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长跑对中长跑运动员速度探究

更新时间:2024-04-21 点赞:6219 浏览:215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国内外优秀中长跑运动员进行研究,并针对运动员的全程速度明显提高,呈现两头快、中间稍慢的速度特点,提出要培养优秀的中长跑运动员必须在速度训练上下工夫,强调了在发展速度能力中应以短为主,长短结合,速度训练应贯穿中长跑训练的全过程。阐述速度耐力在中长跑训练过程中的重要性,强调耐力跑训练要有一定的速度约束,运动员的高速度能力是提高中长跑成绩的关键。
【关键词】中长跑 速度训练 混氧训练
1674-4810(2013)18-0193-02
随着当代田径运动的高速发展,中长跑运动不仅仅是一种持久耐力的竞赛,而且是一种长时间的快速跑耐力的竞赛,这就意味着谁具有保持长时间的较快速跑的能力,谁就有可能取胜。那么如何掌握长时间快速跑,成为中长跑训练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当今中长跑训练进行探索,为中长跑运动科学训练的研究做引玉之砖。

一、研究对象

本文对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特点及其训练进行研究,由于时间、环境有限,只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研究:(1)2000年世界田径黄金联赛男、女子1500m比赛;(2)王军霞1993年打破10000m世界纪录时的速度。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二、数理统计法:对数据进行了简单归纳统计,并对一些数据进行分析。

三、讨论与分析

第一,当今中长跑速度训练出现的新特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人体结构认识的不断加深,中长跑训练打破过去的条条框框,以充分发展运动员的糖酵解系统无氧供能能力提高速度的训练成为当今中长跑训练的主要趋势。王军霞在“七运会”10000m比赛中,最后3000m打破了女子3000m世界记录和在最后一圈跑出1分1秒的好成绩,这表明她把10000m的供能特点提高到了3000~1500m的供能水平,其绝对速度也必定达到或接近世界优秀800~400m跑运动员的水平。还有在1980年创造男子800m1分41秒73世界纪录的英国著名长跑运动员塞·科,其100m速度为10秒39,400m成绩为45秒08,还有1995年破1500m和3000m两项世界纪录的阿尔及利亚运动员莫塞利,其400m成绩达到46秒13,这些都表现出他们具有极高的无氧代谢能力。在训练中针对不同项目的特点采用最酸训练、乳酸耐力训练、混氧代谢能力训练,来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供能能力和发展运动的速度能力成为当今中长跑运动员主要的训练方法手段。
第二,运动员在全程中速度的特点。通过对2000年世界田径黄金联赛中长跑全程速度的综合分析,男、女1500m跑前400m的速度分别为7.40m/s、6.46m/s,第二个400m的速度分别为7.12m/s、6.05m/s,最后300m的速度则分别达到7.30m/s、6.54m/s,见表1。
其他项目如800m、3000m、5000m也呈现出同样的特点,王军霞在1993年打破10000m世界纪录时的速度特点也是这样,见表2。其一,运动员起始跑速度特点及其训练。生物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际的训练中,中长跑运动员的起始阶段主要靠糖酵供能,变速跑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与运动机能,然后用中等强度来训练。所以,采用不等距离训练是训练中长距离开始阶段的训练方式,可以提高运动员整体对中长距离的运动水平与运动成绩。
其二,运动员最后冲刺速度的特点及其训练。统计结果表明:2000年田径黄金联赛中长跑项目有87%的运动员靠最后冲刺获得冠军,他们的冲刺速度接近或超过了起跑速度。王军霞在1993年打破10000m世界纪录时,关键也是在最后3000m的冲刺,可见,在经过体能大量消耗的情况下最后冲刺是影响中长跑运动员名次的决定因素。因此,重视最后冲刺阶段和冲刺距离的训练,是当今中长跑训练的一个突出特点。
第三,速度训练应贯穿中长跑训练的全过程。分析中长跑比赛全过程可以看到: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是交替的,既要有对速度的要求,又要有对速度耐力的要求,两者缺一不可,两者的分配对运动员有很高的要求,例如,跑完全程感觉速度没有完全发挥,这里就是体现速度运用在过程中的作用,所以无氧运动也就是速度的要求不是在最后冲刺阶段发挥,要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时刻发挥。
第四,力量训练对提高运动员速度的作用。在长跑训练和比赛中,所有动作都是依肌肉收缩产生的内力并配合一定的
外力牵动关节、骨骼产生位移而完成的,其腰背部、腹部、大小腿等部位大肌肉群的收缩内力,是运动时内力的主要来源。

四、中长跑速度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有氧耐力是发展运动员混氧代谢和无氧代谢的基础,只有在有氧耐力好的条件下才能很好地进行混氧和无氧能力训练,因此在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上要注意长、短距离的结合,做到以长补短,以短促长,长短互补,使运动员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还要设法提高运动员血红蛋白的含量,从理论上讲,血红蛋白含量越高,携氧能力越强,对运动员的速度提高越有帮助,同时血红蛋白是一种复合物,能降低肌细胞中的乳酸浓度。

五、结论与建议

第一,对中长跑的要求要改变,成绩不仅与前阶段和后阶段相关,途中跑也很重要,每个阶段都要有针对地训练,不能放松任何一个阶段的训练。
第二,在中长跑比赛中,不再是单纯的耐力比赛,而是综合实力的较量,多重运动能力的较量,即有速度的比拼,又有速度耐力的比拼。现在中长跑比赛中是运动员的快速度和体内能提供能量使之高持久的运动能力的比赛。
第三,起始速度训练较多采用间歇训练法,为了达到比赛高强度的效果,训练开始用不等距离之间的训练方法,适应速度与耐力的结合,途中跑要加强对运动员速度感和节奏感的培养,并且增加混氧训练量,冲刺训练多采用大强度的短距离的间歇训练。

四、速度训练应安排在精力充沛、体力较好的情况下进行训练,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成绩。

〔责任编辑:范可〕 中专生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