体效果。在训练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声部的音色特点,如低声部的壮实有力,中声部的浑厚结实,高声部的明亮华丽,以便于准确把握演唱的方法。其次,要明确旋律声部与和声声部的特点,使旋律声部与和声声部相辅相成,表里配合。最后,训练时,要采用轻声听唱的方法。在演唱中,既要互相倾听其他同学的声音,倾听其他声部的声音,更要倾听伴奏,尽量把自己的声音和总的声音融合一起,使合唱既有层次感,又整齐统一。
第三乐章:注重合唱歌曲艺术处理
具备了歌曲演唱的基本功,掌握了声部协调的技巧,就好比有了良好的开端,但要准确生动地表现歌曲,提升合唱的表现力,还需要注重对合唱歌曲的艺术处理。
1.歌曲的处理。(1)学会做歌曲的加减法,就是把简单的歌曲复杂化,复杂的歌曲简单化。比如单声部的歌曲,可以增加一些声部的处理,比如加入衬腔,进行轮唱或者乃至改编成二声部合唱。比如在训练合唱《七彩阳光七彩梦》时,加入一些和声和伴唱。而对一些复杂的大型的多声部合唱曲则根据学生的演唱水平适当删减,使之适合初中生演唱。比如《在灿烂阳光下》是一首经典的大型合唱曲目,对于初中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唱这首合唱曲时,我把它进行了“减法处理”,删减了一些较难掌握的声部,改成二声部的合唱,既保持了原歌曲的神韵,又适应初中生的演唱水平。(2)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对一些常规的曲目进行全新的创编。比如《大中国》是一首朗朗上口的独唱歌曲,我把他编排成具有摇滚现代风格的合唱曲,从节奏到咬字,乃至一些旋律都按照摇滚的风格进行改编,还加入rap。学生非常喜欢,演唱的积极性大增。
2.情感的处理。情感是音乐的灵魂,同时也是合唱的生命线。一首好的歌曲,本身蕴含的情感需要演唱者用二度创作来加以演绎加以释放。因此,在合唱教学训练中要引导学生激发自己的情感,领悟歌曲的情感,表达歌曲的情感,从而感染听众,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教师首先要熟悉和分析作品。明确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形象,领会作品的内涵和情感取向,引导学生从音乐的角度和情感的角度很好地理解作品。其次,要善于激发学生自身的情感,与作品产生共鸣。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与歌曲共鸣的相通点,再回归歌曲,用歌曲释放。最后,要指导学生运用声音来表现情感。一首歌曲的情感的表现最终要落实在声音的处理。声音的轻重、缓急、快慢、清浊的变化,就是情感的变化,要指导学生正确地运用声音,将歌曲的情感外化成声音的形象,由此感染别人。
3.综合手段的处理。合唱需要声音的技巧,同时也需要借助其他的艺术手段来丰富合唱的内涵,升华音乐的效果。合唱中最常用到的综合手段包括:队形的变化、舞蹈动作、诗歌朗诵、伴奏乐器等。在合唱教学与训练中,要大胆地为学生提供二度操作的机会和舞台。在排演《大中国》时,由于对歌曲进行了现代摇滚风格的创编,因此我激励学生大胆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来优化合唱。学生非常踊跃,有的主张在歌曲之前加入一段诗歌朗诵;有的设计出与摇滚风格相配的舞蹈律动,比如用打响指来配合节奏;有的别出心裁,要在合唱中加入击鼓的表演,用大鼓震撼的鼓点来表现大中国的气度。在不损害歌曲完整性的前提下,我把这些设想适当地编入合唱中,学生热情高涨,也感染了听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当然,这些艺术手段的使用不能喧宾夺主,不能不利于歌曲的表现源于:毕业小结www.618jyw.com

初中合唱教育的根本,在于师生的积极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合唱的魅力,同时培养团队协作的理念。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长期系统地从基本功抓起,循序渐进,从而使合唱的艺术之树根深叶茂,开花结果。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